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神州学人》2010,(8):3-4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14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西藏教育》2010,(7):4-6
胡锦涛强调,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教育》2023,(27):11-15
<正>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以“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主题,从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情况的主要特征、建设教育强国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路径选择四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一、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杜玉波指出,教育强国这一概念,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要素,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定位,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努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5.
屈璐 《职教通讯》2024,(1):15-17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一文中指出,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教师》2010,(12):5-7
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此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初衷。本刊编辑部继推出专题报道(一)之后,现推出报道(二),以期真正问计于民。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7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我国正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已成为党和国家的坚定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为贯彻实施《纲要》,全国上下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了新课程改革,对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本文现就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高等工程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革新的日新月异,我国正在实现着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十八大勾画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蓝图,明确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就迫切需要高校培养更多具有高水平工程专业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们应对国际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选择。特色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中坚力量,在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教育》2006,15(3):I0001-I0001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落实十七大精神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崛起的中国正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昂首迈进。把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来自教育。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而实现教育梦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5.
张以瑾  张东 《云南教育》2013,(20):14-16
崛起的中国正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昂首迈进。把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来自教育。教育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而实现教育梦离不开一流的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们将迎来教育的新春天。本栏年初的这一预言变现了。其标志就是:寄托着亿万人民美好期盼、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强国必先强教,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胡锦涛同志代表党和国家最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育现代化》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教育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教育创新的核心是促进所有人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下午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