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能结合情境,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2.与别人商量时能说清自己的想法,说明理由。3.能根据商量后的不同结果,选择恰当的应对方式,认真倾听,礼貌回应。【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师生聊天,在交流的过程中梳理出“倾听”和“表达”的交际小贴士。倾听:眼睛看,认真听。表达:声音响,吐字清。【设计意图: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学生有更多与人交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扎煞、拯救、嘶哑"等词语。2.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原因,从而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爱。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崇高。【教学重、难点】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原因,从而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爱。【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麻雀图片)说说麻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小、弱等)(出示猎狗图片)这是谁呢?它和狗有什么不同?(凶猛、可怕等)  相似文献   

3.
<正>【设计特点】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梳理"的样式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研究色彩浓厚的学术论文等文本。采用自主梳理、自主提炼的形式展开学习。自主梳理,笔者在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梳理学术论文类文本表达的内容和思想、特点和技巧,以及其中精辟的见解、精彩的语言,从中获得思想美的启迪和语言美的享受。该教学设计的标志性环节是"四梳理":一梳理内容和思想,说说自己的概括;二梳理特点和技巧,说说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并在口语表达中正确运用。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抓住细节,感受父母平淡却深厚的情感,理解"爱如茉莉"。【教学过程】一、导入,检查预习1.板书课题。读题,体会爱如茉莉的味道。2.检查预习。重点考查"嗔怪、莫名其妙、袅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学会倾听父母的心声、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即愿意与父母沟通。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活动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同理心达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读懂诗歌,感受作者对雪人浓浓的眷恋之情。2.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懂得感恩。3.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情感导入,揭示主题1.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学生用心聆听或跟着哼唱。2.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对妈妈深深的爱。除了妈妈,还有深爱着我们的爸爸,每一天我们都是沐浴在他们爱的怀抱中。今天,让我们一起大胆说出自己的爱。  相似文献   

7.
【写话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练习4“说说写写”《可爱的动物》。写话要求:观察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说说它的样子,再用几句话写下来。【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段综合性学习中指出:要“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本次写话通过猜谜来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让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三课——《花钟》(板书课题,并读课  相似文献   

9.
孔国平 《小学语文》2009,(10):51-53
【教材解读】1.写什么:通过具体的事例,体现对父母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体会父母的爱;也可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劝说他们改掉不良习惯;还可以同父母说说其他心里话。  相似文献   

10.
【教学流程】一、释题导入、明确目标1.板书课题、释题导入"崛起"是什么意思?说说自己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周恩来是用怎样的语气回答的?请同学们勾画下来。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仔细观察一组图画,根据情境提示,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理解图意,大胆想象,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2.组织语言,表达所思所感,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连贯。3.体会图画中蕴含的情感,体会生命的意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具体表达。【教学难点】理解图意,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按】一位家长,对自己孩子表现出的朦胧的“爱情意识”很焦心。今天,我说说对此的建议。
  忧心的家长们:
  我们不仅不该为孩子的情感打封条,还要认真地告诉孩子:爱,是一种崇高的情感。  相似文献   

13.
【导写目标】1.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一个创新的设想。2.在说明中透露出自己的情趣、个性。3.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导写要求】题目自拟。要求:①用说明的方式表达一个创新的设想;②不少于600字。【课前准备】提前一两天告诉学生作文范围,以便做必要的材料搜集或实地观察等准备工作。【导写过程】一、导入学习说明文是本学期学习的“重头戏”,以前我们练习写说明文,都是先让大家观察实物或搜集材料照着原样子写,相对容易一些。但同学们也应该明白,写说明文不但可以表达我们对现存已知世界的认识,也可以表达我们对未知世界…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掌握写游记的方法。2.回忆游览过的"尚湖风景区",写出该景区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自学本次习作例文,并尝试自主写作。【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写一篇游记。所谓游记,就是对一次游览的记录,描写在游览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新闻,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初步养成关注新闻的习惯。2.能准确传达信息,实践说准来源、说清要素、说明看法的“三步走”表达策略。3.能结合自己搜集的新闻,简单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板块一:厘清概念,明确表达要求(一)了解“新闻”概念1.了解“新闻”(1)引入: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并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进行简要而迅速的报道。(2)了解获得新闻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正>【单元写作目标】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单元教学规划】板块一:写读互促,了解单元主题第1-2课时教学目标:1.能积累和勤奋学习有关的成语;2.能借助注释和学习经验理解两则文言文和古诗;3.能背诵《囊萤夜读》和《独坐敬亭山》。学习任务:1.表达与交流:学习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成语,了解成语的含义,讲述相关成语故事;  相似文献   

17.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写话”中提出要让孩子“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次写话教学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写作空间,让他们沉浸于观察与发现的乐趣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使他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善于观察。2.以胖大海为载体,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3.让他们初步学会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写话。【教学过程】一、质疑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神奇的种子,就放在你们桌面上,你们仔细观…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二年级绘本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着重欣赏系列绘本之《永远永远爱你》,了解霸王龙良太的故事,体会慈母恐龙妈妈和良太之间浓浓的爱,感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即便是凶狠残暴的霸王龙也不例外。2.通过对图画仔细观察以及文字留白处的想象,感知书的内容和情感,懂得观察和想象是阅读绘本的基本方法。3.通过观察比较,简单了解作者宫西达也此系列绘本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宫西达也绘本阅读的兴趣。【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阅读《我是霸王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教师手中拿一个花钟。2.出示"花钟"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自由联想)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组织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生活现象数学化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教学重点】发现平面图形与立体物体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掌握物体组合摆放的异同。【教学准备】圆柱、圆锥、长方体、魔方等实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