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安师大附小李秋月教学内容:义教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42~44页。教学目的:要求学生会用脱式的步骤写出运算过程,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与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有括号的两步式题中,虽有乘法除法,还要先算括号里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原因分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影响高中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原因很多。一方面,高中教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涉及数与式的运算,学生常常会出现有的过分依赖计算器进行“数字运算”,有的不明算理,总是机械地套用运算公式,不会灵活地进行式的变形;有的在缺乏运算目标的情况下盲目地推理演算;有的在运算过程中缺乏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的意识,运算过程繁琐,准确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和学生对运算能力的内涵缺乏科学认识,常常将运算过程中的错误原因归结到非认知因素上,认为是“马虎”“粗心”“不注意”才造成运算错误,总是只看重解题过程中的方法和思路,对运算的具体实施,对运算过程中的合理性、简洁性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放松对运算能力的训练,严重影响了高中数学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混合运算”说课设计□沈阳市新城子区教师进修学校孙立奎□沈阳市新城子区新城子街一小王敏内容:“混合运算”例1、例2。教材分析:在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四册教材中已安排了加减或乘除两步同级运算式题。第五册教材把同级运算发展到三步不同级运算式题...  相似文献   

4.
在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除”教学中,幂的运算是整式运算的基础。整式的乘除,实质上就是根据运算法则进行幂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因此学好幂的运算是整式乘除教学的关键。关于幂运算的性质是在有理数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和学习的,它既有对有理数知识的系统性概括,又能完成从数到式的抽象。八年级学生对于运用抽象字母运算接触还不多,会感到比较难以理解,因此它也是本单元教学上的一个难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幂的运算性质的教学中必须落实好好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之后,学生还会进一步学习含有小括号、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加法、乘法的运算律,以及小数、分数的相关运算。可见,教材在编排上呈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特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优化教材结构、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呢?下面仅以“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教学为例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式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对该部分知识的教学却始终困扰着许多一线的教师,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与实施,更使大家一筹莫展。现以“整数四步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探索,以图抛砖引玉。教学内容:整数四步混合运算(浙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本第八册)。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整数四步混合运算式题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正确计算。2.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主动探究,经历探索四步混合运算的过程,并由此感悟计算的策略与方法。3.通过四步混合运算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简析 “九义”小学教学第五册“混合运算和两步应用题”这一单元的内容在编排上作了较大的改进,教师应根据新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行教学。 1.混合运算。本单元的“混合运算”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合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比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相似文献   

8.
导数在解决函数问题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但部分函数直接求导会比较麻烦,甚至是求导后比原函数更为复杂.对于求导运算,不应该拿到函数就马上求导,而是注意观察函数解析式的结构特征,根据其结构特征优化求导运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求导运算中,思考“如何导”“为什么可以这样导”“怎样导更好”,从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其数学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9.
运算素养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的要素之一,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基于“三个理解”培养学生的运算素养呢?文章从“理解数学,将运算融入知识结构”“理解学生,让学生亲历运算过程”“理解教学,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已知函数f(x),求其自变量x0所对应的函数值,只要将x0代入函数解析式求之即可。但有时求几个自变量所对应的函数值的和,若仍用上法一个一个地算出将会很麻烦。如果认真分析,将其中有联系的项整合在一起,有时会给运算带来极大方便。其实这种思想在求曲线的弦长时已有体现L=√(1 k^2)[(x1 x2)^2-4x1x2],整体代值有时会比单个代值来得快捷。为了提高运算效率,在运算过程中,通常可以考虑“首尾整合”、“对称整合”、“倒数整合”、“对偶整合”等等。  相似文献   

11.
式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对该部分知识的教学却始终困扰着许多一线的教师,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设计与实施,更使大家一筹莫展。现以“整数四步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探索,以图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蒋茵 《中学教研》2013,(12):22-25
如何使高三复习课精彩高效?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笔者认为,“问题变式,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三复习课教学中非常重要.近日,在“台州市高三数学复习研讨会”上,笔者有幸开设了一堂主题为“围绕目标善转化巧设点线活运算——基于一类‘直线、抛物线与圆’高考题的探究”的公开课.该课的教学设计从一个直线与抛物线的基础问题出发,采用变式教学。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大概念教学”构建了主题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结构化,将“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两个主题整合为“数与运算”主题。文章基于这样的改革背景,围绕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创设运算情境通达运算意义;融通算理算法获得运算技能;感悟数与运算一致性,体会运算本质三个维度,基于整体视角理解数的概念和运算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第三章是《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我曾参加编写这部分教材,也有些教学体会。现简单地分析一下本章教材内容,提一点教法上的建议,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三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初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接触了小括号,并懂得式题中有小括号的,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第六册教材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运算顺序作系统概括,把式题的步数扩展到四步,并新授带有中括号的式题计算。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运算顺序。例1中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号同时出现,学生初次接触它。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题中有哪些运算符号,启发学生明确运算的顺序。这里虽然不出现“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的名词,但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三角变换即三角式的求值、化简与证明,是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其实质是设法消除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角、函数名称、结构及有关运算之间的种种差异,沟通已知与未知间关系的三角运算过程。在进行三角变换时,只要指导学生掌握好三看与三变,即“看角、看名、看式”与“变角、变名、变式”的转化方法,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6.
本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混合运算”单元中第一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其教学目标是: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能利用分数的加、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运算教学中学生需感悟数运算的一致性。从运算意义的角度来看,加、减、乘、除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都是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的运算以及计数单位个数与计数单位个数的运算。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整数除法运算中的关键单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学生第一次接触除法竖式;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与算法;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单元,除数又由一位数扩展至多位数。  相似文献   

18.
综观2022年全国各地区中考“数与式”试题,重视对“四基”“四能”的考查,凸显数式通性,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分析“数与式”相关试题,发现“关注数的发展、考查运算法则、类比数的运算、根植数学文化、融入真实情境”五个方面的命题特点,提出“凸显素养导向、突出运算能力、加强逻辑论证和探索跨学科试题”四个命题思考.建议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对学生运算能力和代数推理能力的训练外,还要关注代数学习中的一般观念,关注运算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实践证明,新颖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文化底蕴,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先进的运算思想等,是发展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从“亲历过程,感知运算意义“”注重策略,优化运算过程“”加强反思,形成良好习惯”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第三册已经学过简单的连乘式题,对连乘的运算顺序已基本掌握。第四册中安排的连乘,是把计算的范围从原来的表内乘法引伸到一位数乘多位数,因此,本节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连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连乘式题。与此同时,还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0”在连乘法中的特殊的计算作用。本节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