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到《大理的“风花雪月”》这个标题,我的眼睛便一亮。“风花雪月”是个成语,但它的意蕴颇多,既可指一年四季的景色,也指浮华的生活方式或空泛漂亮的诗文。“大理的‘风花雪月’”,很显然地是用了这个成语的第一个意思。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作文时能这样用心构思,很不容易。习作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的介绍大理的地理位置、山水美景,然后再从“风花雪月”四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和“洱海的月”,使我们对大理的美景有了具体的印象,让我们知道下关的风有多大,并正被利用来发电,上关的花又有多…  相似文献   

2.
本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与源头,它形成于一定地域和历代生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个性特征。因而,保护、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已成为当今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其纳入课程视野,有利于幼儿从小形成对自己成长环境和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  相似文献   

3.
罗青  官云倩 《学前教育》2022,(23):32-35
<正>我园所处的南平市建阳区位于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有“中国建窑建盏之都”的美称,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多年来,我园尝试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比如开展建盏文化节、开设本土文化相关主题活动、投放生活化和本土化的游戏材料……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接踵而至,比如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较低、“儿童本位”缺失、课程内容脱离幼儿生活、教师容易忽视幼儿的经验和兴趣等。我园长期以来致力于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大理“风花雪月”是组合苍山洱海间的四大景观形成的一个特有意象。该意象最早出现在明初大理隐士杨黼的诗作中,象征着负山面海,龙关扼塞的大理国及其政权,蕴含了元末明初白族社会剧变时遗民们悲伤忧郁的情感和心理。该意象组合在明清朝两个方向演变,一是在白族民间产生了普通民众家喻户晓的风、花、雪、月传说,蕴藏了民众苦难而悲壮的生存;一是地方文人精英在汉诗比兴传统下对“风花雪月”初始意蕴进行了审美解构,成为作者托物言志或索物托情之“物”。进入现代社会,现代人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分裂产生了“审美需要”,艺术家、传播者和现代商业运用艺术和技术制造一个个“审美幻象”将这种分裂予以暂时“缝合”。大理也由此逐渐在现代旅游业和消费意识形态的诗意建构下,被塑造为现代人逃离喧嚣都市的心灵栖居之所。“风花雪月”在大理的诗意建构中作为一个符号和噱头,成为受众精神疗愈的“审美幻象”。  相似文献   

5.
<正>苏州山灵水秀,人文荟萃。苏州民间手工艺则是民族文化的另类瑰宝,她有一个诗意优雅的名字——"苏意"。我园地处城郊结合部,本土资源深厚,早以"三头"(石头、竹头、砖头)闻名。枫桥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手工艺,它包含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历史,能给人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综合利用周边的教育资源,尝试进行幼儿园民  相似文献   

6.
吴小菁 《天津教育》2023,(31):177-179
<正>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学龄前教育理念与策略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与创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特别强调,幼儿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重视、开发并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使其融入园本课程,帮助幼儿在心底种下尊重本土文化的种子,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奠定不可忽视的基础。优秀的教育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开发与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教学,在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运用科学策略,让本土文化资源开阔幼儿眼界,启迪幼儿思维,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本文以福建省莆田市本土文化资源为例,详细探究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园本课程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本土文化资源着重开发的几个方面,分析可行的实践路径,致力于让本土文化资源在融入园本课程中发挥奇效,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纲要》从两方面对拓展幼儿教育资源指明了方向:一是“因地制宜”,注意地方特色,从幼儿所处的环境中挖掘优秀的教育资源;二是“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与“因地制宜”相结合。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所以,民族文化教育应该呈现出强烈的民族色彩。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幼儿园开始了园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困境,课程内容的选择及资源的利用就是其中之二;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出现无“中国味”现象,对本土文化重视不够,导致幼儿的文化意识中缺乏本土文化因子。本文试图探索一种能有效解决上述两种问题的方法,即将本土文化渗透到园本课程中,使二者互补互进,进而带来幼儿教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本土文化教育是当前时代发展对幼儿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促进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培养幼儿的民族气质与世界胸怀,幼儿园应遵循全面性、兴趣性、整合性、发展性等原则,建构丰富多彩、活泼生动的本土文化教育园本课程,既要有包括语言、工艺、表演艺术、游艺、民俗等内容在内的显性课程体系,又要有支持本土文化教育的隐性环境支持,同时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以促使幼儿的认知、情感、意志与个性品质等得到全面和谐、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2):176-177
幼儿园课程与文化息息相关,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地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应融合本土民族文化资源。文章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中融合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特色的可行性案例,阐述民族地区融合民族文化资源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经。  相似文献   

