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儿子想做官     
儿子学习很好,我问他:"大学准备念什么?"儿子不假思索地回答:"政治。""你不觉得搞政治很没意思很枯燥吗?"我说。儿子笑笑,望着我说:"那是你没当领导。"儿子的话让我脸红,我在机关混了一辈子,还是个小科员。儿子说:"我是有理由的。我不喜欢做饭。"我纳闷:"当领导跟不喜欢做饭有什么关系?"儿子说:"据我调查,你们领导一周之内在饭店吃了十八顿。十八顿说明了什么?说明除了中午和晚饭不用在家吃以外,还有四天早晨也不用做早饭。"  相似文献   

2.
那天,我转过街角的时候,见一个孩子站在超市门口,呆呆地望着那个卖冰激凌的人,不走。是一个六七岁样子的乡下孩子,穿戴很不整齐。他望着各色的冰激凌从铁机器里出来,又装在花花绿绿的尖筒里,好奇而又神往。他不禁舔了舔嘴唇,说:"妈妈,我要那个!"他顺手指了一下那充满诱惑的冰激凌。"不,咱们不吃这个,咱们走!"旁边那个推着自行车的女人,可能是孩子的妈妈,她一面说,一面拽住孩子的手就要走。"不,我不走,我要!"孩子反扯着妈妈的手,僵持着。"那个东西凉,吃了会肚子疼。""不,妈妈,我不怕凉,我不怕疼!""那也得等你爸爸回来再买。"  相似文献   

3.
那天我走在上班的路上,听见一个小女孩跟我说:"叔叔,帮我拿一下好吗?"一瞧,眼前的这个小女孩,虽然我叫不上她的名子,但我知道她和我住一条巷子。小女孩说着,就将手中的东西递到我面前,是一瓶纯净水和一枚一元钱的硬币。她说:"我系一下鞋带。"接过两件东西,我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小女孩系鞋带,一边将那枚硬币在手中掂着玩,我问小女孩:"怎么只带一元钱  相似文献   

4.
不日前,一位朋友请我在一张四尺宣纸上书写"上善若水"四个行楷大字,并谦诚地向我请教"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我一时语塞,觉得三言两语难以说得明彻,便坦率地告之:"别看中国的名言警句寥寥数字,却博大精深,至玄至奥。容我想想,择日再交答卷。"是夜,余挑灯捧读,并爬罗剔抉,搜遗辑逸,浮想联翩,神交智者。  相似文献   

5.
栗子 《文化交流》2017,(7):71-73
正你有没有听过每隔五分钟就一次高潮,时而爆笑时而唏嘘、持续整整两个多小时的演讲?这就是4月16日下午,浙江省人民大会堂的刘墉2017大型公益演讲《不疯魔,不成活——我困顿中对文学和艺术的领悟》。"很多人以为我做过很多演讲,其实错了。"刘墉说,"这是我今年的第一场。我再过一年多,就70岁了,真不知道还能够做几场这样的演讲。"  相似文献   

6.
兔子 《文化博览》2006,(8):56-57
爸爸是个挖煤的,绝大多数傍晚,他都是全身黑不溜秋地回来,然后把手上的衣服、皮带重重地摔在椅子上,这表示他不高兴。我一直不知道他为什么愤怒,后来终于找到了答案:我长得太白。因为有一次,妈妈给他盛饭的时候,他斜眼瞅了我一会儿,嘟嚷道;"这么白?"我也觉得自己太白,不像挖煤工的儿子,我以为自己是捡来的。我12岁那年,妹妹降临人间。妹妹属兔,爸爸就叫她"兔崽子"。临出门的时候,他总是把妹妹抱过去啃半天,"兔怠子""兔崽子"地叫上几十遍才肯走;傍晚从矿上回来,把东西一揉,就叫道"兔患子呢"。其实我比妹妹大整整一圈,也属兔,可他从来没叫过我兔崽子。只是在合称我们兄妹的时候,才说一句"这两个兔息子"。这明显是搭配。我没什么怨气,因为妹妹实在太可爱了。她哭声响亮,笑容甜美,总是在大家感到乏味的时候,  相似文献   

7.
《职业圈》2006,(9):64-65
"宣哥,您不知道,我没什么爱好,也不抽烟,也不喝酒,就好唱歌.每天不唱一唱,心里就没着落似的.可是老天就是不公平,我这么喜欢唱,偏偏给了我一个破嗓子.不管怎么唱,就是唱不好.因为这,邻居都搬走了.他们说,听我唱歌,还不如给他们一刀."小伙子说到这里,神色黯然.  相似文献   

