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金洪 《寻根》2003,(4):114-118
黄姓称“轩辕世系”,据传黄帝24代孙姬石于周时封于黄国(今河南省潢川县),后裔遂以国为姓。黄姓又称“江夏世家”,一说是战国时楚国春申君黄歇,发祥于湖北江夏县;一说自春秋战国以来,黄氏族众或仕或隐,或散或聚,多在长江流域的江夏地区。黄氏入闽世系主要有二:即黄守恭世系、黄峭山世系。  相似文献   

2.
移民与台湾的"内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全海 《寻根》2006,(6):18-22
在信息传播和交通条件相对落后的古代社会,文化和生产技术的扩散与交流,大多是通过移民实现的。中国移民史上漫长而艰辛的台湾移民即承载着民族融合和文化传播的特殊使命: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重要一环,还是中华文化从起源地向四周扩散、传播的一个重要方向。如此艰辛而漫长的历史进程始于西汉“七国之乱”之时,至唐末五代,先后出现了中原之民迁徙入闽的三次高潮。两宋以后,继有入闽之中原之民,迁至澎湖,进而渡海赴台。连横在《台湾通史》中记日:“当宋之时,漳、泉边民渐来台湾,以北港为互市之口。”至荷兰、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前,中国移民,主要是福建漳、泉移民的足迹已经遍及台湾全岛,与土著居民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台湾的资源,成为台湾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3.
闽南方言(即闽南话),是福建汉语方言之一。福建汉语方言的形成,首先应追溯的是汉人及汉语入闽的历史。从现有考古遗物看,上古时代,中原汉人的足迹已踏进福建。以此推断,汉人及汉语入闽的时间,应在先秦之时,由此形成福建汉语方言。因而历史悠久的福建汉语方言,在保存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特点方面,在中国汉语诸方言中十分显著的。尤其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更是如此。例如在语音方面,闽南方言与古音平仄大体吻合;古音入声,在当今普通话已不存在,而在闽南方言却依然保存。正由于闽南方言的声调和音韵保存众多的古音成份,因而,用闽南方言吟…  相似文献   

4.
郑金洪 《寻根》2012,(3):138-141
入闽 《八闽通志》载:“谢永于西晋永兴二年(305年)任晋安郡太守,又有谢竭(梁末)任建安郡太守。”(《八闽通志》说谢竭是建安郡人,因而认为他最先入闽为宦者。而现有族谱中记载最早入闽者为谢成。古田《谢族家谱》载:谢成于唐武德二年(619年)为唐平南守,居三山福城,不慕北上,竟为南支。  相似文献   

5.
闽文化的崛起与河洛文化南传徐晓望河洛文化南传闽中历史的回顾闽中为闽越族居住的地方,自古被视为蛮荒之地。汉武帝平定闽越,“以闽数反,命迁其民于江淮,久空其地。”直至东汉末年,闽中仅设五县,人口十分稀少。降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汉族始远徙入闽。唐代闽人...  相似文献   

6.
脍炙人口的闽剧又叫福州戏,创于明朝,是由儒林班、平讲班、江湖班等多种唱腔融合成的剧种,流行于福建20多个县、市和台湾省及东南亚的华侨旅居地。“儒林”相传始于明未归隐京官组织的家乐,因为文人儒士聚伎演唱,故称“儒林班”。“江湖”指明末从江西南下流动演出入闽的民间艺人戏班。“平讲”为福州地区农村祭神把祖、庆贺节日娱乐的说唱艺术,因纯用福州方言说唱,故称“平讲”。闽剧声腔经过3O0多年的演变,现在更加丰富、优美。主要曲调有:来自民间的“小调”、“飓歌”,节奏流畅明快,活泼跳跃,多用于喜剧;源于官宦家乐的“…  相似文献   

7.
陈萍 《大理文化》2007,(2):49-50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其先民源于我国远古西北地区的羌部落。据考证,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羌部落的一支自西北南迁至川西一带。殷商之际,又迁徙到滇西的洱海地区。从事游牧业,东汉、  相似文献   

8.
闽王信仰也就是对以王审知为主的固始籍入闽群体的信仰,是流行于福建、台湾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民间信仰。学界已有的相关成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一是对王审知等人的入闽、开闽史实的复原性研究;二是将闽王信仰作为民间信仰的一部分而进行的宗教信仰性评析。以闽王信仰为直接研究对象的论文主要有:郑剑顺、冯志华的《闽王王审知的民间崇拜》,杨浩存的《略议闽王信仰的现实意义》,周建昌的《试论王审知的神化》,吴诗池、李秀治的《从“南陈北薛”悬案谈起——兼谈薛岭龙源宫祀王审知之谜》(均载何乃川主编,厦门薛岭龙源宫管理委员会、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编:《厦门龙源宫开闽王信仰研究文集》,香港: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年),在视角上,没有过多地探讨闽王信仰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内涵和意义。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闽王信仰进行阐述,以探求其在豫闽台三地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其弟 《寻根》2012,(1):130-135
什么是“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是明朝初年江苏南部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先是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四年后张士诚兵败被俘,自缢于金陵。  相似文献   

