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等量的等量相等。”“能在真实情境中,合理利用等量的等量相等进行推理,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等量的等量相等”是《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别提出的基本数学事实。所谓基本事实,就是数学推理的起点。怎样认识“等量的等量相等”呢?如何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等量的等量相等”的本质?结合教学怎样引导学生运用“等量的等量相等”发展推理意识?这些问题值得教师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曹冲称象的故事》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教学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领域中的主题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曹冲称象的故事”的教学要求是: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形成问题意识,理解等量的等量相等。那么,如何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学习,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推理意识呢?特级教师俞正强依托曹冲称象的故事,结合生活素材,让学生经历深度思辨的过程。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曹冲称象中蕴含的道理,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同时,激发学生的思辨潜质,体会转化思想,感悟数学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务等)设计课程内容。结构化就是关于结构的建构过程。小学数学单元习题的结构化设计,应立足核心概念,统筹单元习题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建构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强调单元习题的整体性、关联性、迁移性,关注数学本质,关注通性通法,发展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基于单元核心概念科学合理地确定单元习题目标?如何围绕素养导向的育人目标结构化设计单元习题内容?如何基于实践优化单元习题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科学》教材中,有一章内容是《对环境的察觉》,在这章教材中有些内容应用到了透镜成像原理,但教材中对于透镜的成像原理又没有详细介绍.因此在初中科学竞赛题中有些题,如:当物体或透镜沿主光轴移动时,透镜的放大率如何变化?物像间距离等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一些教师碰到这一问题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分析.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凸透镜成像时物像移动规律进行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 教学过程:主题活动一:看图推理,故事引入,感知等量代换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6.
赵霞 《现代语文》2014,(5):75-76
有效教学理念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作了明确规定:“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然而从现阶段的教学实践效果来看,文言文课堂陷入了“沉睡低效”的状态,其教学高投入、低产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与我们当前倡导的“有效教学”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7.
如何把数学课标理念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就这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粗浅见解: 1.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在教学中。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教育已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原本相对沉寂的文艺学系列课程如《文学概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课程教学研究开始持续升温,一些从教学理念到内容和体例安排均有别于目前通行教材的新教科书陆续出版。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危机重重,似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那么,当前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的症结究竟何在?不尽人意的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会给文艺学的学科建设带来何种影响?怎样才能走出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的困境?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一个关心文艺学学科建设的人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  相似文献   

9.
桑梅萍 《中学科技》2023,(15):76-78
<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应逐步发展科学思维,基于生物学事实运用创造性思维,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据此,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从深度学习入手,突破传统浅层学习的桎梏,探索并总结基于初中生物学创设深度学习环境、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学以学生学懂为目的,内容听懂了,问题解决了,就大功告成,功德圆满。这当然无可厚非。不然,老师下不来台,收不了场,岂不难堪。但学生懂了就算完了吗?未必。教学《石壕吏》,在学生读懂会背全诗并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后,老师问学生:“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这首诗里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没有出来表过态。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后来一致认为:“伟大诗人杜甫在《石壕吏》中是通过人物刻画和情景描写来表态的,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出来讲话,但同情谁、…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课堂生成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以数学知识生成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那么,应如何关注生成?如何通过生成教学激发课堂活力,让课堂焕发生命力呢?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流程】一、资料交流,初识人物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品读了《伯牙鼓琴》,欣赏了高山流水。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艺术,做知音”,共同走进另一个动人传说。齐读课题。(生齐读)师:在“多篇联读,自主探究”课上,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回顾一下?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师:言简意赅,值得表扬。贝多芬何许人也?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课标在各个方面都提出要将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到语文课程中去,并对整合做出了许多要求。但是细读《语文新课标》发现,却没有具体阐明两者整合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发挥着什么作用?将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于语文教学中有哪些行之有...  相似文献   

14.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但是纵观近些年来《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发展,教材越编越厚,内容越来越多,似乎又系统又全面。然而,教材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却越来越差,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那么如何解决教材与教学目的的适应性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技能呢?本人总结了多年的营销实践和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市场营销学》教材进行了全面分析,科学地对《市场营销学》教学与学生技能培养进行了设计,教学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明确《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的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环…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育理念“与日俱进”,语文教学改革也呈风起云涌之势。那么,如何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来进行作文教学的改革呢?我认为,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有关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改革中小学作文教学,必须寻找相应的作文教学的新策略。我觉得作文教学新策略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作文教学的价值观: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16.
问:为什么把“沸腾”内容安排在“蒸发”内容之前? 答:关于水能够变成水蒸气的教学,大多教材都是先引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然后再了解水的沸腾。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先让学生观察到水慢慢变干的事实,然后让学生思考水到哪里去了?能看到它吗?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的物体了?引导学生通过推理与想象得到水干了是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背景下群文小说的鉴赏课怎样进行导学?燕雨佳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课例。其基本内容是指导学生运用批注形式,从多个角度来鉴赏《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其主要亮点是:基于文本类型,运用先进理念,开发必要知识,转换教学模式,培养关键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卫军 《化学教学》2000,(1):34-34,35
课程类型:化学活动课课题:化学资料的积累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教学资料积累的意义,掌握积累资料的方法.教学重点:积累教学资料的方法教法:讲演法教具:剪报、卡片、资料本、复印件教学过程:将收集的化学环保资料———一些剪报拿出,展示给学生们看.请几位同学分别上讲台朗读,共六篇:《教室安装有色玻璃有害学生视力》《废报纸可以派什么用场?》《日本重视回收废纸》《小小木筷的沉重警告》《碗上套塑料袋卫生吗?》《喇叭、纸袋、木框架———瑞士环境保护见闻录》读完后,教师简要的讲解上述内容.学生自发地讨论起来:“我以…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我们必须弄清两个基本问题: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哪些条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之间的关系是目的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的所必需的条件。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目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本以《正比例的意义》新旧教学设计的对比为载体,结合了笔对于数学教学中整合目标、关注生活、自我感悟的教学设计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设计的感悟:整合目标,改偏重于认知结果为偏重于学习的过程;关注生活,改单一的学习内容为重视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多维性;自我感悟,改教师传授知识为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