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春节刚过,一股扑面而来的道德春风便在燕赵大地上迅速刮起——石家庄日报社《燕赵晚报》记者王雪刚在采访途中遭遇歹徒抢劫一妇女钱包时挺身而出,严厉制止,被歹徒刺伤。这一消息在省会石家庄大街小巷不胫而走,广大人民群众对王雪刚的作为交口称赞;《中华新闻报》、《沧州晚报》等许多省内外报纸纷纷转发报道了王雪刚的事迹。大家为见义勇为、扶正祛邪的社会正气又一次得到发扬而扬眉吐气、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2.
林子 《新闻天地》2004,(11):40-43
七年前,一对青年恋人在合肥南淝河岸边散步时遭遇两名歹徒,歹徒垂涎于女青年的美色,命令男青年蹲在一旁“回避”。为了保护心上人脱险,男青年赤手空拳同持刀歹徒进行了殊死搏斗,在歹徒追赶女青年时,身中数刀的他死死抱住歹徒的双腿,地上留下九米多长的血色拖痕,男青年因此落下终身残疾。七年后,已经成为男青年妻子的女青年突然提出离婚,男青年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吞吐服大量安眠药自杀……  相似文献   

3.
《新闻传播》2006,(12):26-26
《军事记者》2006年第9期发表贾永的文章《“做深”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三条途径》。 文章认为,首先是主动出击,以快制胜。时间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要素,报道迟缓就意味着将舆论阵地拱手相让。在今天的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我们应当树立起“快的就是深的”的理念。一篇先入为主的简短消息,可能比事后洋洋万言的长篇通讯更能引导舆论,更能产生影响。“快些”、“快些”、”再快些”,应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座右铭。应该看到,我们的媒体在提高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上有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新闻今天报”,还应努力做到“现在新闻现在报”。  相似文献   

4.
不可思议的微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家中央级的报纸。在《汝洲,一歹徒连杀熟睡中8名中学生》的报道中,配发的图片上,有学生在校园内用IC卡电话给家人打电话,其中一位女学生面向镜头露出微笑。也许图片的目的是想说明校园内已经秩序正常。学生按时上课。笔者也毫不怀疑这张照片的真实性。但是照片刊登在公开的报纸上,却让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当年11月25日深夜23时45分发生的惨案.导致在校学生8死4伤,到了26日白天.学生居然会微笑着向家中打电话.是学生心态太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新华社新闻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媒体和受众的需要。作为新华人,我们最大的愿望是:新华社报道创新和改革的步伐快些,再快些。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目前最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编辑策划指挥工作,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我们的报道在整体上活起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报纸和广播电台台都在探索新闻改革乡的路于。那么,究竟什么是我们在新闻改革中所要解答的重要课題呢?有的报纸为此曾进行了调查,许多读者在回答“你阅读报纸的目的是什么?”时,回答是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再从一些读者,听众的来信评报评播所提出的种种建议、意见和要求来看,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全面、准确、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7.
(一)1993年10月,一位初学报道工作的战士小张,找到我抱怨说:“不认识编辑就是上不了稿,真没办法,要是像你认识那么多编辑就好啦。”我问他“因何发这样的感慨?”他说“7月初,我团战士柳青在长途汽车上抓住了七个掏包歹徒,这么好的新闻,我邮给了六家报纸,居然一家都没用,你说这不是因为没关系么?”原来,小张是在8月初投的稿,他只是简单地写了一下抓歹徒的过程和结果。我给他解释说,别怨天尤人,你这篇稿子写作质量还有待提高,本来抓歹徒的事迹就经常见诸报端,你又把它变成了“旧闻”,当然见报的可能性就小了。并不是编辑…  相似文献   

