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心理环境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和谐心理环境的建构应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简介和谐心理环境的结构,分析影响教师和谐心理环境建构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提出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我调节水平的途径来建构和谐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院校中,高职生的情绪化问题,不仅影响高职生的心理发展和身心健康,也关乎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本文对高职生的情绪化问题进行了归类,并解析了高职生情绪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教师由手长期超负荷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整个教育工作极为不利.消除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应以提升教师的需要层次为切入点,以双向交流作为教师心理的平衡点,以自我调节作为精神支撑点,给教师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教师心理保健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其中尤其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作为教育人的教师心理健康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研究教师的心理特点并为他们提供可行的自我调节的方法,对加强教师身心健康,实施素质教育都是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的.本文试图提供一些教师心理保健的思路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5.
吕吉 《滁州学院学报》2006,8(5):106-108
教师职业倦怠心理的存在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作用,也影响其教育教学的质量。对此必须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提高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有效措施预防和消解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6.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到教学压力、育人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疲劳现象已经相当严重.教师要学会正确地看待教育教学的成败与得失,树立良好而稳定的自我印象,学会换位思考,学会自我悦纳和自我反思,积极地进行心理自我调节,从而消除心理疲劳,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自我维护、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个体自我意识.心理自助是通过自我调节和心理重构进行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心理自助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教育并引导大学生进行心理自助需要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心理自助的特点,探索大学生心理自助的教育干预方法.从心...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普遍认同、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所改进等;部分教师存在消极心理、教师自身素质缺失、教师感觉工作负担加重等.影响教师适应新课程的主要因素是:教师自身因素;教师评价体制因素;教材因素;教师培训因素.据此提出如下建议:教师应增强自我调节意识,主动适应新课改;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不断修订完善教材;完善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机制.  相似文献   

9.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对教学容量、教学节奏、教学方法及教师心理四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自我调节,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自我调节二法许万明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与行为的调节,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与教育的目的,建立起良好的班集体,是件很重要的工作。其关键是教师创造条件,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机制,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自我调节法主要包括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