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一书作为行文艺术和哲学成就斐然的著作,其思想历来受到重视,它表现了如何在礼崩乐坏的黑暗社会之中安身立命。本文就其内篇谈谈它的“齐物”思想。“齐物者,天下之物言”,皆可齐一观之,不必致辞,守道而已。”庄子是怎样来齐平万物以为一呢?“死生上如”、“混和是非”、“与外适然融合而为一"的齐物思想是本文的重点论述对象,也是人世间的三大主题,正体现出庄子的人生哲理观。  相似文献   

2.
庄子哲学中存在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可以分析归纳为八组四个方面。矛盾是由庄子自觉提出的。任何哲学家都不希望在自己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矛盾,都追求体系的封闭。从"天人"概念上看并与儒家比较,儒家是人为地将体系封闭在"人"即人文的一面,但最终又不得不面对"天"、面对开放;庄子倾向于"天"即自然的一面,追求绝对的"天道"而将人道视为附属,但由于其体系包含内在矛盾,实际上是导向了开放。庄子的哲学体系兼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点,这一点与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许多重要原则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立乎不测"是《应帝王》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能否正确理解"立乎不测"直接关系到对庄子政治哲学论的合理解读。"立乎不测"不是一种高深莫测的政治权术,而是不要卖弄知识聪明去揣测不可认知的自然,任其自齐、自然而然,保持各自本来的状态,从而达到一种既不伤物、也不伤己的舒适愉悦的境界。"立乎不测"体现了庄子系统的政治观,其不仅是庄子政治论的原则和基础,同时也体现了庄子无伤而自如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美学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个性,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美学命题和范畴。“意境”这一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反映了中国古典美学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美学范畴的多义性,模糊性和辩证统一性;美学范畴的动态变异性;“以物观物”、“以我观物”的哲学认知和审美认知方式交融的艺术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5.
"圣人"作为<庄子>内篇中重要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关注.由于庄子<齐物论>中突出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很大程度上否认了现实生活中真理的存在,所以庄子哲学中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裂痕--不可言说与已经言说的矛盾.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发现"圣人"形象实际上成为了弥合庄子哲学悖论的立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物化"是庄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通过"物化",人我、物我的界限消融,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身与道合、逍遥自在的境界。"物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是与庄子的"义利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庄子在当时的特定社会环境中追求"逍遥"理想的一种途径。通过"物化",从而达到"无名"、"无功"、"无己"的境界,以便实现"人与天一也"的真正逍遥。  相似文献   

7.
庄子的齐一观集中体现于《齐物论》一文中:"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是宇宙齐—的结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是彼此齐一的结论:"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是非齐一的结论.在庄子看来,无论客观世界的实体,还是主观世界的实存,都是齐一的.这种齐一观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试图就庄子及其后学在齐一观的认识根源方面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研究者.以道生物、以道观物是《齐物论》的两个重要体系,而这两个体系的建立,则为庄子齐一观的形成提供了客观依据和理论原则.关于庄子"道"的理解,我们很同意刘笑敢同志的观点:它既具世界本根的意义,又具最高认识的意义(《庄子哲学及其演变》).这两重意义,又是  相似文献   

8.
老子"道"的存在具有"绝对性"的思想可直接引发万物一律齐平的观念,也引发了庄子更加完备的齐物观。而陶渊明疏离实际政治前提下的自我实现则是以"齐物观"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撑的。  相似文献   

9.
自由问题是人类哲学史上古老而常新的问题,也是庄子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在《逍遥游》中庄子提出了自由的最高境界即"无己"。达到"无己"的境界要注意三方面的修为:顺应自然,遵循规律;以"齐物之心"关照万物;通过"心斋"、"见独"、"坐忘"来最终达到"无己"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对庄子内篇的一个本体性的哲学诠释。彰显七篇包含的辩证发展的前提:宏观超融的道的观点引发了齐差异万物于一同的论述。过去对齐物论的说明争论可以由《逍遥游》作为起点来加以解决:齐物论者,非齐天下的物论也,而为齐天下之物之论;此处应显示出本体诠释的整全性而不必陷入个别经典诠释的质碍之中。齐物之论有其前提,也有其后果,如此方能说明齐物论后五篇的辩证发展,形成了对庄子内篇的整体的本体辩证的深入理解,为庄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对汉学家或汉学派A.C.Graham等对庄子文本的某些看法进行了批判的回应。为了论证此观点,本文先从庄子其人处入手,进而分析了《庄子》与《老子》、易学、禅学的思想异同。《老子》以简易的方式发挥了有无变易之"道",而《庄子》则运用"寓言""重言""卮言"以更细致地、更扩大地强调了"道"的曲折变化;仍能统一宇宙变化的真实感与无常感,导向禅学中变中见常、常中见变的智悟。从以上的比较之中,可以凸显《庄子》既出且入的本体辩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贯通对《庄子》内篇七篇的整体理解:《逍遥游》与《齐物论》作为七篇中的本体思想原理,从整体与个体的层面上发挥了本体之知,之用,之行。本文因而彰明了内篇七篇中道与人的本体之知见与用行之合一,形成了《庄子》的本体辩证哲学。  相似文献   