10.
王珂  李龙 《寻根》2002,(6):87-89
固始,中原南部一个并不起眼的山区县。从地图上找,它只是那么一点点,然而在中国移民史上,却相当重要。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的移民浪潮几乎都与中原有关,在这几次大的移民浪潮中,固始几乎占据了主导地位。西晋末年,“八姓入闽”就有河南光州望族的痕迹;唐初移民,固始陈政、陈元光父子带领固始宗亲进入了福建,在漳州一带落户生根,这是固始人在东南一带聚居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留姓史话     
杜晓波 《寻根》2010,(5):123-126
<正>留姓是我国的稀姓之一,现全国留姓人口约有1.5万人。留姓主要分布于浙江青田、衢州衢江区、兰溪、松阳,福建永春、晋江、同安、泉州、大田、仙游,江西上饶,广东增城,台湾云林、彰化、台北等地。留姓得姓历史悠久,奉留因为始祖,以会稽郡为郡望。大型聚居地随宗族迁徙而产生变化,东汉两晋时期金华兴盛,唐代以降泉州渐强,均出现留姓巨族。闽系  相似文献   

12.
向未来迁徙     
安希孟 《东方文化》2000,(4):120-122
17—18世纪欧洲持不同政见为逃避思想迫害、追求自由而向美洲作“空间移民”。但美洲毕竟也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之乡990留在欧洲的人们在无空间可迁徙的状况下,便向未来做“时间中的移民”,即变革自己周围的社会。今天,美国人和欧洲人一样,也面临着“时间迁徙”,即同传统实行决裂。这才是“移民”的实质之所在。仅在空间移民,也许还没有脱掉坟墓的潮湿的霉味。  相似文献   

13.
许竟成  戴吉强 《寻根》2006,(6):23-27
闽王王审知,唐代光州固始县人,唐末天下乱,王审知与史王潮、王审带领万众,于光启元年(885年)入闽,其中五千人为固始县籍民。  相似文献   

14.
黄氏潢川寻根蒲子潢川,古为黄国,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历为郡、州、专、县治所,是众多史料和姓氏专著所共认的黄姓发源地。1996年4月19日,新加坡黄氏寻根团一行33人回到这里寻根,受到荚氏祖地父老的热烈欢迎。新加坡黄氏寻根团,人数虽然不多,但代表了南洋黄...  相似文献   

15.
按照张化孙世系所掌握的资料称张姓的入闽始祖是端公(字臣楷)。  相似文献   

16.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全省陆地面积12万多平方公里,海域面积问万平方公里,人口3260万,是中国重要侨乡和台湾同胞祖籍地。福建地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山高海阔,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7.3%,鱼类种类占全国的一半,是中国重要林区和渔区。福建已发现矿藏有117种。全省可开发利用的水利资源1000多万千瓦,潮汐水能资源1500多万千瓦,探明的地下水资源达100多处。福建的海岸线长32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全省自南而北形成了大大小小120多个港湾,大多水深浪小,不冻不淤,为天然良港。其中可建万…  相似文献   

17.
郑金洪 《寻根》2003,(6):109-113
蔡姓源流蔡姓是姬姓的一个分支。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叔度于蔡国(今河南上蔡县),和叔鲜、叔处三人共同监管教化殷族遗民,史称周朝三监。公元前476年蔡国为楚国所灭,建国551年,传23代,国君25位,子孙遂以国为姓。陈留是闻名的蔡姓郡望,东汉时大文学家蔡邕即居于此。三国魏居住于陈留考城的尚书蔡畦及其后裔晋大司徒蔡漠和南北朝刘宋时期济阳考城官吏部尚书蔡兴宗等,均极为显赫。西晋惠帝前陈留、济阳不分治,称陈留蔡氏。惠帝分陈留郡东部为济阳郡,陈留蔡氏中一部分又称济阳蔡氏。蔡氏入闽始祖蔡炉,四堂本《蔡氏家谱》载:“吾宗系出弋阳,自始祖…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16,(5)
正八姓入闽传说之源流考揆诸史实,中国移民史上并不存在"八姓入闽"。作为一种传说,八姓入闽始于唐代,初为林、黄二姓入闽,唐宋之际演变为林、黄、陈、郑四姓,或黄、陈、郑三姓入闽,至宋代元年间定型为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入闽。明清之后,八姓入闽传说由姓氏族谱进入地方志书、学者著作,并经由地方志书跨区域传播至豫闽台,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移民史上著名的移民传说。  相似文献   

19.
酒圣:杜康,即少康。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文圣: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尊其为圣人。史圣: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一书的作者。医圣;张仲景,名机,南阳群(今河南南阳)入,东汉医学家。所著《伤寒卒(杂)病论》和《金匾要略》两书,对我国医学发展影响很大。武圣: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倚)人,东汉末年蜀国大将,重义气,精武艺,后人尊其为…  相似文献   

20.
“解手”的传说与明清“湖广填四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传于全国各地的关于“解手”的民间传说,皆认为它的起源与历史上的移民迁徙有关。但在归源于哪一个具体历史时代上,却有较大的分歧:四川以外地区一致认为,“解手”是明初强制移民政策的产物;唯独只有四川地区将其归于清初。本从四川地区存在一个明代洪武大移民时代,毫无例外会出现强制移民现象,而清初四川不具备推行强制移民政策条件的比较研究中,认为四川地区把“解手”传说归源于清初,是由于混淆了发生在明、清历史上两次“湖广填四川”运动的性质,是“附会”历史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