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天,在上海市实验学校听了一堂生动的语文公开课,所教内容是七年级第二单元的《小米》。在课后执教教师和听课教师的互动中,很多听课教师都就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片段进行了交流,其中不乏细致而到位的分析与概括。然而综观这些评价,我感到其中存在着两个不为多数教师所意识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2.
成鹏春 《师道》2005,(4):26-26
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常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产生了误区,  相似文献   

3.
《当代教育科学》杂志2003年第13期,刊载一篇题为《听课应走出的几个误区》的署名文章,是就教师相互听课中的问题发表的评论。如今关于“公开课”的议论颇多。其锋芒主要指向“公开课”的误区,其中又主要涉及开课者,而鲜见关于“听课者”的议论。故这篇文章所指出的“听课的误区”,值得一议。一据称如今“听课的误区”为:“应付公事的听课”、“只关注主讲人的听课”、“近亲听课”以及“不重细节的听课”。所议,不无道理。问题是何以会出现这些“误区”呢?恐怕都同为什么要开设“公开课”和为什么要听这种课问题相关。如今,“公开课”已经…  相似文献   

4.
郎文涛 《今日教育》2006,(7S):59-59
误区一:机械型听课 听课教师没有明确的动机与目标,遵照学校的要求,“为了听课而听课”,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杨争鸣 《云南教育》2015,(Z1):68-69
听课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对教师的考核方式,无论是领导听课还是教师之间的观摩听课,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但是,不少教师在听课中存在误区,仅仅注意到教师的板书、仪表、语言和知识是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等肤浅的问题,而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知识层次,深入分析授课者的教学得失,对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不到有效的借鉴和反思作用。听课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汤光远 《师道》2006,(4):44-45
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产生了误区,主要表现在:对听课的内涵不甚理解,以致于不知道听什么、要怎样听;思想不够重视,把听课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以致于出现马虎应付者有之,做其他事情者有之,只当“记录员”者有之,完全失去了听课的效果,达不到听课的目的……种种现象表明,要提…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已经从各个侧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仍然有许多教师在实践中存在许多误区,本文试图分析这些误区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张涛 《宁夏教育》2011,(10):54-54
在教学管理中,听课是一种重要方式。听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既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又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此,很多学校对教师的听课作出了明确要求:要听够相应的节数,听课记录填写要完整,尽可能多的写出听课体会及评析……这种想法固然很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9.
听课之我见     
正在对待听课这一问题上,从纯粹教学观点上讲,不少教师存在着误区。在听课过程中,仅仅注意到教师的板书、仪表、语言和知识的正确性等肤浅的问题,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和知识层次深入分析教学得失,对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起不到有效的借鉴和反思作用。听课到底应该听什么呢?一、听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观念,自觉实现角色转换,塑造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为学生"的教学理念,已  相似文献   

10.
赖勤 《广东教育》2003,(1):69-69
笔者从当前不少学校开展的听课活动中,发现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亟待正确认识,加以改进。误区一:重外轻内。在听课中,不少教师对于校内听课不当一回事,总是想外出听课,尤其是到重点学校听课。在此,暂且不论“西天”取回的“经”是否适合本校“和尚”念,以及取回的是不是“真经”,但是忽略了挖掘本校教学资源而劳师远行,造成了教学资源浪费,值得我们深思。误区二:重城轻乡。城市学校条件优越,其教学水平往往胜于乡村学校。于是,人们常往“城”看,忽视了广大乡村学校通过努力所取得的可喜的教育教学成果。误区三:重优轻劣。不…  相似文献   

11.
听课是教师之间增进了解,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也是学校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教学水平评议的一条渠道。无论哪种课,每次听下来,我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得到许多启发,也会由此想到很多很多……一、听课的态度应该是积极和主动的我们知道,主动做事与被动做事的效果是不同的。我曾经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被动地听课。因为在思想上对听课的认识不够,听课时不投入,不能认真听讲、作笔记,结果是不能领悟授课人的教学思路,课后也不能主动与授课人交流,导致自己不仅没有收获,还浪费了时间,对授课人教学情况的评议也不够客观。在…  相似文献   

12.
课堂--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师生互动精神交往的平台.听课评课--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评课产生了误区.本文就"为什么要听课、听课听什么、怎么听好课、听后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谈谈和听课评课有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科学探究纳入物理教学的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对探究式教学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笔者作为教研员,通过听课、与教师交流以及平时观察,发现不少教师对科学探究教学在认识和操作上都存在一些误区。经过思考和梳理,本文谈谈个人对这些误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教研活动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重要内容,听评课是教研活动的中心环节。所有学校都把听评课作为集体教研和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都规定了每个教师每学期完成相应的听课任务。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则导致听评课态度的差异,因而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误区。误区一,认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教研员,每年都要深入学校调查研究、指导教学等,听课是其中之一;我们很多学校也开展了“每日一课”活动,教师之间互听互评。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听课学校都重视听课对教师成长的作用,都不同程度地给教师下达了听课任务,但年轻教师听课往往存在以下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听课只是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听课是为了"克隆"——年轻教师容易把优秀教师的课"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甚至有的年轻教师还不知道听课究竟听什么?  相似文献   

17.
听课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观察,提高教学质量和规范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听课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高校听课中所存在的误区。从实效性角度提出高校听课有效措施,建立完善的高校听课制度,全面发挥和实现听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听课是学校中再平常不过的日常教研活动,每个教师也都在教学工作中重复着听课的活动,自然也会积累一些听课的经验,这些经验会对听课者或多或少地起到作用。但是有些听课者并不认为听课是一件复杂的、技术性的活动,并不认为听课是让一位教师快速成长和成熟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一所学校组织了大量的听课后,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没有取得长足发展,原因何在?一是缺少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李琳 《江苏教育》2009,(6):49-51
听课,是教学研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在教学实际中,一线教师的听课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有没有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尽管很多一线教师通过听课,取人所长,补己之短,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在听课过程中缺乏研究意识,存在不少问题,降低了听课应有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听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目前大多数学校,校内听课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真实的听课效果。具体表现在:学校规定了听课节数,一些教师往往在检查前临时抱佛脚,突击听课;一些教师由于听课积极性不高,听课达不到规定的节数,为应付检查,就相互抄听课笔记,甚至是备课笔记,以滥竽充数;教师所记的"听课记录",往往是一本流水账,只是对教学内容、知识点、板书和问题的简单堆积或罗列,没有梳理出课堂中的精华,显现不出听课者的思考痕迹。听课工作走入了形式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