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许多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严重的浮躁心理,学习浮躁作为当代大学生一种消极心理表现形式,其产生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所以要从主客观两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来加以克服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浮躁心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躁动不安的社会,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心理,表现出行为冲动、盲目、情绪和偏执的特点。大学生浮躁心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因素,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社会的不良风气、国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学校的改革转型、不良的教育管理方式是大学生产生浮躁的客观原因,而大学生的心理优势和缺陷是产生浮躁的内部原因。只有通过社会、学校的共同引导、教育管理、营造良好的氛围,加上大学生个人的努力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取得更好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高月 《思想教育研究》2009,(Z2):200-202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产生了浮躁、焦虑、矛盾和从众的就业心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大学生摆脱这些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社会层面要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大学生自我创业;学校层面要加强心理辅导、就业培训、搞好服务;大学生个人要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减轻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毕业设计与面临择业阶段重合时的浮躁心理状态尤为明显,盲目、不安、懈怠、求成是其具体表象,针对这一现象,从这一特定时期浮躁心理的具体表现,引起这一不利心理状态的内因、外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针对这一特定阶段大学生浮躁心理的出现提出了克服和减弱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社会的紧张、焦虑、浮躁和冲动心理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易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影响社会的安全稳定。要解决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消除心理安全隐患,必须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普查,适时进行心理干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建设;帮助大学生建立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建立高校四级心理安全预防和危机干预体系;加强大学生国情、民情、社情及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大学生的心理场域;建构大学生心理自助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考试的心理误区表现为:竞争与脆弱的矛盾;好学与厌学的矛盾;清醒与困惑的矛盾;诚信与浮躁的矛盾。克服大学生考试心理误区的关键是对大学生进行调适与塑造,使他们做到认识自我与控制自我,完善自我与超越自我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学生自己要紧密配合,努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日益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正处在一种文化转型中。随着种种社会变化,人们的心理状态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种种波动。就高校而言,浮躁心理已成为高校学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相当典型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分析当前高校学生的浮躁心理,并加以有效的调适,以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的敬业精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敬业精神应当包含爱业乐业精神、勤业奉献精神和精业创新精神。大学生在职业适应过程中存在浮躁心理、功利心理、自傲心理、依赖心理和矛盾心理,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改进职业指导,树立爱岗敬业的大学生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9.
浮躁心理是一种由内在冲突所引起的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和人格特质。通常表现为急躁、敷衍了事、怠慢懒散等在工作和学习上的消极行为。不少的研究将其界定为一种病态行为,这种病态心理,在当今大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同时,它形成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成为渗透性极强的环境因素而对教育系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也成为广大教育者和大学生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心理浮躁,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策略和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0.
校园流行语是反映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一面镜子。通过分析校园流行语的修辞格,可以窥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仿词的运用反映大学生从众的心理特征,反语的运用反映大学生叛逆的性格特征,夸张的运用反映大学生浮躁的心理特征,借喻的运用反映大学生思维活跃,联想丰富。考察校园流行语的修辞格有助于把握大学生心理变化的新动向,为探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与90后大学生心理实际出发,具体论述了大学生心理人格的积极和消极特征,提出了和谐心灵空间的建构的具体实践思路。认为90后大学生更具有独立思考的主体性人格心理,时尚与个性的消费性人格心理,更注重专业知识实用价值的文化心理,生态意识与公共服务的社会心里;但由于市场经济下整个社会的浮躁时代背景影响,部分大学生也表现出一些消极心理情绪,孤独、自卑、偏狭与冷漠。媒体应该客观理性评析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和予以正确科学的引导。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过度的网络迷恋、人际交往障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逃避现实的解脱心理、虚拟的自我实现心理、网络游戏导致的犯罪心理等,其深层原因在于无意识中的不合理构念以及高级需要得不到适当满足。矫正大学生不良网络心理应在网络文化建设、网络伦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和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高职院校校园里,不少学生变得浮躁和困惑,甚至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如:人际关系敏感症等。如何让大学生走出心理阴霾,本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校正途径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社会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赖以生存的社会心理背景是很深厚的,其原因也是多层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认知上的偏差,也有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与此同时,急功近利的社会浮躁心理也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些问题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建设,形成其稳定而科学的心理价值体系是十分现实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浮躁是当今社会诸多问题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浮躁在当今大学生中也非常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要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包括五年制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要十分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要重视针对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浮躁心理的调适与排解.本文着重分析职业院校学生浮躁心理原因、表现等,进而探求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健康成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艺术生在心理问题的呈现上与普通大学生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适应困难化、学习浮躁化、交往矛盾化、认知片面化等。培育艺术生积极阳光心理是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构建艺术生积极心理教育体系,需要确立一个目标,以心理志愿者为抓手,扎实做好三项常规工作,努力实现四个促进。  相似文献   

18.
受西方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严重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轨道,其着眼于眼前,只顾自己,追逐名利等浮躁、浮华、浮夸心理和表现尤为突出,本文立足于功利主义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了功利主义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屈卓 《林区教学》2009,(11):82-83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大学生的信仰危机,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反映在大学生信仰上出现多元化现象严重,遇到的难题是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形成了急躁、烦躁、浮躁、焦躁的心理。那我们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着功利、依赖、从众、浮躁、挫折、自卑等常见心理问题,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可通过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升业务能力,进行就业心理疏导等多种措施,使大学生进行自我调适,以促进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