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15年在中同历史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袁世凯逆历史而动.破坏共和.背叛民国,称帝复辟。由于袁世凯称帝的倒行逆施违背中华民国国体.为显示其复辟的合法与正当性.在袁世凯称帝之前,大肆鼓动和指使各地大上推戴书。以利用所谓民意.达到“民意”拥戴的效果。直隶是袁世凯倚重之地.也是其发家的地方.在袁系势力的高压下.直隶有关地方部门不得不表示“推戴”。  相似文献   

2.
1982年《近代史研究》第1期发表《袁世凯做皇帝天数的订正》,翌年该刊第1期又发表了《袁世凯做皇帝还是八十三天》,这两篇文章就袁世凯做皇帝的天数问题作了探讨。前文认为“102天说”和“82天说”“皆可成立”但“以第一说为宜”;后文认为“82天说”“不能成立”,“83天说”“并无错误”,并赞赏一些史家“称袁做了多少天‘皇帝梦’的说法”。此后,这类问题似乎无人再提,好象“袁世凯做了83天皇帝”(或称“袁世凯做了83天的皇帝梦”)已成定论,然而不竟如此,特陈拙见以求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3.
袁世凯初上台喜得奇才1900年庚子之祸后,李鸿章于临终口授遗嘱中,保荐了“拳乱”中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袁世凯,认为“环顾宇内人才,无有出袁世凯之右者”(《袁世凯家族》),荐其继任自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于是袁世凯于1901年11月17日,即李鸿章去世的当日,被清廷任命为署理(代理)直隶总督,兼充北洋大臣(辖河北、辽宁、山东),而李鸿章的老部下周馥,于半年后入驻袁世凯的旧衙门,任山东巡抚,两年后调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一职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关系全局、朝廷时时倚为左右臂的地位,可以说,…  相似文献   

4.
1913年3月,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在上海车站被袁世凯派人暗杀身亡。4月,袁世凯与五国银行团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以充军费,准备对南方革命党人动武。5月,又发布针对革命党人的所谓“除暴安良”令。6月,袁世凯以江西都督李烈钧等反对大借款,不服从中央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最为活跃的人物,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方面,曾经推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后来因为弃共 和而兴帝制,最终落得“窃国大盗”、“卖国贼”等恶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袁世凯等人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一些史学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把袁世凯置于中国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推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基于大量的史实,论证了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袁世凯几乎毕生都在与日本进行不屈的抗争,认为袁世凯对日本的防范和强硬态度值得肯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写的《 日本侵华七十年史》,苏全有、景东升撰写的《论袁世凯的仇日政策及实践》和管书合撰写的《袁世凯对日外交述论》等.  相似文献   

6.
倪嗣冲与民初的“尊孔读经”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爆发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凭借手中的军事实力很快攫取了革命果实,开始了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集团出于复辟帝制的目的,极力利用孔子作为政治招牌而在全国各地掀起“尊孔读经”的逆流。附属于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卯翼下的各地方实力派也出于自己的利益,纷纷积极响应,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成为袁世凯政府“尊孔读经”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各地方“尊孔读经”运动的头面人物。其中,主政安徽的袁世凯北洋军阀集团重要成员倪嗣冲便是当时极力支持“尊孔读经”的都督之一。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他在许多人眼里是个离生活遥远的脸谱式人物。他担任中华民国总统后,在中南海官邸深居简出,其生活细节鲜为人知。 刻板的饮食习惯 袁世凯有着刻板而保守的起居饮食习惯,一年四季都是一套固定规矩。据他的三女儿回忆,在担任总统期间,袁世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洗漱,6点半吃早饭。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与福建闽南地区护国军反袁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3年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又称“宁赣之役”)失败后,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1914年,他为了重新组织革命力量,于日本东京成立了以他自己为总理的中华革命党,同时发表著名的《讨袁檄文》,号召全国人民继续开展以推翻袁世凯反动统治为目的的武装斗争,“誓殓元凶,再奠新邦”①。1915年5月,孙中山在致邓泽如等人的函中指出,袁世凯不顾反对,帝制自为,“(我)党中重要人物,已冒险深入内地,急思发动,成败在此一举,不能复待”②。同年6月,孙中山在东京召开中华革命党负责人会议,决定成立中华革命军,并派党人骨干奔…  相似文献   

