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科学界、哲学界对自组织理论、复杂性科学的哲学研究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对内随机性这个概念也可以说是很熟悉的了.不过人们只是注意了在一些非线任的物理系统、生物系统中的内随机性,其实内随机性也存在于被一向认为具有高度确定性的数学理论之中.本文将在揭示数学中内随机性的基础上,就被学内随机性的特征及其在认识论上的作用和意义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数学中内随机性的表现形式与特性内随机性在数学中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我们逐一进行探讨.1.不定方程的多解性是数学中最简单的一种内陆机性.大家知道,不加条…  相似文献   

2.
高中概率统计教学中关于随机性数学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学生随机性数学思维与加强应用实践是保证概率统计教学效果的“核”。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的方法包括:讲清“随机”的内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概率统计必须转变固有思维方式,激发自觉培养随机性数学思维意识;剖析典型题目,展示推理过程,让学生明白随机性教学思维下的推理是合情推理和逻辑推理的综合;突出随机性本质,归并典型模型,提高运用随机性数学思维的能力;注重概率与统计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随机性数学思维的能力;密切联系知识发生过程,师生互动,大面积、高效率地激活学生的随机性数学思维;营造应用实践空间,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领悟与发展随机性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概率论思维,即随机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在随机性思维下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由"确定性"向"不确定性"过渡,培养学生随机性思维的意识;展示推理过程,培养随机性思维下的逻辑推理能力;注重概率与统计的联系,培养灵活运用随机性思维的能力;融入数学建模思想,提高随机性思维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陈克东 《高教论坛》2003,(2):130-132
本文论述了随机性评估与此前在全国高等本科院校进行的合格评估、优秀评估的差异与不同进而阐述了随机性水平评估的主要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结构参数具有随机性的梁结构受到弯曲振动时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研究梁弯曲时其结构参数的随机性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的一种新方法,从概率分析的观点出发推导出了随机参数梁弯曲振动时的动力特性数字特征的表达式,从而表明了随机参数梁结构在弯曲振动时动力特性随机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外语自主学习模式中词汇随机性测试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何武  孙浩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1):88-92
文章探索了用微软office工具Excel实现外语词汇随机性测试的方法,提出的词汇随机测试模型包括测试词语抽取随机性和受试学生选择随机性两个维度。提出的周期性随机测试模型遵循人类大脑记忆原则,符合大脑的记忆遗忘规律,可以用作外语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教育部下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云南省教育厅决定在省属六所重点院校中逐步开展随机性水平评估之际,阐述了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教学工作评估的时代背景,开展教学工作评估六年来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开展随机性水平评估的重要作用,强调了随进性水平评估的指导思想,介绍了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观测点,简要地指出了自评阶段的重要性及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8.
原长沙铁道学院(现为中南大学铁道校区),作为教育部随机性水平评价试点院校,于1999年12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组评估考察,成为全国第一所接受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并达到优秀的学校.  相似文献   

9.
问题探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是程序性探究与随机性探究。程序性探究即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既定问题进行探究。这种方法讲究师生共同参与,形式活泼、行之有效,深得师生青睐。但是既定问题大多出自教师,有时难免偏离学生实际,学生一时没有兴趣探究,最后落得个教师自导自演、自问自答。要避免这种尴尬,必须重视对随机性问题的探究。所谓随机性问题,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兴提出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择其要者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这就是随机性探究。随机性探究是师生互动的助推器,它能激发学习兴趣、发掘事物本质、培养…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7,(5):18-25
主要研究了一个冗余元件在串联系统中的分配以及储备系统的随机性比较,在两种分配选择下对串联系统中由两个元件组成的随机寿命进行随机性比较,并研究了旧元件组成的系统与旧系统之间的随机比较,对剩余寿命和休止时间的情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的公共领域——困境、可能与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改革的公共领域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决策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公共空间,它是一个讲坛,一个在这里民众可以就他们有关教育的公共事务进行协商、辩论、批判,进而对教育的决策产生影响的场所。在我国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基于沟通与批判的教育改革公共领域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如国家与社会呈现出分离中的一体化、舆论媒体的意识形态化、知识分子的依附化以及社会公众在政策消费下的失语化等。在中国建构一个为教育改革服务的公共领域,只能是"有限建构",所达成的也只能是"类公共领域"。  相似文献   

12.
运用球面几何理论,将平面规划中的一类经典问题推广到球面,建立了在球面大圆上寻求一点,到已知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的模型和算法,并得到了最优点坐标的计算公式以及最优点的几何求法,其结果在球面规划中有一定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公共领域理论强调三个核心因素:公众,普遍利益上形成的公众舆论,讨论的理性、批判性和平等性。网络作为新兴媒介打破了第一媒介时代散播式的传播方式,其信息的易获取性以及网络空间匿名性、去中心性等特点为公共领域的形成奠定了有利条件.网络空间出现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出现了“独特”融合、网络空间的舆论兼具批判性和消费性、网络和权力机构的关系发生微妙转变,网络空间孕育着公共领域的又一次转型。  相似文献   

14.
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教学中的难点,它使许多师生感到困惑,为此,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问题的渊源及探究原则;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存在范围及对立面特点: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交往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清代与民国时期,广西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移民社会,境内族群关系复杂,特别是由于人口压力与反动的民族歧视政策的存在,不同族群间时有冲突且交往不多。民族壁垒的形成、封闭的婚姻圈以及不同的祭祀圈发展,反映了清代到民国时期不利于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族群交往体系。  相似文献   

16.
把微博作为切入点,借鉴话语权、社会角色、意见领袖等社会学理论阐释了网络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融合的趋势——公共领域私人化与私人领域公共化。并且立足现实,分析了公私领域融合给社会带来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皇权的没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中国的社会日益多元化,成为一种疏离于封建皇权与封建规章制度的力量,公共领域逐步形成。而作为公共领域交流工具的报刊也开始向现代化转型,从经营管理上、办报宗旨上与实践活动上实现了对统治阶级的背离,报道政务、批评政府、提倡改革,从而具有了对政权的疏离性与对政府的批判性,这种特性的变化对这一时期公共领域的构建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主要是指一种不受政府干预的社会成员自由批判,商讨公共事务,参与政治活动的公共交往场所。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发生发展过程的论述给予学术界的思考是多维而深层的,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双曲型空间中共球点集单参数族的度量平均,讨论度量平均过程中点集覆盖半径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组织体系存在的体制问题实质是组织体系之内或组织体系之间存在的权力主体的构成不当、权力主体之间权限设置不当而产生的问题。体制问题具有系统性、结构化和复杂化的特征。严格意义上的体制问题只有五类。诊断体制问题既要从体制问题产生的领域层面又要从体制问题产生的要素层面进行。一般意义而言,引起体制问题的主要要素有:职能归属、财政管理制度、人事制度、绩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