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会计人员舞弊现象越来越多,呈现出道德冲突的倾向,企业会计人员道德冲突的发生势必将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净化企业会计职业的环境,推动企业自身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应该通过加强企业人员的道德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环境、完善企业内外部监控体系等措施提高企业会计人员道德水平,防止其道德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企业财务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且花样不断翻新,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审计人员怎样发现财务舞弊,识别舞弊以及规避财务风险,情况错综复杂,其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从行业环境、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上市公司可能存在财务舞弊行为的各种征兆,并提出了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治理措施,以期对财务信息使用者决策时有所帮助,从而促使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财务契约是企业整体契约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利益主体为了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相互之间必然产生财务冲突。基于企业财务行为实际上是为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一组复杂的且有交互影响的契约系统的均衡行为。文章沿着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在分析企业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冲突行为及表现基础上,借鉴和谐管理理论,提出应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平衡治理,进行财务冲突管理。  相似文献   

4.
财务报告舞弊是上市公司为获得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而对公司财务报告进行有目的的操纵,它对投资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首先从财务舞弊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近年来出现财务舞弊行为的上市公司为对象,对其常用的几种财务舞弊手段,如资产重组、关联交易、会计政策变更、虚计收入与费用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赵丽君 《教育导刊》2006,(12):27-29
所谓冲突,一般指的是活动的参与者之间相互反对或一方阻止另一方企图的比较自觉的行为,它是教育活动中一种基本的互动形态。〔1〕儿童的交往冲突是指交往双方在行为、言语或情绪等方面的矛盾对抗状态,这种状态主要是由于同伴之间在行为、意见或者资源、利益等方面的不一致引起的。据研究表明,儿童的交往冲突有助于促进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获得,有助于儿童建立健康、良性的自我概念;同时,儿童的交往冲突是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儿童交往冲突产生的原因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也多种多…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道德失范行为可能发生的主体包括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证券中介服务机构甚至是证券市场监管者。我国证券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但是速度飞快,证券市场中法律、教育、监管等措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如此大市场中的各种道德失范行为正由于其内在的隐蔽性决定其不可能轻易暴露出来,但是这些道德失范行为所含有的负外部性特点决定了证券市场中种种道德失范行为必定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而危害了绝大多数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必须加以重视。在治理方面需要靠"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共同防范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本文主要论述了证券市场的基石之一上市公司,以其为主体分析其可能在证券市场上存在的道德失范行为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犯罪行为既是对法律的触犯,又是对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侵害或践踏,当然也就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犯罪心理的道德冲突,是善与恶在个体心灵中的矛盾和斗争,探讨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道德冲突的不同特点,进而寻找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抑制犯罪和改造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8.
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本质上是外部性制造者和外部性接受者之间的一种利益失衡状态,也就是法学上权利义务的失衡状态。经济法的实施常常给他人带来非自愿的成本或收益即外部性。经济法实施的外部性具有特定的内涵、发生机制及内在化途径,它根源于经济法的公共利益本位。矫正经济法实施的外部性的根本途径是使其内在化为外部性制造者的成本或收益。  相似文献   

9.
责任冲突发生的内在机理在于行政人员的意志自由和行为自由。基于不同的行为倾向所做出的符合规范的行为,都应当是负责任的行为,这对于行为主体而言实现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行政人员在面对责任冲突时通常采取"照章办事"、"服从上级命令"或"超越规范"的途径来应对。要实现行政人员责任冲突时的负责任的行政行为,就应当把制度化的实现途径与人的道德信念结合起来,这种途径能否实现是由行政人员的道德自觉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会计信息舞弊问题相当严重,国内外学对此问题相当关注,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政府也采取了不少措施,以求对会计信息舞弊现象深入研究,并提出治理对策。而会计人员是接触企业会计资料的最直接的人员,对企业会计人员舞弊的防范是治理会计信息舞弊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人与自然伦理关系建立的基础是"生命同根",作为道德共同体成员的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道德所要保障的是所有成员的利益,但道德的终极目标只能是增进人类利益。发展中的生态伦理学需要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冲突、争论中吸收与包容,在保障"人类利益"与"非人类存在物利益"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与方式,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  相似文献   

12.
高考舞弊除了学生自己的原因外,还与考试环境密不可分。从经济主体的利益出发,运用博弈论的模型和方法,构建了两者博弈模型,对博弈方的行为策略与利益得失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净化考试环境,防治高考舞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6~2009年期间发生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履职能力特征与公司财务舞弊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和公司审计委员会中拥有财务管理或会计背景专家的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抑制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不过现阶段,用以度量独立董事履职能力的薪酬水平和参会频率,与公司财务舞弊发生的可能性无显著相关关系。上述研究结论对监管部门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建设,进而更有效地防范财务舞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财务舞弊已经成为企业粉饰财务报表,获取不当利益,偷税漏税,逃避监管常用的手法。本文分析了财务舞弊被发现的困难性,指出了舞弊未被发现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提出了进行舞弊防范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按照哈耶克的理论,人们遵守道德规则而互动形成道德秩序,道德秩序是法治的基础秩序,舍此,法治社会无从谈起.布坎南提出的“行为污染”理论对当下我国道德秩序的崩溃和瓦解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该理论认为,“免费搭车者”的行为调整所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的道德秩序趋于瓦解.道德秩序的重建,不仅需要通过各类组织和政府强制约束个人遵守道德规则,更需要以法律严格约束政府的“免费搭车”行为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追求利润的经济组织,在外部性与机会主义行为下,企业的逐利行为会损害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利益。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逐利行为与社会责任行为之间既可能相容又可能冲突。当冲突发生的时候,企业倾向于损害其他组织或个人,社会公众倾向于损害企业。合理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权利,而与此权利对应的责任是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可避免的"损人利己"行为,减轻不可避免的"损人利己"行为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犯罪行为既是对法律的触犯,又是对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侵害或践踏,当然也就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犯罪心理的道德冲突,是善与恶在个体心灵中的矛盾和斗争,探讨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冲突的不同特点,进而寻找相应的对策,有助于抑制犯罪和改造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18.
大部分上市公司似乎已将追求企业最大利润作为其首要目标,财务舞弊案更是屡见不鲜,为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性。文章采用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财务舞弊的定义出发,以"云南绿大地"为例,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分析,阐述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思考,进而提出有效防范财务舞弊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铁邻避问题根源于高铁建设的外部性:负外部性的集中施加导致利益受损群体认为自身受到不公平对待,继而向外界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正外部性的溢出造成"搭便车"现象,受益群体并不会对负外部性的解决施加援手。解决外部性的关键在于降低受影响民众与建设方自愿平等协商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第三方物流的正外部性,以及第三方物流在减少物流活动负外部性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