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校服     
自读课文是学生存教师指导下自我训练能力的主要阵地,它关系到讲读课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深化。自读课文的设置小仅仅是为了扩大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强化语文阅读训练、培养读写能力的需要,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祥 《天津教育》2006,(7):46-47
自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教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师通过讲读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阅读同类文章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在自读课上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让学生去印证和实践讲读课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最后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到课外阅读和写作中去。可以说,自读课是“教”与“不教”之间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难度大、分值高,学生失误多,已是公认的事实。如何训练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我以为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内自读课教学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自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比重约占各册教材的50%左右。在单元教学中,如果说讲读课是教给  相似文献   

4.
课内自读课教学是单元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怎样教自读课?新编中学语文教材已经作了明确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可见,自读课文既是单元篇目结构的有机部分,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然而,我们有部分语文教师却未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教学实践,常以学生基础差为由,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从教材编排的体系来看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因此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自读课文是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单元合成,整体训练”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逐步学会“自己走路”的试验田。上好自读课,可以引导学生拿起在讲读课里老师交给的钥匙去开启知识的大门,步入创造性思维的自由王国;可以通过自读、自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验收学生是否能够完成本单元所确定的听、说、读、写的教学目标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基本能力。因此,上好自读课文,让学  相似文献   

7.
自读文在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环节之一,但它与讲读文有着严格的区别。讲读文是语文训练的重要材料,需要教师启发点拨揭示规律,重点处要做必要的讲解,目的在于给学生新鲜准确的知识。而自读文则是讲读知识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使单元知识得到练习。由此观之,自读文能使讲读文的学习信息得以反馈。因此,教会学生以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学生在讲读教学中掌握的知识技能,能在自读文阅读实践中得到迁移应用,这种学习就会是有效的。我从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总结出自读文阅读"五法",教会学生实践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一年,钱梦龙老师在总结自己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语文讲读教学基本式的理论。从此,作为一种基本课型,自读便独立存在于他的课堂教学之中。自读“是一种主要在课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训练”。把自读引进课内,并把它作为一个有机的环节渗入语文教学过程,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进展,也是钱老师为语文教学提供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在对学生进行的第一轮训练中,钱老师主要采用了六种自读方式:①疏通式自读;②提要式自读;③提示式自读;④质疑式自读;⑤评点式自读;⑥评论式自读。实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教材修订后,每册增加课文10篇,而学期教学总时数却没有增加。课文由讲读课和自读课组成单元,如第一册,40篇课文,讲读课21篇,自读课19篇,还有汉语知识,作文训练、听说训练等。语文教师普遍感到教学任务重,课时紧。讲读课属精讲,自读课究竟应该怎样教呢?这是初中语文教师不断研究探索的一个新课题。 课文增加篇目,目的是为了增加阅读量和扩大知识面;篇目分为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类,是“为了不加重教学负担”。所以我以为,既不能因教材量增加而随意简化教学内容,置自读课于不顾,又不能人为地加重教学负担,把自读课上成讲读课。下面,试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教授讲读课,一般一篇文章用两课时,难度较大的如《社戏》可安排三课时,浅显易学的如《想和做》则用一课时。备课时,抓住课文的重点和学  相似文献   

10.
小语自读课教学是单元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要求自读课文应让学生自读、自测,以培养和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配合讲读课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11.
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下,教读课以老师讲为主,自读课让学生自主阅读。教读课教学生阅读方法,自读课则是让学生将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在自主阅读活动中。无论讲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每篇文章可以教学的内容有很多。如何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文章的教学价值和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从而教会学生阅读,是困扰一线语文教师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浅谈自读课教学的有效控制山东省曲阜市时庄教委中学教研室朱圣武初中语文教材里,自读课文共有132篇,占语文教材篇目的55%。这些课文分布在各个教学单元里,形成了讲读、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的阅读系列。显然,课内自读课教学成为由讲读到课外自读的中介,它在讲读...  相似文献   

13.
自读课文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训练能力的主要阵地 ,它关系到讲读课教学成果的巩固和深化。自读课文的设置不仅仅是为了扩大阅读量 ,更重要的是强化语文阅读训练、培养读写能力的需要 ,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 ,我吸收了别人好的教学方法 ,结合学生实际 ,进行自读课文五步法的教学尝试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五步教学法是 :1.目标定向叶老曾说 :“无论学什么学科 ,都应该预先清楚为什么要学习它 ,认清楚了 ,一切努力才有目标 ,有方向 ,不至于盲目地胡搅一阵。”(《略谈学习国文…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材说明中明确指出:讲读课文由教师教读,课内自读课文由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阅读。由此出发,我们认为,相对而言,讲读课教学更强调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接受,自读课教学更强调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主体实践;学生的主体实践,应当是课内自读课教学的灵魂。这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相适应,也已为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对自读课文作了十分明确的教学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的教学,完成听说读写训练.因此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的科学、合理、有效.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牧歌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上好讲读课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要上好讲读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通过巧妙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状态。因此,调动学生初读课文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第一次阅读课文就是抱着浓厚的兴趣去读的。就是抱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去读的。  相似文献   

17.
课型结构是一种反映教师施教程序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规范形态。语文讲读课的课型结构指一篇讲读课文的教学结构,即一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怎样开始、发展、结束;教师怎样引导、讲授;学生怎样阅读、研究、讨论,怎样学习字、词、句、篇知识,进行思维和语言能力训练等——将这些“导”和“读”的活动排列组合成一个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自读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中,经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一种是与讲读文等同起来,不分轻重缓急。削弱自读能力,影响学习效果。自读文与讲读文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讲读文是语文训练的重要材料,需要教师启发点拔揭示规律,重点处要做必要的讲解,目的在于给学生新鲜准确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王丽英 《新疆教育》2012,(8):119-119
探讨小学语文讲读课教学过程的规律是进行讲读课课堂结构改革的前提。本文从信息论角度就讲读课课堂结构作尝试性探讨。小学语文讲读课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促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促进智力发展,开拓创造思维;陶冶美好的道德情操。讲读课结构的每个教学环节虽然各有其功能,但必须服从这一总体目标。情感培养、思维训练和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语文讲读课中,应抓住着力点,研究教学的突破点,探索教学创新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薛迪军 《快乐阅读》2011,(17):32-33
自读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教学环节中,经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一种是与讲读文等同起来,不分轻重缓急,必然会削弱自读能力,影响学习效果。自读文与讲读文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讲读文是语文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