8.
在大多数情况下,"华南学派"是学术界的朋友们对研究明清史、特别是区域社会史或历史人类学的一批学者及其学术主张的一种称呼。当我回答我与"华南学派"的关系这类问题时,我的表述是,我与"华南学派"共享某种学术理念和方法论平台。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对某些历史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也不妨碍我们之间具有各自侧重的研究风格和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9.
理想的瘤子     
某日,班会课上以"我的理想"为主题,学生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理想。副市长的孩子说":我的理想是当人民公仆,因为我爸跟我说,孩子啊,以后要做就做人民公仆,你看你爸楼子、车子、票子、女子一个都不少。"煤矿工人的孩子":我的未来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走我爸的老路,走我爸的路做人没有生命保障。"摆地摊下岗工人的孩子:"我想做一名光荣的人民城管,既可以吃拿卡要,又可以打人踢东西。"  相似文献   

10.
看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有一位被淘汰的男选手,对着电视镜头说:"我代表家乡480万父老乡亲,感谢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给了我这次机会,虽然我被淘汰了,但我努力了,一点也不遗憾……"看他说得多轻巧,两片嘴皮轻轻一碰,就把480万人代表了。我的小侄森森,正读幼儿园大班,只有五岁。有一回家里聚会,森森端上一杯饮料说:"我代表班上48名小朋友敬大伯一杯酒。"我笑了,问小侄:"你凭啥代表那么多小朋友?"森森说:"我是班长。"我马上叹服了,别看只有五岁,说的却是理,只要挂个长,就能把别人代表了,有谁能说这不对呢?我是个平头百姓,这辈子只有被别人代表的份,代表就代表  相似文献   

11.
两手博     
我的顶头上司连一句"丫头你写不写博"都不问,直接默认我一定会写。在给我交代完工作后,他不动声色地说了句:"把你博客的地址给我,我来给你加个链接。"我脑子一顿,在脱口而出之前千钧一发的刹那,把地址生吞吞地又咽了回去。因为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我似乎在博客里发过对领导的牢骚,诉过工作的辛苦,并且几乎在每一天每一篇的博中都表达着自己对钱多事少离家近那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这些东西,又怎能让领导知道?  相似文献   

12.
周日,吃过早餐,我骑上摩托车要进城。我住的小区离城里有十公里的路,临出门时我拍了拍爱人的肩,嬉笑:"你说我今天最想做什么?"爱人猜了有十多样事,我都一一摇头。"新茶下来了,我想到城里买点新茶,喝茶,别的,什么也不做。"爱人望望我:"就这呀,有什么乐的。"回到家,我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放进抽屉。搬出藤椅,坐在院内。茶叶在玻璃杯里上上下下地漂浮,像小海马在海水里吐着气泡游动。阳光如温柔的猫咪,静静地卧在我的身边。一只水瓶在右,一只方凳在左,一本杂志,一堆的报纸,胡乱地堆在脚下。  相似文献   

13.
人才交流会上人山人海。我拿了三个版本的简历在人群间挤来挤去,一份简历上标明的是博士文凭,一份是硕士文凭,一份是本科文凭。挤来挤去挤了大半天,不是人家不要我,就是我看不上人家,这个累啊!远远地看见一个招聘台前围了好多人。走近一看,是一家不错的医院。旁边的招聘启事上写着"博士,年薪十万;硕士,年薪七万五;本科,年薪五万"。看得我心里砰砰直跳,转悠了这么久,就这家待遇最好了。不错,就是它了,今天一定要"搞定"这家单位。胳膊左右一晃,我一把挤到台前,非常利索地把博士文凭简历掏出来砸在桌子上。坐在桌子后面的一个胖子头也不抬,翻一翻:"博士?"我大声说:"对!…‘能不能做胃癌根治手术?"我一愣,心想刚刚博士毕业谁有那个能耐,声音不自觉低了一个调:"不会,但能做胃大切手术。…‘哦,留下  相似文献   