11.
"道"、"人性"、"为道"是老庄哲学的主要命题,因此在这几个方面,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并无太大出入,但在社会政治观、刚柔观等问题上,两人的思想却存在着差异.本文拟从这些方面来探讨老庄哲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庄子哲学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确立人的精神归宿。庄子大力提倡对于功名利禄应当持超越的立场,对于生死、天命应当持超越的态度。庄子还提倡"齐物",对人世间的矛盾也应当持有超越的态度,由此达到人个体精神的自由。庄子的辩证人生哲学,对于我们调节心态和处理好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借鉴庄子的"逍遥游"的精神,可以让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心理平衡,最终发现和体验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3.
从《庄子》关于道本身的无为无形又可得可信的特征,以及道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作用上,可以理解《庄子》道的思维特征及其对哲学的贡献;但《庄子》在道与物的关系上虽有精辟而深邃的观点,最终却失之于其相对主义方法论,“道”从一般的哲学抽象范畴变成了神秘主宰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物”是庄子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由此而形成的物论作为庄子哲学具有范畴意义的理论,表述的是人理解和掌握物的活动价值评价,确证主体生存方式,因此,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支撑。本文分解庄子物论的理论层面之一:是形上与形下叠合而成的道物互映,重点分析了其形上学本体原理由“道—物”思维方式向“人—物”思维方式转化的特点,认为“道”、“人”、“物”三元互映于生命形式是庄子物论的至上境界和圆满终结。  相似文献   

15.
要把握<齐物论>的主旨不能仅仅限于此篇章的文字说明,而要透过文字表面达到与庄子思想的契合,用一种整体的观念对庄子哲学全幅的把捉才能真正契会得此篇的真意.庄子哲学是寻求人的精神满足,达到与道冥合,物我两忘,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寻求人的精神家园的学问.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要表达的主旨不是对万物、物我齐与不齐的认识与论断,即不是一认识论的问题;而是站在一个道的高度,以道观之,抛弃物我、彼此、是非的对立,超越人是人非的立场的前提下,实现臻于"吾丧我"之精神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6.
《庄子》一书中的"梦"有着丰富的内涵,揭示出庄子的人生哲学。庄子擅长于虚构梦境,借助托梦者的神秘与权威说理。庄子在作品中的梦觉观表现出了其对人生的迷惘及对"人生如梦"的悲哀,而齐物精神的阐发对处理物我关系意义非凡。庄子通过对"其梦不寝"的真人塑造,折射出在物欲横流之社会保持理智清醒眼光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袁宏道以不恃情量来解《庄子》的"逍遥",以"无常"和"物本自齐"来阐释庄子的《齐物论》,以生之如戏、形去神在与即生无生来论述他的生命观,以无我除执论述《人间世》,以"觉明真常"释《庄子·德充符》中的"德",最后论述了"天道自然"的治世论。  相似文献   

18.
从"一"在《老子》和《庄子》的不同含义及地位出发,探讨"一"在庄子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庄子将"道通为一"作为自己重要哲学论断的意义所在。以"一"这个概念为介,庄子论证了从齐物到逍遥的得道过程,可以看出老庄道论之间的承继关系以及庄子道论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庄子认为,心身认知的最大障碍是"我",要超越这一障碍,就必须对"我"这一障碍进行彻底的消解--"吾丧我".本文从庄子的<齐物论>出发,依据他的"彼"、"我"和"真宰"等范畴表述,对"我"这一范畴做了自我、本我和真宰等三个层次的区分,论述了三者的心身认知的不断超越关系及因不断超越而具有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言意关系是庄子哲学的重要命题,解读《庄子》之《齐物论》《知北游》《寓言》《秋水》这几篇集中论述言意关系的文本,可以解析出庄子哲学言意关系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言不尽意”,意在申明有限的语言不能把握具有无限意义的道;第二层是“言以表意”,是庄子独特的言道方式;最后一层则是“忘言得意”,表明在终极意境上,真正的得道体现于忘言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