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②忽焉没…  相似文献   

2.
伯夷     
鲍亚民 《学语文》2005,(9):28-29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日:“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日:“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日:“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相似文献   

3.
说“采薇”     
<正>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在今河北卢龙县南)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即周武王姬发)载木主(灵牌),  相似文献   

4.
髑髅     
庄周 《现代语文》2004,(8):14-14
庄子之楚,见空髑(dú)髅(lóu),然有形,檄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安页曰:“吾安能弃南面…  相似文献   

5.
屈赋直言“伯夷”者二,《橘颂》“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悲回风》“求介子之所存兮,见伯夷之放迹。”王逸《章句》引《史记·伯夷列传》释之,以为《橘颂》、《悲回风》中的“伯夷”乃“孤竹君之子”,“叔齐兄也”;洪《补》进而引韩愈“特立独行,亘万世而不顾”之颂,以为“屈原独立不迁,宜与伯夷无异,乃自谓近于伯夷,而置以为像,尊贤之词也。”又,《天问》“惊女采薇,鹿何佑?”[明]周拱辰《离骚草木史》以为“指夷齐事”,“言采薇而惊来女子之讥,遂弃薇而饿,白鹿又何以佑之,而荐之乳乎?”[清]毛奇龄《(天问)补注》复证之:  相似文献   

6.
〔原文〕崔武子1见棠姜而美之,遂取2之。庄公通焉。崔子弑3之。晏子4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5,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列文言短文,回答文后问题。论语辩柳宗元或问曰:“儒者称《论语》,孔子弟子所记,信乎?”曰(A):“未然也,孔子弟子,曾参最少,少孔子四十六岁。曾子老而死,是书记曾子之死,则去孔子也远矣。曾子之死,孔子弟子略无存者矣。吾意曾子弟子之为之也。何哉?且是书载弟子必以字,独曾子、有  相似文献   

8.
[原文]魏文侯①问狐卷子②曰:“父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子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兄贤足恃乎?”对曰:“不足。”“弟贤足恃乎?”对曰:“不足。”“臣贤足恃乎?”对曰:“不足。”文侯勃然作色而怒曰: “寡人问此五者于子,一一以为不足者何也?”对曰:“父贤不过尧,而丹朱③放。子贤不过舜,而瞽瞍④拘。兄贤不过舜,而象⑤放。弟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臣贤不过汤武,而桀⑥纣伐。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选自《韩诗外传》)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文及其注释 ,按要求逐一答题。晏子之晋 ,至中牟① ,睹敝冠反裘负刍② ,息于途侧者 ,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曰 :“子何为者也 ?”对曰 :“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 :“何为至此 ?”曰 :“吾为人臣③ ,仆于中牟 ,见使将归。”晏子曰 :“何为为仆 ?”对曰 :“不免冰饿之切吾身 ,是以为仆也。”晏子曰 :“为仆几何 ?”对曰 :“三年矣。”晏子曰 :“可得赎乎 ?”对曰 :“可。”遂解左骖以赎之 ,因载而与之俱归。至舍 ,不辞而入 ,越石父怒而请绝 ,晏子使人应之曰 :“吾未尝得交夫子也 ,子为仆三年 ,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吾于子尚未可乎 ?子何…  相似文献   

10.
祁奚举善     
祁奚①请老②,晋侯③问嗣焉。称解狐④,其雠⑤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⑥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及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  相似文献   

12.
本月阅读题     
文言文阅读 许由 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也.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饍不食,后隐于沛泽之中.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由于是遁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终身无经天下色.  相似文献   

13.
[原文] 崔武子①见棠姜而美之,遂取②之.庄公通焉.崔子弑③之. 晏子④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⑤,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⑥,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⑦也,舍⑧之得民.”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删节)  相似文献   

14.
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相似文献   

15.
【决胜真题·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这样一个故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的确,世界真奇妙,世上的事情千万般,再难的事情总有人跃跃欲试,而果然就能做出许多来;再容易的事情,也有人把它视为畏途,真就裹足不前。这正如前人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请以“难与易”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立…  相似文献   

16.
孟子之平陆①,谓其大夫②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③,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赢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相似文献   

17.
黄文杰 《现代语文》2004,(11):27-27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  相似文献   

18.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韩非子·说林上》)  相似文献   

19.
下面的文字选自《史记·秦本纪》: 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繆公问蹇叔、百里傒,对曰:“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傒子孟明视、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将兵腥?百里傒、蹇叔二人哭之?姽?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也?”二  相似文献   

20.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①,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②,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③,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④. 狄人伐廧咎如⑤,获其二女,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⑥,以叔隗妻赵衰⑦,生盾.将适齐⑧,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⑨.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