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龚蕾 《考试周刊》2009,(52):73-74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新课程教材要求中,"学生要具有初步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创造就是应用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最后组合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是十分有意义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寻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愈来愈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2.
黄俊英 《文教资料》2008,(35):103-104
创新.是能发现新颖的、独立的、有价值的东西.本文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新课标中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分析问题.我们把这个概念一分为二看,一是几何,在这里是指图形;二是直观.这里的直观不仅仅是指我们直接看到的东西(直接看到的是一个层次),也可以是根据现在看到的东西、以前看到的东西进行想象,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和促进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创新能力一直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时刻思考的问题。英语是一门国际化的语言,融入创造性东西于其中不仅可以展示良好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表现个人的魅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在这方面作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首先论文论述了创新能力的内涵与培养目标,这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是开展实践活动的依据;其次论文阐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中课堂教学策略及方法,力求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创造新的东西"的简单缩写,而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创新能力是指运用人类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重新改造或组合开发新的东西的能力.也可理解为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新方法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和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所谓创新能力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很多、比如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多提出问题、多质疑等,也可以运用脑力激荡法、定势打破法、活动教学法、开放想象法等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面的这些方法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学思品课教学要顺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品教学的关键,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激发学习兴趣. 一、改进教学模式,激发创新热情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教师只需具备两样东西:一张嘴,一支粉笔.这样就不利于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而且也不利于知识的吸收.其中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内涵概括起来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化学教师在全面推  相似文献   

11.
所谓创新,就是创造不同于现有的东西,推陈出新。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如何在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创新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谓创新通俗的说就是弃旧扬新,创新就是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需一、创设课堂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二、诱发创新动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三、结合教材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有赖于审美情趣、情感的丰富性和敏感性以及洞察力、想象力、联想力、感悟力等等的形成和发展,我们把这些因素以及其他一些诸如此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统称为"灵气".一个有灵气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有灵气的孩子是最有前途的孩子.实践证明,文学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实施早期文学教育,则是培养孩子灵气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事实上,创新教育是反映时代精神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是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新的教育思想.传统教育是以知识继承为价值取向的,只注重知识的传递过程,不利于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主导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创新能力是由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构成创造新东西的能力。教育既有培养和激发创新精神力量,又有压抑和扼杀创新精神的作用。激发创新精神是创新教育的最高境界。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神圣职责,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十几年的化学教学,本人深感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梁宝勇 《广西教育》2010,(26):47-48
创新能力是主体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也就是说,创新能力就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素质。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创新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东西,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家长对取向的教育实践。他以培养具有创新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为目标,以发掘人世间创造潜能,促进个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创新就有异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培养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8.
学生要对现在自己已知或未知的东西进行深入思考,并从中得到自己的结论和新的成果,只有这样的进取创新精神才能带动国家的发展.而培养出这样的高素质和具有着强创新能力的技术人员也成为了社会各行业的需求.所以,最先就是学校对学生的教育水平要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师要努力培养出一批成绩突出的优秀人才.为了能培养出优秀人才也就需要学校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初中生的思想活跃、适应能力强,因此本文笔者主要从初中生的语文教学着手,阐述了现在的语文教学状况和怎样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创新素质就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是少数人才有的超人性的东西,而恰好是人在生活的早期所具有的一种普遍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是在学习前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见和发明发现的能力。一个人在现有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下,对未知东西的探究、掌握和完善都可视为一种创新活动。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知识,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