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海“飞机”最近美国海洋工程科学家格雷厄姆·霍克斯顿发明了一种深海“飞机”,可潜入11000米深的海底.这种深海“飞机”其实是小型单人深海潜水器,由于它有一对固定式的“机翼”,外形又很像飞机,故被取名为深海“飞机”.它工作时,能利用“机翼”与海水相对...  相似文献   

2.
海底风暴     
海底风暴称为“飓风”的大气盘旋着穿过大西洋,猛烈袭击美国海岸线,以雷霆万钧之力夷平城镇,淹没房屋。但是,深海之下,类似飓风的激流却一年到头都在爆发。这些激流称为“海底风暴”,犹如强大的龙卷风旋转着横扫海底。它们冲垮科学仪器,毁坏海底通信电缆,甚至可能...  相似文献   

3.
《海底世界》一文第2、3自然段,介绍了海底景色奇异。学习这两个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提问:海底有光吗?“没有。”“有。”海底有声音吗?“没有”,“有”。显然出现了两种答案。一部分同学认为:课文中有两处这样写的,“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探水鱼在游动。”“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就说明海底有光,有声音;另一部分同学认为:大海500米以下全黑了,光线射不到海底。无论海面上有多大的风浪,也只能影响到海面以  相似文献   

4.
【案例】2003年4月,哈尔滨市逸夫学校王亚彬老师参加语文学科市级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上了一节人教版课文《海底世界》的阅读课。上课伊始,教师就播放有关海底世界的电影片段,并复述课文内容:“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500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学生纷纷议论:“哇!真神奇!”于是,教师马上追问:“对于神秘的海底世界,你们都想了解些什么呢?”借此引出举办一次“海底世界”的展览,并研究要成功地举办这次展览都需要做些什…  相似文献   

5.
日本政府近日决定用10年时间开发出续航能力达1500公里的鱼雷型机器人。该机器人将装有能承受350个大气压的燃料电池,可以在3500米深海处潜行。 据日本媒体报道,同类型的无人驾驶深海勘探机器人“浦岛"号已于去年3月由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研制成功。“浦岛"号以锂离子电池作动力,能够在3500米的深海海底以每小时5~6公里的巡航速度航行与作业,但续航能力仅百余公里。 新的开发计划是要实现“浦岛"号的高技术化,即使用以氢气为燃料的大功率燃料电池,最终把续航能力提高到1500公里,并且将配备高灵敏度、连续摄影的数字相机和声纳断层摄影装置,以便准确地勘察海底地形,接近海底火山等危险区域。  相似文献   

6.
深海技术与太空技术一样,有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是各国政府极为重视的高新技术领域.“蛟龙号”的亮相,宣告中国成为第五个掌握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今年,“蛟龙号”的试验深度将成为当今“世界之最”——达到7000米. 数千米的深海海底是地球上最宁静而神秘的地方,那里生存着古老的原核生物.然而,好奇心并不是海洋科学家探索深海的唯一原因,要知道,那里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它们对人类未来的生存意义非凡.深海高新技术是海洋开发和海洋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与制高点,也是目前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这是人类对陌生世界的无限退想,也是人类攀登科学高峰、探索深海奥妙的科学梦想。自古以来,人类就对蔚蓝色的海洋充满了憧憬,渴望有一天潜到神秘海底一探究竟,最大下潜深度达7000米的“蛟龙号”可到达世界90%以上的海底,实现了人类这一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8.
发明 发现     
海底2万里地球表面有3/4的地方覆盖着海洋。汹涌澎湃的波涛下面是什么样的神秘世界呢?人类开始到海底探秘还是最近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1998年4月11日,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的潜水调查船“深海2000”号在西南诸岛伊平屋海域成功完成第1000次潜航。“深海2000”号1982年五月第1次潜航至今已有16个年头。其间它进行了大量的生物调查、地质调查及地震区域的调查。第115次潜航时的新发现1984年6月5日,深海2000号在相模湾水深1130米的深海中潜水航行,在高度计指向离海底还有15米时看到一片涌动着的白色物体,经调查发现这是一种叫做“西瓜贝”的贝类。这种贝类的体内共生着一种特殊的细菌,这种细菌以海底涌出的甲烷气和硫化氢为能源来生产有机物,而“西瓜贝”就是靠这一有机…  相似文献   

