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搞业余通讯报道工作才一年多的时间,向各级新闻单位投稿158篇,被采用102篇。有业余通讯员问我有什么诀窍?我的窍门儿有三: 一熟悉报刊,选准栏目。每家报刊根据宣传的需要,常常开辟一些固定或临时性的栏目。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读者来信”;《新闻与写作》的“当好通讯员浅谈”;北京《支部生活》的“读者论坛”等。各种栏目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选稿标准。通讯员,如果善于研究不同报刊的不同栏目,针对栏目写稿件,要比“天女散花”投稿件命中率高得多。  相似文献   

2.
一位通讯员给编辑部写来一封信,信中说:“平时,我很喜欢写广播杂谈,但是写起来总有个毛病,通篇文字干巴巴的,往往连自己都不能满意。”信中问:一篇广播杂谈稿,怎样才能写得有文采有感情呢?作为一个编辑,我很愿意同通  相似文献   

3.
投稿的窍门     
投稿的窍门吴正荣我当通讯员已18年了,在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采用稿件2500多件。其中,被国家级、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刊播1000余篇,其中,130多篇(次)获奖。为什么我投稿“命中率”较高?一是按“口味做饭”。广播与电视,报纸与刊物,同是新...  相似文献   

4.
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激烈竞争并高度发展的今天,报纸要争取更多的读者群,保持在行业的优势竞争力,势必要对新闻来源以及内容编辑提出更高的要求。分析报纸的新闻来源,一方面依赖记者敏锐的新闻嗅觉及时获取题材完成报道,另一方面则依赖通讯员及广大读者的投稿,报纸通讯员、基层通讯员以及为报刊撰稿的读者,作为新闻媒体的生力军,为报刊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新鲜稿源。  相似文献   

5.
善待通讯员     
任何一家媒体,都有一支通讯员队伍,媒体的版面、时段,要靠通讯员的来稿来支撑。通讯员对于媒体是如此重要,因此,媒体要支持、关心、善待通讯员。 现在想当通讯员的人赶多了,往媒体投稿的人赶多了,任何一家媒体都不缺来稿,纸质稿子堆积如山,电子稿件塞满编辑邮箱,编辑甚至看一遍都来不及,通讯员想发篇稿子确实不易。  相似文献   

6.
编辑对通讯凤的大量来稿有个筛选问题;在一稿不多投的情况下,通讯员把稿件投给哪家报刊,也有个筛选问题。 一般来说,通讯员钟情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喜欢把稿件投给能及时给通讯员寄样报样刊或剪稿的报刊。这是因为,95%以上的通讯员都制作了“被采用稿件剪贴本”,这是通讯员的写作成果。一旦遇有日后调动单位、重新安排工作或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是用得着的。二是喜欢把稿件投向稿费发放及时的报刊。稿费是通讯员劳动成果的价值体现,这是对通讯员劳动成果的尊重。再说,如今寄稿件要贴邮票,信封信纸要自己购买,写篇稿子费用也不少。稿费发放及时,可以贴补再投入。三是喜欢把稿件投给编辑处理稿件相对较快的报刊。编辑部不压稿,做到好稿优先上,这自然是通讯员的共同愿望。四是喜欢把稿子投给通联工作好的报刊。通联部门能与通讯员广泛联系,广交朋友,能经常就通讯员写作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对通讯员提出的适当要求,能尽可能给予满足。这些都能增强通讯员给报刊投稿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通讯员给谁投稿?理当向报刊、电台、电视台的编辑部投稿——相信这是一个人所共知的常识。然而,倘若由经常投稿的基层作者回答这一问题,估计不少人会做出如此回答:给记者投稿。记者一般专事采写稿件,无直接处理通讯员来稿的职能,怎么在某些媒体他们却成为  相似文献   

8.
业余通讯员写稿的第一愿望,莫过于见诸报端,但往往事与愿违。原因何在?我想,除了稿件质量因素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通讯员对新闻载体的特点不了解,投稿存在着盲目性。 认真研究新闻载体,是通讯员必须掌握的投稿常识。如何研究?研究哪些内容?我认为,要因人而异。要根据通讯员的职业、环境、条件而定。一般地说,首先,必须读报刊、听广播、看电视,掌握宣传导向、报道重点、舆论氛围,结合自己周围的最新情况,独立思考,选择报道线索。其次,必须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凡是能看到的报纸、刊物,不妨也像鲁迅一样随便翻翻,看它重点报道的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聋人通讯员,近年来写稿采用率保持在90%以上。我之所以取得较高的采用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看准栏目再投稿”。 “看准栏目再投稿”,就是写出的稿子要选择合适的报刊、合适的栏目投。有些稿件虽然看起来投给某某报刊是合适的,但这些报刊没相关的栏目,或者已用过此类稿子,稿子就可能不被采用。  相似文献   

