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缓解越来越拥挤的城市交通,地铁已经成为了大中型城市的交通发展首选。地铁的无故障、无污染、舒适、准点的特性保障了每天城市的大量乘客发送,减少了公路交通的压力和污染。在人们将地铁交通视为居家生活必备交通的情况下,对于地铁系统高效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铁的BAS系统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通过对众多设备需要的控制和实时监控,保障地铁运营环境的稳定、舒适,所以应运而生了各种各样的BAS系统满足要求。其中在北京地铁5号线、北京地铁1号线、深圳地铁3号线、重庆地铁3号线等等的众多项目中使用了西门子的PLC+WINCC系统。在这些地铁BAS系统中采用西门子的S7400H的CPU+ET200M的双总线网络构成PLC,以WINCC作为组态软件构成人机对话界面,现实对BAS系统的所有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西门子系统的稳定性、开放性及强大的通讯功能在该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本文简要介绍了地铁BAS项目的系统结构及技术要点,并结合地铁BAS系统的控制要求,对系统实现的特殊功能作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根据交通运输部相继印发的交运规[2019]1号《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和交办运[2019]17号《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第1部分:地铁和轻轨》(以下简称《技术规范》)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完成后必须经过安全评估才能进行初期运营,并增加了系统联动测试的要求。根据公司实际测试方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7,(9)
地铁行车的调度工作主要就是通过已经存在的行车调度设备对各部门生产调度和电客车司机以及全线车站等有效的调动起来,以此来有效的保证地铁能够安全的运营。地铁行车的调度工作是整体地铁运行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核心部分,是整体地铁行车的神经中枢,负责整体地铁行车安全运营等相关的工作。整体地铁运营系统的运营管理、调度指挥、行车组织、信息收发以及通信联络等是当前地铁行车调度工作中的核心。基于此,本文针对地铁行车调度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工程与8号线一期工程倒接过渡工程的实施,对地铁供电系统既有线倒接过渡重难点工作进行了分析、制定了解决方案,并有效总结了相关的施工经验,对确保地铁供电系统既有线倒接完成后新线与既有线的正常稳定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1969年10月地铁1号线通车。1984年9月地铁2号线通车。2002年至2003年,地铁13号线和八通线相继通车。2007年10月7日地铁5号线通车。目前,将建成的地铁还有4号线、10号线(一期)、奥运支线、机场支线。除了在建的地铁4号线将于2009年通车外,其余线路都将在2008年奥运会前投入运营。北京地铁在建里程达到了创历史记录的115公里。这在世界地铁建设史上都非常少见。奥运会给北京一个契机,北京还给世界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将对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战略转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本文在概述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基本情况及沿线水文地质情况基础上,分析了地铁工程建设对地下水水位壅高的影响,采用推荐模式预测计算工程疏干降水影响范围.结果表明,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对地下水水位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并相应提出了保护地下水水位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满足日益增强的市民交通的需求,很多城市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而地铁则是发展最为迅速的轨道交通之一.深圳作为现代国际化的都市,人口密集,大运会期间,深圳地铁五条线全线贯通.地铁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承担着广大市民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出行重任,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地铁以其准时、快速、安全、载客量大、环境舒适成为人民出行的最佳选择.正是因为地铁高要求的安全性、准时醒以及便捷性对地铁网络的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地铁网络信息化运营管理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深圳市地铁的线路来分析地铁网络运行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北京地铁的新线建设,多条地铁线路即将开通运营。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营效率,地铁公司准备采用单司机制运营。这种情况下,使用ATP自动防护系统的列车各种人为操作失误的影响将更为突出。因此,设计一套地铁列车行车辅助系统辅助司机行车来减轻人为操作失误对地铁运营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地铁是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能够节省地上空间,由于不会和其它交通设施出现交集的情况,所以能够节省通勤时间。正因如此,使得地铁项目不断增多。然而,因地铁的运营环境比较特殊,加之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从而增大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难度,各种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基于此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城市出现了"出行难"的现象,广大的市民对于地铁运营的服务需求在不断的随之提升,因此负责地铁运营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充分的考虑到对于当前高密度行车环境下,地铁在运行中可能会面临的运营风险以及相关的运营困难,所以地铁运营管理部门要针对当前地铁运营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找出控制运营风险的有效策略,充分保证地铁运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地铁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路面交通的压力。地铁信号系统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地铁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也关系到人们出行是否方便安全。地铁信号系统的运营不当和维护不及时会导致地铁事故发生。因此,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运输效率及整体性能等因素的基础上,本研究就地铁信号的运营维护管理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相关运营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北京地铁系统现存的问题,解决满载率和运营成本的矛盾,使系统更加高效运行,建立了一个地铁客流分流的初始模型,运用统计学和数学知识得到严密的算法,并在计算机上用实际数据进行模拟与测试。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19)
地铁火灾报警系统是保证地铁线路安全、平稳运营的重要一环,具有迅速、及时发现、扑灭初期火灾的能力,现对地铁行业火灾报警系统的设备功能、使用现状、管理现状进行介绍,以供诸多行业同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一直为城市建设者所关注,其中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一环。以北京地铁12号线苏州桥站为例,通过对比电流监控法、电磁感应法和温控感应法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采用电缆温控系统。当电缆温度超过20℃小于50℃时系统自动报警,并将详细信息发送到手机终端和监控室。如果温度继续升高至50℃以上时系统会自动断电以保障用电安全。电缆温控系统在苏州桥站的运用为地铁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提供了一定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电网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此同时,对其内部各项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资管理是电网企业的重要工作,其直接关系着电网企业的运营成本、工程进度以及日常生产维护等工作。当前我国的电网企业主要是由物资管理部门及专业部门来进行物资管理,而物资需求计划通常是由专业部门编制,再由物资管理部门核审。由于专业部门在进行物资需求计划编制之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因此当前亟需寻找更加科学的物资需求计划管理措施。本文主要探讨了电网企业物资需求计划的科学管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15)
在整个地铁运营过程中,安全往往是需要保证的第一要素,而各种设备的故障就是地铁线路安全保障的最大阻碍。计轴故障若发生在运营时间里,会给故障的处置、行车的调整带来极大地困难。下面就天津地铁1号线在正线运营时计轴故障的处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李靖  郭明月 《科技风》2022,(3):91-93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功能及构成,重点总结了正线车辆空气制动系统常见的故障与应急处理,并针对典型故障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铁车辆运营制动系统的故障处理及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呼明  李润锦 《科技风》2012,(17):40-41
广州地铁自开通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其 AFC 系统的运行管理一直都是自主维修模式,AFC 系统设备主要包括了自动售票机、进出闸机、票房售票机、自动验票机和车站计算机五种设备.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广州地铁 AFC 系统的运营管理现状,对设备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和说明,对目前这种运营管理模式下如何建立应急保障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近些年随着线网的迅速扩大,设备故障、设备管理以及应急体系的模式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国内外地铁实际运营经验结合成都地铁1号线综合监控系统运行实际经验,反洗对相关系统的集成和互联,实现了各系统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通过建立一个高度共享的信息平台,最终提高了地铁运营的整体服务水平,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地铁运营安全日益重要,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场管理的需要。基于此,在介绍我国地铁运营企业当前大数据解析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就运营安全风险管控中大数据解析技术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为地铁安全决策、监督以及行业监管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