10.
辽阔浩瀚、神秘莫测的大海是那么令人神往。到“水晶宫”去游玩,到海底去摘珊瑚、拾贝壳,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愿望。这是我收藏的一张海底旅行的图片(图略),上面是小兰和小明,我校海洋生物探测兴趣小组的成员,乘坐着现代化潜水艇———“深海一号”到海底探险时的精彩瞬间。透过深蓝色的画面,我仿佛又看见、听到了两人讲述的海底旅行的情景……“深海一号”慢慢地向海底进发。刚入水时,透过密封的玻璃窗可以看到,海水是浅蓝色的。渐渐地,光线暗了,海水变成了深蓝,周围的环境慢慢暗下来。最后,“深海一号”到达海底,周围变得一片漆黑。难道海…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启蒙》2010,(11):25-25
近日,科学家近日在深海捕捉到了一条!“长着四条腿”的鱼,正在海底“漫步”的它;是不是已经厌倦游泳了呢?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有关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国际规则正在形成之中,我国应当尽快出台有关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中国方案.这既是为我国企业参与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提供法律保障的需要,也是履行我国国家担保义务、捍卫我国海洋权益的需要.针对深海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我国应当构建以《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为基石的法规体系.在检讨我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勘探开发许可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家管辖范围外深海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知识卡片     
这篇童话里的大嘴巴鱼是深海鮟鱇,深海鮟鱇也被人称为“深海钓鱼郎”。鮟鱇有600多种,并不是所有的鮟鱇都生活在海底。不过,深海鮟鱇都生活在3000米深的漆黑的海中。它的嘴巴上方有一根“钓竿”,在“钓竿”的头上有一个发光的小肉球,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奖励》2004,(8):76-77
无限神秘的海底世界富含着人类未知的丰富宝藏。今年,我国的大洋科学考察将以加强对海底山脉的“找矿”工作为己任,按照我国“十五”《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计划》组织实施编号为DY105-16的科学考察航次,以寻找富钴结壳的工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开展海底热液硫化物调查。这是从中国大洋协会近日在广州召开的航次设计评审会上传出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一个世纪前,英国深海科学考察船“挑战者”号在分析从海底采集的沉积物时.发现一种带有磁性的黑色尘埃微粒。在这之后.美国、日本的科学家也都在海底沉积物中发现了具有类似性质的尘埃颗粒。科学家在鉴定其身份时惊奇地发现,它们是具有宇宙物质“血统”的天外来物。因而被科学家称为“深海宇宙尘”或“宇宙尘”。  相似文献   

16.
新奇页面     
深海“可燃冰”冰怎么能燃烧呢?我们说的是深海里一种特殊的“可燃冰”。深海里,水把天然气“包”起来,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形成一种类似冰的透明结晶——“可燃冰”。它融化后形成天然气和水。专家说,1立方米“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国际科  相似文献   

17.
大王乌贼生活在深海的水域里,通常人们在平静的海面上难以看到这一神秘“海中巨人”的庐山真面目,要捕获它更是不易。要说大王乌贼,它可是海底世界里最大的软体动物。早在19世纪末,对大王乌贼有过这样的记载:它的身长为3米,触手长达15米;它的眼睛直径达30厘米,这在整个动物世界  相似文献   

18.
《少年科学》2009,(7):57-59
你知道吗,海底其实是漏的!洋底最上层的岩石叫做玄武岩,有很高的渗透性,同时海底有很多裂缝,海水顺着洋底的裂隙下渗,直到洋底以下4~5千米,与炽热的熔岩接触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形成,并最终在深部压力和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喷出海底。“深海热液”的喷出,带给人类闻所未闻的海底奇观。  相似文献   

19.
小峰 《科学启蒙》2012,(9):5-16
2012年6月,对中国来讲是不平凡的一月,是令人万分激动的一月。在这个月里,我们中国人无论在一望无际的外太空,还是在一望无垠的海面,都有了更深的足迹。神舟九号首次验证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蛟龙”号经过几次试验,也最终突破7000米大关,为我们任游海底世界提供了保证。回望精彩时刻,令人心潮澎湃。今天,科学启蒙小记者将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秘神舟九号与“蛟龙”号。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底世界》这一课时,我遇到了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学习“……阳光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 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 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 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这一段描述时, 我先让学生朗读,然后让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提出这样两个问题:1.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