10.
初学写稿的通讯员,当能写出质量不错的稿件,并被报刊采用后,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针对栏目投稿。经常看报的人知道,各报都设有许多栏目,比如:党团生活、读者来信、大家谈、城乡新事、市场漫步……等等。报刊上设置栏目,主要是让读者按栏目选读自己爱看的文章;通讯员、记者便于按栏目投稿;编辑便于对稿件归类处理。因此,通讯员就不应忽视按栏目投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为基层新闻报道通讯员,在对中央、省、市级新闻单位的投稿中,要做到“对号入座”,是提高采用率的重要一环。一、要针对不同的新闻媒体对号入座。报纸是用书面语言作为传播载体的,它与广播、电视在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报纸书面语言是写给大家看的;广播电视语言是用声音和形象直接表达思想感情,说给人听展示给人看的。在写稿用语上,要有的放矢,对号入座。一般广播消息篇幅简短,要求内容高度浓缩。目前,有些通讯员存在向报社、电台投寄“通稿”的现象,如往报社写一篇工作经验的稿件,长达千余字,便一式两份,再往电  相似文献   

12.
广播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不但具有快速的特点,更具有信息容量大的优势。近几年,由于电视的迅速发展,广播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冷落,作为县市级广播,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因此,必须努力加强广播新闻宣传的力度,充分发挥它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如何加大广播宣传的力度,关键是充分发挥广播的宣传优势,加大信息容量,使广播成为广大农民的知友。 一、采用合同制建立农村通讯员信息网 农村是我们广播宣传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的宣传对象首先要着眼于农村。近几年,我们采用合同制形式,建立农村通讯员信息网,效果甚好。在当地宣传部门的支持下,每乡配有专职通讯员,与我们签定合同,规定双方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明确每月发用  相似文献   

13.
查正军 《视听界》2004,(5):77-77
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有些乡镇和单位对电视记者情有独钟,而对广播记者爱搭不理,导致不少广播记者不愿单独外出采访,或是跟在电视记者后面跑点“现成新闻”。笔者在从事广播记者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坚持“四个结合”,县级广播采访同样会受到被采访单位的重视。一是与报刊投稿相结合。针对广播新闻写作与报刊,尤其是报纸有很多相同之处的特点,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尽量站在全国、全省、全市的高度多挖本地的独家新闻。在按照广播要求写好广播稿的同时,只要有价值的,能投稿报纸的,就把广播稿按报纸要求改成报纸新闻。比如,1999年10月,我去县海涂公司  相似文献   

14.
谢顾问:我是军报函授学员,搞报道是初学乍练。学习期间,我试着写了一些稿子,老通讯员看了我的稿子,都说没“军味”,不适合在军队报刊上发表。请问:什么是“军味”?怎样才能写出军味?51240部队杨速胜杨速胜同志:你当兵时间不长,学写稿子也刚刚开始,一下子写不出“军味”并不奇怪,这主要与你对部队还知之不多有关。其实,说白了,“军味”就是军队特点。军队既然有别于地方,那么,为军队报刊投稿就应区别于为地方报刊投稿,就是要有军队特点,有“军味”。我虽不能为“军味”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我想,“军味”应包含有以下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随州车务段三十余名通讯员,人人都有一位“良师益友”——《新闻通讯》。去年,我们段开展智力投资,为该段的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新闻通讯》。据统计,截止12月底,全段通讯员共投稿280篇,在全国十一家报刊、杂志、电台上刊用131篇,其中被铁路报刊采用80余篇,比1985年增加了38篇,在《中原铁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06,(6):18-19
大家好!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新兴传媒的走向”。当前被公认的四大媒体是:印刷报刊、音频广播、电视广播和万维网。万维网是四大媒体中的新兴媒体。媒体之前加“大”字,是形容社会影响力,看它在一天24小时之内,能吸引多少“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在中国,四大媒体的任何一种,每天都要吸引上亿“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  相似文献   

17.
因特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这里的“媒体”,指的是“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播媒体一直兼有报道新闻和发布广告两项大众传播功能;新闻传播媒体通常也就是广告传播媒体。因此,人们有理由认为,因特网作为第四媒体,不仅是“第四新闻媒体”,而且还是“第四广告媒体”。 在广告学中,被称为“广告媒体”的,除报刊、广播、电视外,还有直接邮件(DM)、交通工具、户外设  相似文献   

18.
简讯     
□郑棉六厂宣传部每年都要从通讯员中评出30名比秀通讯员予以重奖,还为他们每人订一份《新闻爱好者》杂志。为了能得到这份“殊荣”,广大通讯员都“比、学、赶、帮”,努力投稿,  相似文献   

19.
业余通讯员采访的范围有限,遇到的大事件有限,采写的一般都是小题材,因而多有此苦衷:“土记者小作品难上大报刊”。我也是业余通讯员,体会却并非如此。我觉得如果找到的是“碎金”、“散玉”,未必就上不了大报刊。如何才能写出大报刊水平的文章呢?我认为: 一、从大纲下抓精事。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政府所制订的具体政策和实施办法,谓之“大纲”。基层怎样贯彻执行,广大群众如何见诸行动,人们在行动中  相似文献   

20.
杨庆福 《新闻界》2000,(1):55-55
笔者在10多年的业余新闻写作生涯中,平均每年有200篇稿件见报,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反映“小人物”的新闻。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反映“小人物”的稿件命中率非常高,而且也能登大雅之堂,上省级、国家级的大报。到去年底止,笔者已经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187篇,反映“小人物”的稿件就有119篇,其中在省部级报刊发表53篇,国家级报刊发表7篇。我觉得通讯员多写身边小人物是大有作为的。这里就如何写好身边小人物,与各位通讯员朋友切磋。 要善于与“小人物”交朋友。通讯员深入基层采访时,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被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