8.
军事新闻战线痛失一位风华正茂的新秀。你走得如此匆忙,又如此悲壮!伴随揪心的哀乐,八宝山上的青松翠柏也纷纷弯腰向你致哀。宋守营啊,睁开眼吧,我们大伙都为你送行来啦!永远忘不了啊,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1993年11月28日。这天,你因公外出。晚上,骑着自行车返回驻地。21时许,途经海淀区篱笆房村时,公路旁突然窜出一伙持刀拿棒的歹徒,拦住了去路。军人的警惕性使你明察眼前将要发生的事情。你毫不犹豫,与这些抢劫的歹徒搏斗,一名歹徒一脚踢来,你一把抱住将其掀翻在地。另一名歹徒趁机捕了你一刀,你晃了晃,又向歹徒扑去。…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曾到一些企业采访。在一家工厂厂长办公室里与厂长交谈时,因不久前国家公布实施的一项法律的内容记不准确了,须找报纸查对一下,可厂长说他几年都没有订过报纸了,得到外单位去查。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经理的办公室里,正好碰上投递员送来新报纸。经理接过报纸,随手扔到了墙角堆放的一大摞报纸上。他说工作还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看报纸。还有一些厂长、经理说他不订报、不读报,还不是一样抓生产、搞经营。厂长、经理不读报纸照样能够抓生产、搞经营,从表面看,的确无法验证厂长、经理不读报就影响了企业走向市场,更无从表…  相似文献   

10.
初当报道员时,我只顾埋头写稿,半年渐过,却没有一篇见报。焦急之余,去报社请教。一位编辑看了我写的几篇稿件后,对我说:“报道员不光要会写稿,而且还要学会看宣传战线的哺场”’。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于是,我将当月报纸全部置于案头,认真阅着,发现报纸上刊登的徐洪刚事迹和与徐洪刚事迹有关的事比较多。我领悟到新闻报道的主旋律是弘扬时代精神。恰巧当晚连队有个战士因救助一位遭欺侮的少女而被歹徒砍伤,住进了医院,我当即赶到医院对他进行采访,并连夜写出《南大桥下战士无畏》,第三天就在《海口晚报》“一曲赞歌”栏目…  相似文献   

11.
以立体的眼光看待新闻,多角度、多侧面地对新闻作品所反映的新闻事实进行再思考、再创作,从而选择反映事物本质真实的新闻兴奋点进行传播,是一个编辑素质的体现.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把编辑的这种思维活动称作是“新闻的二次思维”.我们初涉新闻编辑业务时,往往只注重从稿件的字词句上下功夫.一篇稿件拿到手,修修改改,然后命题,然后发稿,似乎也还过得去,但却忽视了对稿件反映的事实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综合分析,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让一些很有价值的好新闻溜掉,或是把“一碗肉和在饭里吃”了,留下许多遗憾.一次偶然的无意识的编辑活动,让我们闯进了另一种编辑境界,尝到了老新闻们所说的二次思维的甜头,从而初步认识了二次思维.去年夏天,一位公安战线的老通讯员朋友满头大汗地把一篇稿子送到了编辑部.稿件反映的是宜昌市东山公安分局两名干警勇擒歹徒的事迹.两名警察在与一歹徒搏斗时,不慎被歹徒用事先准备的硫酸烧伤面部和胸部.可是他们不顾个人的安危,强忍剧痛将歹徒制服,直到公安分局来人到现场将歹徒押回后,两名警察才带着伤痛赶往医院疗伤.本来,这样一件事已经是很好的正面宣传典型,完全可以直接采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1994,(4)
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宜宾日报怎样宣传英雄徐洪刚及先进群体宜宾日报社中共宜宾地委、宜宾地区行政公署于1994年3月16日隆重召开大会,表彰奖励抢救英雄、智擒歹徒、宣传英雄的14个先进集体和17名先进个人。《宜宾日报》和主持报纸工作的副总编朱陶,分别...  相似文献   

13.
悲哀的数字     
悲哀的数字这两年城市内酒店的建设规模和速度确实是有些令人吃惊,可是当我们从报纸上看到另一些数字时,就不仅是吃惊了,而是悲哀、悲痛,甚至想号陶大哭。我们有着优秀传统的文明古国啊,当历史发展到公元1993年时,报纸告诉我们一个准确的统计数字:全国有256...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篇事迹感人、写得不错、反响也很大的人物通讯。但其中一个细节,看稿时让我产生疑问。这个细节是说,通讯歌颂的这位“热血英雄”执勤时,与5名歹徒进行了8公里追击较量,5分钟生死肉搏。“……被激怒的歹徒唯恐他不死,临走前又用大砍刀朝他脸部猛砍一刀,致使‘英雄’9  相似文献   

