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时代结束,开始了以后长逾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欧洲中世纪早期(自公元476年起至十一世纪)是封建制生产关系产生、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欧洲中世纪早期,在经济上没有劳动的社会分工,没有作为经济范畴的城市,商业贸易不发达,生产力的增长是极其缓慢的。在政治上许多“蛮族国家”并存,  相似文献   

2.
师:上一课讲了罗马,现在我提个问题:西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它的灭亡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生: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它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在西欧的崩溃。(板书:公元476年) 师:很好。这就是说从公元476年以后,西欧开始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再联想一下我国的历史,我国从什么时候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呢? 生:公元前475年。(板书:公元前475年) 师:好。一个是公元前475年,一个是公元后476年,这中间相差近一千年了。这就是说,世界各国各地区历史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全世界范围  相似文献   

3.
一、罗马法的内容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曾说过:“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顾名思义,就是指罗马奴隶制国家实行的法律。但是,它并不是某一个立法文献的名称,而是史学界乃至法学界基本认可的从公元前6世纪塞尔维乌斯·图利乌斯改革到公元7世纪东罗马帝国开始转变为封建社会为止,这整个历史时期罗马奴隶制国家所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犤1犦(pp.1~2)。因此,罗马法作…  相似文献   

4.
试论人文主义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张春丽公元四世纪末.奴隶制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奴隶起义和日耳曼请部落大迁徙的浪潮中覆亡.酉欧古典文明自然无法躲过这场惊涛骇浪的冲击.也随其载体一起结束了.从此.酉欧迈入了封建社会.开始了漫长...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罗马历史上,公元395年和公元476年被中外史学家称之为永远值得记忆的年头。公元395年,在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临死前,安排他的两个儿子阿卡丢斯和胡诺留斯分别治理帝国的东西两部:一为东帝,一为西帝;公元476年,西帝胡诺留斯的后继者罗慕洛·奥古斯都被“蛮族”将领奥多亚克废黜。一般认为,这两个历史事件,前者使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后者则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种看  相似文献   

6.
公元七世纪上半叶,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吐蕃人在其杰出首领松赞干布的统治下,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并与唐王朝建立了友好关系。松赞干布去世后,唐蕃边境虽然时有摩擦,但总体处于和平状态。天宝十四年(765年)安禄山叛乱,攻陷洛阳、长安,唐军驻守陇右、河西、北庭、安西等地的精锐东调  相似文献   

7.
古代法是指从公元前4千年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为止的奴隶制时期的法律制度,古代东方法主要是指古代亚非地区的奴隶制法,古代西方法则是欧洲地中海地区国家奴隶制法律制度的总称.古代东西方法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即带着顽痰的神定法和后来居上的人定法,两种发展模式泾渭分明.古代西方法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古希腊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法律体系,罗马公法相对落后,西方法后来居上等三个独特现象,从历史发展进程和自然地理环境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独特现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一古史分期讨论中存在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在当前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讨论中,不时涉及如下一系列的基本理论问题,例如:形成封建制的生产力水平,是否是铁器出现和广泛使用?封建制历史的出发点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商品生产是形成封建制的历史前提吗?封建制的形成,是否要以农村公社的解体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以及农业与手工业的小生产制的破灭为前提条件?奴隶制社会必须发展到发达奴隶制阶段后,才能走向封建制社会吗?……诸如此类等等问题.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具体的发展道路,但,从基本原理上来说,仍然具有共同的普遍规律.理论不是教条,确可以作为行动的指南,如果能从西欧和东方各国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发展过程的具体事实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作一理论的探究,对具体问  相似文献   

9.
第十五章东罗马帝国一、课时计划第一课时(教材:五到六世纪的东罗马、查士丁尼再建罗马帝国的企图、七八至八一页) (1) 五到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一)东罗马帝国经济的繁荣(城市、对外贸易)(二)东罗马帝国的社会制度(奴隶制的继续盛行) (2) 查士丁尼的企图重建罗马帝国:(一)查士丁尼的统治和查士丁尼法典 (二)查士丁尼的对外侵略第二课时(教材:革命运动和外族入侵、八到十一世纪的东罗马、八一至八三页)  相似文献   

