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新木桶理论谈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业务流程重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霞 《山西档案》2006,(6):26-27
一、新木桶理论阐述 众所周知,木桶的容量是由构成木桶的最短术板决定的,而不是由构成木桶最长木板决定的。要想提高木桶的整体容量,不是去加长最长木板,而是要下工夫去补齐最短木板。这就是经典的木桶理论。这一理论是在木桶结构基本小变的前提下,通过加长短板来使长板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改变木桶容量。而新木桶理论则是强调充分发挥长短板的各自作用,把木板重新组合,可以想象,抽去几块短板,增加儿块长板,重新组装木桶,如果技术过硬,如有效箍紧木桶,使板与板之间没有缝隙,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长板的作用就得以有效发挥,木桶的容量自然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有赖于馆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和馆员个人专业特长的发挥,加强馆员培训工作十分重要。从木桶原理和反木桶原理的角度对馆员整体素质培训和特长培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现状的基础上,从新木桶理论的视角,探讨一流科技期刊编辑队伍建设,提出3方面措施:一是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固其桶底;二是合理用人,树好长板,用好短板;三是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整好“桶箍”,补好“板隙”.  相似文献   

4.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兴起,迎来了电大开放教育招生的蓬勃发展。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提速.生源市场竞争激烈。由于招生数量与教学质量“失衡”等内外因素影响.招生管理工作成为制约电大开放教育发展的“短板”。如何突破招生瓶颈,激发办学活力,本文对此做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短板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著名的原理,又称木桶原理。即木桶盛水的多少不取决于组成它的最长的板块,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板块。所有的漏洞和缝隙都会导致水的流失,弥补了漏洞和缝隙,木桶盛的水自然也就多了。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木桶理论”,严把科技查新质量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经济学领域的木桶理论,探讨了如何利用”新木桶理论”来保证科技查新质量。  相似文献   

7.
“木桶理论”,即“木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作为报业也是如此。报社要持续发展,就要着重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生产关系问题,一个是企业文化问题。而企业文化问题中的核心环节就是建立团队精神,把员工有效地组织起来。  相似文献   

8.
运用“木桶理论”说明团队与个人的关系,强调作为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要为团队的目标共同努力。否则,优秀团队难以形成,个人也很难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9.
朱万里  朱国琴 《大观周刊》2012,(37):172-172,294
本文旨在指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同作物生长所必需的16种营养元素一样,对作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至关重要。一旦缺乏,就会成为制约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既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不但符合木桶理论的最小养分律,而且较许多营养元素似乎更加重要.因此.它应该作为第十七块木板列入木桶理论,以便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运用木桶理论的管理原理对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业务流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馆际互借业务流程中的长板、短板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指导图书馆馆际互借的实践活动,并提高馆际互借的服务水平与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伴随时代信息化迅速发展,转变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思维习惯,注重培养信息获取与检索应用能力变得迫切重要。“木桶理论”(Buckets effect)与高校图书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接研究,旨在探寻出一条深掘“高校图书馆全方位、多区域信息化创新人才,切实服务好社会主义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新思路,为知识型、人才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木桶原理"是西方管理学中一个十分出名的理论.如今"木桶原理"在经典的"短板"理论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长板"理论,内涵愈加丰富.把"木桶原理"植入学报研究,对学报的差异化战略进行解读、分析和提升,是一种新的视角,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国莉 《大观周刊》2011,(30):223-223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周边长短不一的木桶,其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相似文献   

14.
段峰 《大观周刊》2012,(44):167-168
从教数年来,每一年面对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制定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的韵律并给予学生数学美的享受,不断吸引学生的眼球。依据“木桶原理”,对于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剖析,最长的那一块板是什么呢?最短板的一块板是什么呢?我的数学教学中目前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15.
《传媒》2006,(3):10-12
范以锦:开创南方报业模式;李开复:找到一片真正的自由天空;吴海民:创新报业经营的“木桶理论”;张富汉:绘制报业扩张的蓝图;李彦宏:中国“搜索之王”;胡舒立:中国财经记者第一人。  相似文献   

16.
贺文辉  陈庆 《中国广播》2007,(11):66-67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即一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是由围成木桶的最长木板决定,也不是由木板的平均长度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如何最大限度地增加木桶的容量,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提出过几个方案:一是补短,即把最短的木板补成最长的木板,这自然是最佳选择;二是扬弃,即去掉那块最短的木板,也许围成的新桶容量比旧桶小、三是舍弃,把整个木桶扔掉,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从"木桶原理"谈图书馆员培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要方向,人员培训成为提升服务能力的保证,本文移植经济学中“木桶原理”,对图书馆员工培训进行探讨。参考文献3。  相似文献   

18.
江默  葛君艺 《新闻世界》2013,(5):301-302
在融媒时代初临之际,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基于木桶理论,以采编这一传统媒体职业为例,通过信息的采集、加工和传播三大过程对传统媒体与新形势下融合媒体的技术变革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对融媒时代下的采编技术要求和与之带来的工作方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融媒时代的采编工作已经渐渐发展成为采集、加工和传播结合的模式,网络、高科技设施和新型软件的普及是新模式产生的原因。笔者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消除各种短板、提高媒体从业人员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电子档案信息保存生命周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别论述了电子档案信息保存生命周期中的“木桶效应”理论,电子档案信息载体和软、硬件系统的技术生命周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虚拟团队的优势来自不同团队成员间各自专业知识的有效整合,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是成员各自专业知识整合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现团队目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新木桶理论和虚拟团队知识共享进行分析,探讨基于新木桶理论的知识共享如何在虚拟团队及其团队知识共享中应用,并提出构建虚拟团队知识共享机制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