14.
半拉子人生     
"唉,我这辈子就算了,剩下的时间好好用在孩子身上就行了。"又一个人在我面前这样说,我的眼前,仿佛又多了一幢半拉子工程——不,是"半拉子人生"。进入中年之后,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同窗旧友跟我说过类似的话了。都说是为了孩子。那口气听来既悲壮又无私,既痛苦又欣慰,还有一种大彻大悟的味道,叫人不由得这样想:嚯,这下他们的孩子就有指望了,就能成才了,就会有出息了。可是往深处一想就叫人疑惑了:他们的孩子真的需要爸爸妈妈用半拉子人生为他们铺路呢,还是他们的爸爸妈妈打着孩子的名义来遮盖自己的半拉子人生?我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只知道我  相似文献   

15.
承诺太遥远     
如果我答应借钱给一个人,我不期待他归还。那是已出之物,他主动归还就归还,否则我有什么能力追讨。这方面,我不会太天真。同样,承诺也不可追讨。当一个人对你说:"我不爱你!"你为什么还要流泪问他:"你说过永远爱我的!你说过的!"两个人之间的承诺,若一方无法信守,那是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6.
正"五水共治"开拓浙江发展新境界。那些平凡治水人却不平凡的治水故事,深深打动着我们。千千万万治水人让钱江两岸、江南水乡再现诗画意境,充满勃勃生机。"沧桑,我真的没什么好采访的,我帮你找人,具体都是他们做的。"2016年暮春,当我冒雨前往家乡玉环寻找治水的故事,一条微信,让我预感到,迎接我的将是一次艰难的采访。父亲带着我去我小时候常去的河边,他的话让我感动"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这是古志《太平寰宇记》中关于玉环的记载。早在新石器时  相似文献   

17.
在蒙大拿州一个偏远的山谷,一位牧民正在放养他的牧群。突然,一辆崭新的高级轿车出现在他的面前,开车的人穿着非常考究,他放下车窗探出头来对牧民说":我敢打赌,我能非常准确地知道你的牛群有多少头牛,如果我的判断正确,你就送一头小牛给我,干不干?"牧民看着这个一身名牌的家伙,又看了看漫山遍野的牧群,静静地说:"当然,为什么不呢?"  相似文献   

18.
tonix 《职业圈》2005,(3):46
现在打开电视,翻阅报纸,上互联网,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就是"创业".各种创业的故事,创业的经验,创业的指导文章充斥于眼,使人跃跃欲试,恨不得自己立刻也来创业一回,看看"我能"的年代,到底我能不能.于是各种各样的与创业有关的问题就提出来了,什么"我有十万元,大家看我做什么生意好呢?""我想开个店,大家看行不?"……  相似文献   

19.
埋单     
有些饭局会呈现一种奇异的景象。酒过三巡,盘子开始见底,腰带收得渐紧,意兴有些阑珊的时候,食客们的眼神变得游移,在服务生和桌边菜单之间,他们在掂量在权衡。首当其冲叫"埋单"的人,自然要成为勇者先锋。索性不开口成一盘僵局,冻在那有一搭没一搭闲聊,拼拼谁最有耐性……当然以上是典型案例。现实情况是,很多人会头顶"做东"的光环,坐北朝南,对着菜单信手点来以飨友朋,豪阔的举止却包裹着"这家店菜真不便宜"的内心私语。我不善于制造僵局,也纯真直率尚不懂腹诽人家菜价,所以很多时候都傻乎乎地跟人抢着埋单。好胜心切演变成不讲道理。本来"埋单"的原意是说把菜单或账单埋在桌布下的人付钱,我常常忘记了传统变得很是现代,刷拉拿出钱包扬手呼叫:"我来我来!"服务生走来的时候,我和朋友正在争抢,她把我拿钱包的手抓下,奋力举起她拿着百元大钞的手,我伸出我另一只手实施"空手道"统统隔下她两手,  相似文献   

20.
这一次,我从讲台上走下,总算是优雅了一回——从兜里摸出一包纸巾,取出一张,拭去从发间不断渗出的汗。这之前,我都一直继承着父母在田间劳作时用袖子抹汗的习惯。终于有一次,一个酷似周杰伦的学生看不惯了,很调侃地说,Sir,您擦汗的动作与您讲的课简直就是最标准的城乡结合,土不土洋不洋的有失优雅。我边拭汗,边走到那个酷似周杰伦的学生面前,嬉笑着对他说:哥们,别拿我开涮了。我平时在酒店吃完饭没有带走纸巾的习惯,因为我怕别人笑话我"吃不了兜着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