9.
君言  李侨 《档案与史学》2011,(12):29-33
时值辛亥革命爆发百年之际,围绕—直被主流意识形态定性为“窃国大盗”的袁世凯的争论也逐渐多了起来,然而众多研究都忽略了袁世凯这个曾将20世纪初的中国玩于股掌之间的政治人物究竟是如何脱颖而出的,而袁世凯的发迹又不能不与中国传统藩属——朝鲜联系起来。作为19世纪末大清王朝在朝鲜的全权代理人,袁世凯在这个“晨曦之同”整整呆了十年有余,其政治手腕与军事素养恰恰是在坐镇朝鲜期间修炼出来的。为弥补中吲档案之不足,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临死前,曾力荐袁世凯,称其为“环顾宇内人材,无出袁右者”。袁世凯果真用他的“倒行逆施”证实了这一点,只是华盛顿没有做成,而是当了百姓间的笑柄“袁大头”。 袁世凯投机的本领颇为高超,为此曾获赠“投机政客”的美名。袁氏早年跻身于维新行列,逢人便谈维新说变法,可就在大是大非面前,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成了告密者。维新变法的失败换成自己成为冉冉升起的政坛新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一直认为袁世凯是1898年戊成维新的“叛徒”,但可能并不知道戊戌维新没能实现的大多数改革内容,后来是在袁世凯的手中实现的。袁世凯并不止于此,他还和其他力量一起推动改革升级。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临时大总统职位.1912年10月6日,袁世凯胁迫国会选其为大总统,不久又解散国会,篡改《中华民国l临时约法》,规定大总统“总揽统治权”等,实行独裁专制。  相似文献   

13.
华子 《档案时空》2003,(3):28-29
袁世凯:小丫环的一个谎言让他兴奋了一辈子袁世凯从25岁起就有一个怪毛病,每天都要吃一些人参鹿茸等补品。做了大总统后,这个毛病就更大了。每天午睡后,都要进补一杯参汤。这盛参汤的是一只玉杯,是西太后赏给他的。袁世凯十分喜爱。这天,袁世凯正在午睡,丫环端了参汤进来,谁知一不小心,玉杯滑落在地,“啪”地一声打得粉碎。响声惊动了袁世凯,他阴森森地问丫环是怎么回事?丫环当时吓坏了。摔坏了他的心爱宝物,弄不好自己的小命都没了。这个丫环很聪明,她灵机一动,扑通一下就跪了下来,口称总统爷,说:“我端参汤来,一进门…  相似文献   

14.
赵文清 《兰台世界》2007,(10S):63-63
袁世凯是20世纪初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肖像曾随着“袁大头”进入中国的干家万户。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总统,袁世凯是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专制独裁,也有人说他早年参加维新,支持变法改革,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人。无论评价如何,袁世凯在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史上却是一个不能不提的重要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一 1915年8月,时当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谋划恢复帝制之际,在以“力求真实,无畏无惧,不偏不倚”为当时办报原则的美国《纽约时报》上,一场.“激烈的辩论”展开了,辩论的主题正是袁世凯.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写作》2004,(5):34-34
1915年底,袁世凯花巨资买下英国曼彻斯特卫报一个版面,授意自己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和有贺长雄发表《君主与共和论》等文章,为自己称帝作鼓吹。并令人译成中文,交上海亚细亚报发表。同时,袁世凯党同伐异,封杀反对舆论,强奸民意,一时间,万马齐喑,九州喑盲,“举国沉沉,悉含鬼气”。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与“中日盟约”的真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再度流亡日本,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进行第三次革命。日本政府为了讨好袁世凯,控制和监视孙中山和革命党人,使讨袁革命难以实现。1915年1月18日日本政府命驻华公使日登益向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阴谋灭亡中国,引起全国人民掀起强烈的反日运动。在二十一条中日交涉过程中,在日本出现1915年2月5日孙中山签署“中日盟约”、“日中盟约”,及3月14日孙中山给小地造信、“盟约案”十一条。这些文件的性质与二十一条极其相似。但这些文件当时日本并没有公布,亦不为外界所知。其真伪问题,国内外学者历有…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现代人物研究会、安阳师范学院、安阳市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全国首届袁世凯与北洋人物研究学术讨论会”于4月23至26日,在河南安阳师范学院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浙江社会科学院、广东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一历史  相似文献   

19.
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兵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兵变,是辛亥革命后社会阶级矛盾演变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的兵变,除袁世凯阴谋制造的北京兵变外,主要是:革命党人运动军队反对袁世凯的武装起义;各地士兵反对压迫和剥削的暴动;无政府党人鼓吹的所谓“军队革命运动”等等。这些兵变,是我们研究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史值得注意的问题。现据北洋政府陆军部历史档案的有关记载,分述如下: 一、革命党人联络会党运动军队反对袁世凯的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与自爱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的文章和电视里的讲话中说:慈禧太后是“优秀的政治家”“出色的政治家”了,袁世凯也是好人了;溥仪在当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时,背地里对日本人发过牢骚,说过不满的话,因而当时也是爱国的了;周作人在日本人占领下任伪华北政委会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等敌伪要职也不是当汉奸了,如此等等。慈禧太后“出色”了,“优秀”了,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不优秀了,他领导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就搞错了。表面上支持维新,背后出卖戊戌变法的袁世凯是好人了,那戊戌变法就错了,谭嗣同等六君子的头就该在北京菜市口砍下来了。袁世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