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后再重新拼组,拼组后的图形面积与原长方形面积相等的图形有()(多选题)2.能力指向物体的面积不会随着物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改变而改变,面积具有“守恒”这个属性。本题考查学生在对图形分割、拼组过程中,各种重叠、不规则物体面积是否守恒的判定,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属性。  相似文献   

2.
<正>“周长是多少”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安排的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在此之前,学生刚刚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也学会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本次活动,教材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周长的含义,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体验理性思辨带来的探究乐趣,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拼一拼、画一画、填一填。2.能力指向。指向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素养。空间观念素养主要表现为能够在头脑中操作、分解与组合简单图形的表象,获得新的表象。如第一、二小题把长方形、正方形拼成组合图形,第三、四题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拼组直角梯形与正方形。推理意识主要表现为前两题正向拼组和后两题逆向分割,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特征及它们与组合图形之间联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周长是多少"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之后安排的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围绕周长的含义以及相关图形周长的测量、计算,精心设计了"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和"量一量"四项具体的活动。活动内容既涉及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不同的多边形,也涉及一些不规则图形。从教学目标的角度看,本节课一方面要引导...  相似文献   

5.
最近,笔者就“长方形的周长”练习课的一道开放题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教,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案例一:在长方形周长的练习课中,教师出示习题:你能画出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吗?同学们在练习纸上自己试着做一做。  相似文献   

6.
第五单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本单元教材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两个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和周长。  相似文献   

7.
最近,笔者就“长方形的周长“练习课的一道开放题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教,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也引起了我的深思.   案例一:在长方形周长的练习课中,教师出示习题:你能画出周长是18厘米的长方形吗?同学们在练习纸上自己试着做一做.……  相似文献   

8.
<正>课前思考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在练习十八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三年级下册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在练习十五又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前者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在对比辨析中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体会图形转化的方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后者的编写意图是在对比中进一步加强对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在同样的正方形中剪掉同样的小长方形,不管怎么剪,剩下部分的面积都是一样的,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相似文献   

9.
在1997年第3期《北京电化教育》杂志上,看到王建平撰写的文章,介绍她的教学经验与心得。她在讲解“推导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拼摆长方形,边摆边想,同桌学生之间议论,各抒已见,说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算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教师事先把学生可能想到的思路、算法编人计算机。在拼摆议论中,教师首先指定一名学生说出他的解法:6+4+6+4=20。之后,问学生是怎样想出来的?为什么这样计算?学生说出:“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它的四条边长的总…  相似文献   

10.
<正>“周长是多少”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长方形与正方形”单元教学之后编排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教材通过摆一摆、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四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用数一数、算一算、估一估、量一量、移一移等方法定量刻画周长的可测量属性,并能根据图形的特征选用合适的方法解决有关图形周长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图形周长的定量表达,感悟图形周长与图形形状之间存在着联系,  相似文献   

11.
国标本苏教版数学教材第五册68~69页安排了一课数学实践活动。教材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的含义以及简单平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47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对周长含义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2.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测量、计算和估计,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设计】一、复习周长的意义谈话:(出示图1)我们学习了图形的周长,请你用手比画下面每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  相似文献   

13.
当长方形的边长增减变化时,变化量的简便计算,仍可以用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进行,其原理可用线段平移后组成的图形表示出来。例学校操场原来长100米,宽50米。现在准备扩建,使长增加20米,宽增长10米。扩建后操场的周长比原来长多少米?一般解法:求操场原周长,运用长方形周长公式(长+宽)×2,得(100+50)×2=300(米)。扩建后操场的周长得(100+20+50+10)×2=360(米)。扩建后操场的周长比原来长360-300=60(米)。简便解法:我们根据题意画出下图:从图1至图2可以看出,通过线段平移,扩建后的操场实际上比原来操场增加了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而这个小长方形…  相似文献   

14.
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课程。以"周长是多少"实践活动课为例,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安排了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四个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图形变化与周长间的联系,学会用自己的方法猜测、估计图形的周长,初步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几何直观,发展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07页例7,是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的例题。在教学时,通过学生实际操作计算和比较,得出哪种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最简便,可按以下几步进行教学。1.量、拼、算。每个学生课前准备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和红白毛线各两根(每种颜色的毛线分别长6厘米和4厘米)。教学时让学生用毛线量长方形的边,然后引导学生把四根毛线一根接一根摆成如下图,并按图说说计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的方法:6+4+6+4=20(厘米)2.比较以上三种方法哪一种最简便。得出:(6十4)×2最简便。3.组织练习。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  相似文献   

16.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2,(31):41-41
长方形的周长是学生在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周长概念,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自主观察或讨论时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并采用各种适当方式从心理上和精神上进行激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一、实践操作,形成概念准确地形成周长概念是计算长方形周长的重要条件,也是最本质的要求。为此,课前可安排学生准备些实物,课上引导他们具体观察、指指说说,使学生理解围成一个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  相似文献   

17.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1)算一算:15×3=(2)你是怎么想的?请在方框中写一写、画一画。2.能力指向主要指向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本题的运算能力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如何算,即对算法与运算程序的正确应用;二是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即对算理的理解,表现为运算合理性。数学表达能力则体现在运用自己熟悉的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描述或解释现实问题,即能合理地用数学方式表达内心想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小学生对周长计算的掌握情况,笔于不久前搞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在某小学五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做了以下三道题:①一块长方形菜地长5米,宽3米,在其周围围上篱笆,共需多少米篱笆?②先动手测量再计算左下图三角形的周长。③两个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求它的周长。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材第42~43页,例2、3;第44页练习十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全面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概念;2、以自主探究的形式去理解、掌握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以及概括的能力;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材简析“长方形的周长”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边长特征、初步理解了平面图形周长的含义、掌握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周长的概念。2.在认识长方形周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周长,并能解决生活中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实践操作的学习意识、习惯和能力。感悟数学是有价值的,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