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想进行滑轮组的组装,关键是要找出承担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明确绕绳的始端系在何处,然后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动、定滑轮个数,组装滑轮组,下面就几种情况谈谈滑轮组的组装方法。  相似文献   

2.
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既能改变动力方向,又能省力.组装滑轮组按以下四步进行: 第1步:确定承担重物的绳子段数n. 当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时,  相似文献   

3.
按要求设计并组装滑轮组,是同学们学习滑轮组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近年来中考常遇到的一类题目.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下面谈谈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规律,供同学们参考.我们知道,“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即不计摩擦时,提起重物所用的力F.(其中n表示直接与动滑轮和动滑轮的挂钩相连的绳子的段数).如图1中的n为2,图2中的n为3,图3中的n为4,图4中的n为5.根据图中的滑轮组,通过分析、比较,可总结出组装滑轮组的一般规律.一、确定绳子的段数.根据要…  相似文献   

4.
分析滑轮组绳自由端的拉力,一般依据“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其中物重是指物体和动滑轮的总重(G G动),绳子段数n是指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这样拉力  相似文献   

5.
在滑轮和滑轮组的教学中,滑轮组的应用相当重要。我根据滑轮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滑轮组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作法。 一、首先搞清滑轮组的组成有下列两种情况: 1.在实际应用中,滑轮组有奇数个滑轮和偶数个滑轮组成。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定滑轮是奇数个,则动滑轮是偶数个;如定滑轮是偶数个,动滑轮则是奇数个。 2.在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不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不是奇数个就是偶数个。无论怎样组成,只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选用的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应该是最少。 二、关于滑轮组绕过绳子的段数。不论是奇数个滑轮还是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所能绕过绳子的最多段数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而且承担重物绳子的最多段数也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 三、绳子的具体绕法分下列两种情况: 1.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果定滑轮的个数少于动滑轮的个数,绳子的一端必须拴在定滑轮的钩上,绕过滑轮组绳子的段数是滑轮组的个数加一,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也是滑轮的个数加一,绳子上拉,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6.
第一步确定n,即绳子的段数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1.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的理想滑轮组. 绳子的段数用公式n=G/F确定(由F=(1/n)G推导).F表示绳自由端的拉力,G表示物重. 说明:当按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  相似文献   

7.
陈建华 《物理教师》2005,26(12):0-32
学过滑轮和滑轮组这部分内容后,关于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生已形成初步概念: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因此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因此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F=(1/n)G(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G为重物与动滑轮的总重,不考虑摩擦、绳重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特别是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时,学生往往会受以上规律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我们围绕滑轮及滑轮组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便能更深刻地认识滑轮及滑轮组的本质,顺利解决有关滑轮、  相似文献   

8.
滑轮组问题归类分析滑轮组问题,常见的有以下三类。1、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解答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根据滑轮组的结构(组装形式),先确定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n,再根据作用在滑轮组上的拉力等于作用在动滑轮上阻力的n分之一的关系(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求得拉力,确定省力情况。  相似文献   

9.
解答滑轮组问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滑轮是变形的杠杆,定滑轮与等臂杠杆类似;动滑轮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类似.二、若起吊重物时(不计动滑轮重力与摩擦力),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所以若要多省力,绳子则应从动滑轮开始穿绕.例1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1)当物重为180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绳端拉力为多少牛?(2)当被提升的重物为240牛,重物上升3米时,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解析:(1)由图可知,动滑轮由3股绳子吊起,所以n=3,运用浊=W有用W总=GnF,即可求出F.(2)使用滑轮组…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初二物理《滑轮》一节中,同学们感到较难掌握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滑轮组省力情况判断;二是滑轮组的装配.下面就这两个问题给同学们提供解决的方法.一、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课本中明确指出“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在学习这个结论时,首先要明确,这个结论的正确性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运用这个结论解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在确定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时,部分同学只注意到“绳子段数”而忽略了“承担”二字,致使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