10.
对古代扶南社会性质的探讨,是东南亚古代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近数十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问题一直在争论,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奴隶制说和封建制说。本文对奴隶制说和封建制说分别作了述评。并表述了一种观点:古代扶南不可能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封建社会,更不会是奴隶社会,只可能是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杂交型,具体来说,是具有半奴隶制半封建制的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11.
柔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活动于公元四世纪末到公元六世纪中叶。拓跋鲜卑建立北魏王朝时期,正是柔然开始走向强盛的时期。拓跋鲜卑的“重心南向”,使得柔然族有可能尽占“匈奴故地”,获得大漠南北这一广阔的活动场所。公元四○二年(北魏道武帝天兴二年)柔然主社仑自称可汗,正式建立奴隶制政权,直至公元五五二年(西魏废帝元钦元年)被新兴的突厥族击灭止。柔然政权存在时间(公元402——552年)与北魏王朝存在时间(公元386——534年)大体相当。这个时期内,我国北方诸少数民族中,只有柔然能与北魏相匹敌,故二者既时相攻战,又时相和好。本文拟对柔然与北魏的关系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历史事件的年代由阿拉伯数字排列而成,简单枯燥,不易记住。中学历史老师如能在教学中巧妙地借用某些数学知识,就能收取事半功倍的效果。数轴记忆法即规定以公元零年为原点、以公元前为负、公元后为正建立数轴。例如我国奴隶制崩溃于春秋战国之交,即公元前476年,而西欧的奴隶制度的崩溃,则以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为标志。如果将这两个年代在数轴上予以注明,就很容易记住我国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早于西欧一千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东亚最早建立文明社会的国家。公元前2100年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夏朝奴隶制社会。公元前16世纪商灭夏,建立起更为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商朝或称殷商。公元前11世纪周人灭商建周朝。周朝第二代君主周公东征、分封诸侯,形成了封建制度。封建制统治中国达三千年之久。当中国已进入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时,周围的民族还处在原始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王毅 《教育革新》2007,(2):60-61
我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前21世纪,我国就开始了奴隶制国家——夏朝。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我国的奴隶社会也就从此解体了。从战国时候开始我国就进入封建社会,这比欧洲西罗马灭亡(公元476年)后才进人封建社会要早950多年。正当欧洲封建制国家强盛的时期,我国也正处在唐朝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5.
论世界古代中世纪宗法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世界历史上宗法制度存在形态的研究后认为。宗法制度和宗族奴隶制、宗法封建制既有密切关系又属于不同的范畴;宗族奴隶制在古代东西方的农业、游牧、工商民族均存在,并非为古代东方所特有;宗法封建制亦在欧亚各国的农业、游牧民族中长期存在而各具自己的特点;宗法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但可以和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是主要立法机构。在罗马帝国建立后,公民大会立法权日趋衰落,到公元2世纪初彻底停滞。在帝国初期,元老院成为主要立法机构。在弗拉维王朝时期,元首在国家立法活动中的影响日益增加。公元2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在罗马帝国法律来源中,元老院决议明显减少,元首敕令逐渐成为主要来源,元首和元老院在立法权上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秦始皇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重新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春秋战国时期,秦王国根本没有完成封建制改革,而是建立军事强权统治-半封建半奴隶怪胎,秦始皇统一中国不是历史的进步,而是奴隶制复辟,秦王朝覆灭,主要原因在于奴隶制背逆时代潮流,封建制的经济基础推翻奴隶制上层建筑。  相似文献   

18.
从十世纪初至十二世纪二十年代,契丹族在我国北方建立的辽政权,经历了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发展阶段。圣宗统治时(公元九八三——一○三一年),契丹社会确立了封建制度,辽朝达到全盛时期。辽圣宗之治不仅对本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促进了祖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汉族和北方各族之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公元4至6世纪,欧洲的历史进入空前剧烈动荡的时期。罗马帝国周边的“蛮族”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武装突入罗马帝国,与帝国境内风起云涌的奴隶和隶农起义相结合,摧毁了存在千余年的西罗马帝国。西欧古典奴隶制至此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封建生产关系的一系列蛮族国家的建立。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匈奴人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欧洲一些历史学家囿于历史的偏见,极力诋毁匈奴在欧洲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他们说:“匈奴的入侵欧洲对于后者的历史命运的影响是否定的”,匈奴人“以自己的掠夺性的远征,阻碍了那些与奴隶制帝国作斗争的农业部落的发展,破坏了生产力,消灭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者。”这些说法显然是违背历史真实的。  相似文献   

20.
阿尔萨斯和洛林(Alsace—Lorraine)是法国的两个历史地区名称.两地地处欧洲大陆中心地带,地理位置重要,同时资源蕴藏丰富.在历史上,围绕着这两个地区的归属问题,法德两国有不少争端.本文旨在将阿尔萨斯—洛林问题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公元前1世纪时,古罗马人建立了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四处扩张,凯撒亲任高卢总督,他利用这里仍处于原始公社阶段的不同部族之间的互相仇视,分化瓦解,征服了高卢的广大地区.公元1世纪时,阿尔萨斯和洛林被罗马人占领.罗马军队还越过了莱茵河,势力直达易北河.并于公元5年在这里设立日尔曼行省.公元9年,日耳曼人消灭了罗马驻军,罗马帝国才将莱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