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各方重视.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关心随父母打工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维护他们生存、发展和受教育的权利,是全社会的重要责任。流动儿童正处于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其保护和教育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提出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流动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流动的.这种家庭单位型流动状况,使得流动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47亿人,全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处于"流动"之中,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总数约1亿人.[1]《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有1426.96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42.03万人,在初中就读384.93万人.  相似文献   

3.
课题名称:《北京市流动儿童就学及心态状况研究》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负责人:李雅儒首都师范大学100037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大量流动人口的出现是我国转型期产生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一个社会和教育问题。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涉及到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而且涉及到户籍等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研究并妥善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该研究认为,我…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中一直以来是一个投资"盲点".为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使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一亿,其中18岁以下流动儿童有1982万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0到14岁的儿童已超过1410万,占流动人口数量的13.78%以上。据此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近1500万(1485.5万)[1]。今天的流动儿童也许就是城市将来的主人,从长远来看,这些儿童和谐地融入本地生活,认同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对于流入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如此众多的农村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他们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如何从家庭、学校、社会层面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6.
流动儿童是在当前户籍制度下人口流动的必然结果,他们在流入地受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公立学校受到歧视,在民办子弟学校只能接受低质量的教育.流动儿童的高质量教育,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解决流动儿童面临的问题需要改革当前户籍制度,完善教育制度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的倾斜,强化对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7.
"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当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多,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当前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现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及义务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政府为之努力实现的宏伟目标之一。虽然我国的义务教育工作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离“让每一个孩子受益”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教育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许多大城市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也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因人口大量、快速地流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需求。如何解决这部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将成为直接关系到我们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早日实现。因此,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一、全国城市流动儿童少年的基本情况(一)全国已过亿的流动人口有多少学龄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政府和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来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但是预期成效并未显现.本文试通过概述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以家长参与理论为主要依据,阐明家长参与流动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期为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可参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凸显。流动儿童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拨款方式中一直以来是一个投资"盲点"。为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改变义务教育拨款方式,实施"教育券"制度;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引进政府采购模式,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设立专项基金,引入民间资本,弥补教育财政投入经费的不足等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流动儿童教育经费使用和教育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热点问题,伴随流动人口问题出现的流动儿童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所省一级学校,明德小学以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学校因此面临严峻的流动儿童群体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流动儿童是指一个地区的外来人口中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的儿童和少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为显著的结构变化之一是流动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过去“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流动。流动儿童的教育和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调查显示,与原来在家乡相比,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引发城市流动人口剧增,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受其特殊文化背景的影响,在融入城市教育过程中面临诸多不适状况。利用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提高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所关注的.原国家教委和公安部1998年下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提出:"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流入地管理为主".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更是明确规定:"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人口子女进入流入地学校,与流入地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已是不争的事实.教育好这批流动的学生,使他们真正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得到全面的发展,成为了我们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又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呢?如何让每一位进入我们学校的流动外来民工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流动人口的增多,导致“流动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的出现。随着流动人口子女的队伍逐渐壮大,其受教育权问题也日益凸显。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机会和权利不均等、教育质量低下及政府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准备不足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应建立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建立合理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加快教育立法的更新步伐。  相似文献   

17.
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提供教育已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这也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因人口大量、快速地流动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需求,在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过程中,相关各方应形成合力,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具体政策;各级公办学校要配合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提供一个公平的就学环境;各少数民族家庭要督促儿童上学,改善家庭学习环境,重视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8.
流动儿童受教育的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产生的。常州市武进区为全国十强县,经济发展快,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其中心城镇湖塘更是吸引了一大批流动人口来此经商务工。我校与湖塘桥印染工业园区为邻,交通发达。周围民房众多,已成流动人口集聚地。流动人口学生人数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今年我校流动人口学生人数已达490人.占总人数的79%.成为我校的主要生源。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学生来自不同地域.涉及十几个省份.因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原因,在道德行为、心理素质、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如何使这些学生能享受平等的、均衡的教育.为学生快乐学习、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我校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第12条中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人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是市场经济的现象,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仅是信息的流动,物产的流动,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人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随之流动,而且流动人口的数量日益增加.这样,他们的子女也像小鸟一样随父母而迁徙.这种"流动"现实,派生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特别是学校本身的高度重视.为此,我校响应临海市政府"学在临海"的号召,切实解决在临海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困难,接纳了一大批流动人口子女就近入学.但是由于学校生源特殊性的影响,产生了与本地常住人口子女截然不同的现象,这些儿童的教育背景、生活习惯上也存在着与常住人口子女学校显著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由农村进入到城市生活与学习,因此在城市中就出现了大批的流动人口。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其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对于流动人口的子女而言,较之于城市中的儿童来说缺乏相对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针对此种情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路径进行探究,以期能够引起政府、社会的多方关注,为流动儿童的教育提供更为便捷的帮助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