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荷兰风俗画家,作品多描绘城市小资产者悠闲安逸的日常生活,人物与室内陈设结合巧妙,善于用色彩表现空间感、质感及光的效果。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把他与伦勃朗和哈尔斯并称为"荷兰三大画家"。  相似文献   

2.
古怪的手枪     
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这位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荷兰风俗画家,直到19世纪,他的作品才在荷兰以外引起普遍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蒋萌  王奎 《广西教育》2014,(1):20-21
绘画作品的内在气势与力量、外在节奏与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其艺术情感上。这里所指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绘画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画家视为绘画创作及绘画作品的灵魂。西方美学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也有人说,艺术就是情感。因此,艺术情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具有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情感表达的需求构成了绘画创作的动力;第二,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绘画创作的核心;第三,艺术情感是绘画作品中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第四,艺术情感引领着画家走向艺术的巅峰。由此,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其艺术情感又具体表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4.
《十二朵向日葵》是荷兰画家凡高的代表作,作者在作品中使用的颜色强烈、明亮,摒弃了传统绘画中惯用的灰色调和印象主义“转瞬即逝”的光色效果,只从印象主义的色彩中吸取了局部明净的色彩,而使色彩具有强烈的表现性。作品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黄颜色,作品颜色强烈而明亮,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性。作品体现了画家的追求和风格。  相似文献   

5.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极其珍贵的代表作品,在世界艺术长廊中也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作品。这是一幅表现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和汴河两岸清明时节风俗世情的长卷。画面的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市郊的景象。初春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一片枝芽萌动的小树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南宋是风俗画创作的高峰期,也是理学形成的重要社会时期,该时期的风俗绘画作品深受理学的影响,画面内容亲切真实,生动形象,表现出了一种平淡质朴的美。南宋货郎风俗画家们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他们主观感受到的社会生活,以及“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绘画创作理念。通过对南宋货郎风俗画的题材和技法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夯实当代风俗画的民族根基。  相似文献   

7.
作者着眼于西方色彩绘画技法问题的专题研究,以色彩艺术发展中兴起的技术革新及创造为中心,从五方面进行论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画家菩提切利采用了“线描填色法”;以迭芬奇为代表构建起“古典画法”的传统;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发明了“透明画法”;18、19世纪英国画家透纳为首开导的“水彩画法”;19、20世纪法国画家莫奈等创立了“色彩印象法”。  相似文献   

8.
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和视觉效果乃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出来的,而色彩和技法只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要素和手段,它们在不同的画家和作品中的地位和价值也是因人而异的,油画作品的成功依赖于画家对构成最基本的视觉要素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而作品之所以具有魅力却在于艺术家独具匠心地运用和突出基本的视觉要素作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而对这些要素分别进行认识和研究,探究各个成分之间5的互相关系,以及它们在油画作品中的作用和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和视觉效果乃是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出来的。而色彩和技法只是其中了个较为重要的要素和手段。它们在不同的画家和作品中的地位和价值也是因人而异的。油画作品的成功依赖于画家对构成最基本的视觉要素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而作品之所以具有魅力却在于艺术家独具匠心地运用和突出基本的视觉要素作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而对这些要素分别进行认识和研究,探究各个成分之间的互相关系,以及它们在油画作品中的作用和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史记》歌谣谚在艺术和思想上具有多种功能,主要体现在它们为作品设置悲境,塑造人物形象,为作品语言增色;发挥美刺功能及展示汉代社会风俗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鲁敏 《钦州学院学报》2009,24(4):108-110,123
博纳尔(Pierre Bomnard),法国艺术家.他早年加入纳比画派,后来接触印象派以及认识他的妻子玛特,这些生活阅历孕育了博纳尔的绘画色彩及绘画精神.他被人尊崇为"色彩魔术师".色彩是博纳尔绘画的灵魂,他善于在画面中设计光,让其作品光辉灿烂.在思想境界上博纳尔是无我的,在艺术境界里他却是自我的.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作品散发出来的光芒,为不少人所痴迷.  相似文献   

12.
张大千是20世纪享誉海内外的国画大师,其"师古人、师造化、求独创"的艺术见解极具代表性。他所创造的泼墨泼彩画法,极大地发挥出了色彩的能量,色彩效果极为明丽、绚烂。张大千的绘画艺术既保持了东方艺术之神韵,又对复兴中国画色彩艺术、促进中国画现代化变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墨人物画在近些年来受到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在笔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笔墨成为感情真实流露的痕迹.而当代水墨人物画画家秦修平运用独到的笔墨语言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并利用绘画本身的形式美感对艺术作品加以创新,张扬了一种情绪,传达了一种“笔墨随时代”的精神.秦修平对笔墨情趣的热爱,充分体现在他的艺术作品当中,他的笔墨特色和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恩诰的题画诗特色鲜明,诗画交融,以诗境描写画境,以诗风表现画风。他的题画诗不仅有诗情亦有画意,用诗情传达画意,并充分体现画外之音。  相似文献   

15.
吴昌硕是金石画派的开派鼻祖,其作品熔诗书画印于一炉,以篆籀笔法入画。因而,他的作品在继承文人画传统之时,又将金石之气注入其中,韵味十足。  相似文献   

16.
董其昌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代表,在绘画实践上以推重笔墨形式之美而独树一帜,其“古雅娟秀、气韵超然”的艺术风格,影响了明末及以后的中国绘画朝笔墨形式发展。董其昌一方面将书法艺术之笔法巧妙地融入到绘画中,生发出刚柔、苍秀、道媚、生熟、巧拙兼具的视觉美感;另一方面创造性地将古人善作自然丘壑并以此为审美标准的美学观移位于笔墨,诠释创作者的情感精神,辩证地区别出自然真实与艺术真实。董其昌的作品虽不求形似,以意取之,却能以笔墨之趣表现出自然大象之美。  相似文献   

17.
王维是盛唐时期杰出的诗人和画家,坎坷曲折的经历和半官半隐的生活造就他诗画合一的艺术特征和恬淡静远的意蕴情调。他诗中有画,画添诗意;画中有诗,诗显画意;二者融为一体。王维诗作中展现出的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形神兼备、和谐统一的艺术之美,堪称诗画完美结合的楷模,值得借鉴、仿效和发扬。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与书法家,也是著名的书画艺术鉴赏家,他的画论在北宋的艺术理论中非常重要,也与其艺术创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主要从其与禅宗的关系出发,围绕“韵”、“幻”、“诗画一律”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析陈洪绶绘画艺术特点及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洪绶是我国明末清初画坛上的卓越画家,他的绘画在继承了传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独特的创新,艺术构思极具想像力,绘画风格古拙而生动。陈洪绶以其独到的绘画见解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他的象征主义人物画,开启了中国人物画由中古向近代转型的新境界;此外,在版画史上更有着杰出的贡献,他把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微妙的装饰情趣,自然运用到版画创作中,在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诗书画堪称启功先生的“三绝”。启先生还创作了大量的题画诗,这些题画诗充分反映了他在诗书画三方面的艺术禀赋和审美情趣。启先生的题画诗对诗书画三者之间的美学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诗画是同核的,都是艺术家情感、人格和学养在艺术上的反映。他的题画诗对绘画作品的艺术内涵和美学风格作出了独特的解读和阐释,特别能够运用诗歌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表现画中所蕴涵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内涵。另外,在题画诗中,启先生还善于对画家、画中人物、事件及相关的问题作出精辟的品评,发表新颖的见解,体现了他深厚的学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