15.
追求精确──美国报纸的编辑“质量管理”胡舒立ACCURACY,这是西方报人常用的一个词,可以译为准确性或者精确性,它与可读性、客观性一起,被视为新闻最基本的三大品质。例如美国著名报人普立策就曾经宣布,自己的座右铭就是:“准确,准确,再准确!”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6.
当人们跨入21世纪迎来崭新的信息时代时,电视新闻的连续挑战以及横空出世的网络媒体的强劲冲击,在时效上和空间上对报纸新闻构成的竞争更加激烈。报纸这张“新闻纸”要发挥快速传递、解读信息的作用,让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站”起来,发挥其“一图胜千言”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如何让新闻图片在版面上“站”起来,除了总编辑出好点子、起好关键作用,摄影记者提高素质、拍出好图片外,处在报纸的“总装车间”、选用图片的第一道关口的版面编辑,对作品的新闻价值的把握和对新闻图片所包含的形象价值的解读水平至关重要。报纸编辑在选择使用新闻图片时,必须树立“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强烈的典型瞬间意识”、“鲜明的画面美感意识”,才能慧眼识珠,将主题鲜明、构图新颖、有强烈震撼力的佳作编排在版面的显著位置上,让广大读者打开报纸就能被它富有穿透力的组合所吸引。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新闻摄影是通过照相机镜头对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现场选择纪实,来达到发布新闻传递信息的目的。新闻摄影的这一特征,决定了版面编辑在选编新闻图片时首先必须具备敏锐的信息传播意识。只有这样,编辑才能从大量的来稿图片中,及时、准确、大方地选编那些包含了大量信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和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话中有画     
“希望这里的一切变得再快些,变得跟美国一模一样。” 随着美国对阿富汗的征战,另一种形式的“殖民”也悄然升温,美国文化如今在阿富汗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8.
方仁 《传媒观察》2004,(11):12-14
最近新民晚报作为中国大陆出版历史最长的报纸度过了75岁的生日,不过业内人士对于新民晚报75周年纪念的关注远不如对这个中国老牌报纸改版的关注更强烈,去年随着37岁的胡劲军进入这个老牌报纸做总编,一向平静的上海报业刮起一阵旋风,这位年轻少帅曾经在电视、报纸等多个媒体担任过高层管理职务,也曾在政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任职,这样的阅历,这样的年龄似乎注定要在这张老牌报纸激起一场波澜,果然,在今年5月18日,新民晚报改版了,面貌焕然一新,许多国内早报都市报的新元素被吸收进来进行再创新,这让人深深感到一度以“短些短些再短些,软些软些再软些”为办报理念的新民晚报开始了艰巨的探索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报纸的灵魂     
《新闻窗》2005,(2):61-62
时下,报纸的各种低端竞争比比皆是,盲目模仿可说是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其实对报纸而言,这种低端竞争很难把自己打造成一张真正有影响力的、受读者和市场认同的报纸,因为一张报纸是否最终获胜,是要看它是否具有“灵魂”。报纸的灵魂就是报纸的新闻理念,也即报纸的总体新闻追求,它是通过每一天报纸,日积月累地将一群办报人坚定、准确、持续的总体新闻追求体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说长道短     
去年,省内B市发生了一起车毁人亡的突发事件。笔者想从当地报纸上查找一些有关此事的资料,翻遍了这一时期的B市日报,竟没有找到一篇有关该事件的报道。后来,直到几家中央大报刊载了这一新闻后,B市日报才刊出了一个小“豆腐块”。 按说当地报纸就在事发现场不远,理应比在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外的中央报纸报道得快些,然而实际上却出现了“近慢远快”的反常现象。人们不禁会问:是因为当地记者的素质偏低、新闻敏感性不强吗?当然不是,因为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