11.
老山冬雪广西桂林的老山,绵延十多公里,为桂林诸山之冠。严冬季节,峰顶积雪,情趣盎然,为南方奇景之一。银苍玉洱云南大理的洱海与西岸苍山积雪相辉映,在当地的“风花雪月”四景中,雪与月景最为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2.
叶旭君 《动漫界》2022,(20):74-75
我园位于明代全国抗倭四大卫所(军事重镇)之一的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沿着烽火狼烟遗留的历史古迹,听着长者娓娓道来的历史述说,感受着街巷市井民风,"卫"文化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学文化、红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等在这里交融并蓄,本土文化特有的地域性、生活性和人文性为幼儿园开展游戏化课程提供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13.
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融入本土文化,形成园本特色课程,成为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又一大趋势。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纲要》也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只有立足本土文化,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才能使《纲要》《指南》的精神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4.
闽南本土文化源远流长,保留了很多独具特点、风味浓烈的传统民俗,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于丰富幼儿园课程体系,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可以在全面准确把握闽南本土文化之精髓的基础上,在环境创设、课程建构与实施方式等方面吸收和借鉴闽南本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建构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充分挖掘、精心培育地域特色文化,培植饱蘸地气、充满活力的独特园本文化,是幼儿教育应当持续着力的一项基础工程. 一、深挖细凿,奠定园本文化基石 怎样基于区域历史文化和学校现有特色,准确发掘学校文化内涵呢? 我们所在的太平镇幼儿园,地处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太平镇,区域生态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历史上盛产陶器,故名“窑子坝”;这里有承载三国文化的“刘禅读书台”、“张飞点将台”等历史古迹,因地处“汉唐巴蜀古驿道”必经之路而繁华一时,故有“东山旱码头”之称.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民族文化的视角。以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为个案,为总结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以文献、历史、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建国60年来的我国大陆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对未来的趋势作出了预测分析。在60年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存在着“摇摆”现象。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重庆酉阳是土家族的聚居地,历史上,酉阳曾是八百年州府所在地,是明、清时代川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土家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成为了解多元民族文化的一扇窗口,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如何把民族艺术与幼儿教育结合起来,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是一个时代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班会背景本地的公园、景点成了当地孩子们周末、假期游玩的好去处,殊不知很多“家门口”的公园,既有当地城市的特色,也能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是孩子们了解地方文化的好途径。中山公园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同名公园。1925年至1949年间,全国22个省市有中山公园267座,其浓缩了近代百年历史风云,也经历着世事变迁。故此,本次班会以温州“中山公园”为切口设计活动,激发孩子去了解、发现更多的本土公园,在探索过程中了解温州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9.
云南始终是个令人向往的美丽地方。因为有太多的东西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比如说大理。同事中恰巧有一位土生土长的云南人,他兴致勃勃地给我吟诵着大理的“风花雪月”———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还有蝴蝶泉,每年的三月份会有成千上万的蝴蝶飞到这里,那简直是像童话一样的世界。我在他的讲述中开始了不着边际的想像与憧憬:大理的天,应该是另一种蓝,而在那里生活着的人们,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他们每天睁开眼所面对着的山和水正是世人向往的山和水,他们会感到自豪和骄傲吗?同事还告诉我,去云南最好选择在冬春交替之际,因为其它…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民族中小学课程缺少对民族本土知识的关照。民族中小学教材和课堂教学中本土知识的缺失,致使民族中小学学生学业困难,成绩偏低。本文在分析民族中小学课程中存在着设计理论困惑、“本土知识”缺场和本土知识课程研究被“悬置”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中小学课程中本土知识导入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