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沂蒙精神融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把沂蒙精神纳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打造一支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过硬、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师资队伍,充分利用沂蒙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多渠道推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等路径把沂蒙精神融入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中去。  相似文献   

2.
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临沂独特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创新性地提出"红色育人工程",旨在通过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触动大学生的心灵,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培养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临沂大学探索出的一条具有重要意义的高等教育之路。实施"红色育人工程",既是对沂蒙精神的弘扬,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临沂大学将本地优质的红色资源——沂蒙精神融入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全程,充分发掘沂蒙精神这一优质的红色教育资源在推动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方面的价值与功能,积极探索和建构将二者紧密相连的有效机制,为高校因地制宜地传承与弘扬中国革命精神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概论"课教学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挖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和革命精神,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立足区位优势,多措并举把沂蒙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融入"概论"课,有助于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沂蒙孝文化和沂蒙精神共同的最深层本源.沂蒙孝文化是沂蒙精神产生的逻辑基础、文化基础、思想基础.沂蒙精神是沂蒙孝文化的时代体现.要实现沂蒙孝文化和沂蒙精神的完美整合,就要以宣传沂蒙孝文化为载体,大力弘扬沂蒙精神;而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则可促进沂蒙孝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红船精神与沂蒙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两大革命精神,二者各具特性,在内涵、承载主体、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有所区别,同样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沂蒙精神和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又始终贯穿着创新、奋斗、奉献的伟大实践,二者一脉相承,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精神源泉。沂蒙精神与红船精神等革命精神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1]作为老区大学,如何充分挖掘沂蒙精神及其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学生所学信息化专业优势,立足于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大学生有效地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铁道兵精神和沂蒙精神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传承这两种革命精神不仅要深刻地意识到二者蕴含的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深厚的军民情谊,同时还应看到二者在形成缘由、创立主体以及精神内蕴层面存在的不同。深刻理解铁道兵精神和沂蒙精神之间的异同点,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视角和高度把握二者的内涵。新时代应大力挖掘和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寻求二者的契合点,推动铁道兵精神与沂蒙精神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割不断的精神血脉。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必须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沂蒙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特征是人民性,本质品格是与时俱进。沂蒙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临沂大学把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与中国梦的教育高度融合,成为高校育人的创新举措,托起了一代大学生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沂蒙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等革命老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具体表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沂蒙精神一经形成,即成为沂蒙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沂蒙文化中最深刻、最本质、最内在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对于推动临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沂蒙精神伴随着沂蒙地区的成长与发展,是党和群众密切合作的产物。新时期沂蒙精神不仅应被弘扬,还应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助力。将沂蒙精神注入沂蒙品牌的塑造,是对党和群众的又一大挑战,而要取得这一事业的成功必须继续坚持党领导群众、群众积极参与的方针。在沂蒙品牌文化的塑造中,党和群众都应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作用,视沂蒙精神为动力源、鞭策者,通过实践活动来塑造沂蒙精神在新时期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沂蒙精神孕育并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与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战争精神都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为坚定基础,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实现目标。"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敢于胜利、爱党爱军、艰苦奋斗"的沂蒙精神值得我们不断追忆、重温、学习、转化和升华。经过战争洗礼而不断总结形成的沂蒙精神可用于尚处于观念塑造和习惯形成的青春期大学生的内涵发展中。  相似文献   

13.
创建沂蒙文化品牌是当代沂蒙人民弘扬沂蒙精神、发展沂蒙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沂蒙人民在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大环境中进行沂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建设时所展现出来的文化形象。由沂蒙文化所凝炼出的红色精神,坚守初心、言出必行的诚信之风、务实之风及育人之风共同构成了沂蒙精神的时代特质,其中红色精神是塑造沂蒙文化品牌的核心特质,诚信之风、务实之风、育人之风是构建沂蒙文化品牌的必由之路。这四个特质是沂蒙人民挖掘沂蒙文化,塑造文化品牌的不竭动力,也是沂蒙文化在当代获得发展的新符号。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为应对乡村式微、城乡发展不平衡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沂蒙精神是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沂蒙山区群众于乡土大地上孕育而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沂蒙精神可以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理想信念为乡村人才振兴铸魂育人,红色文化破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群众路线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保障;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沂蒙精神的传承对于继承我党光荣传统、推动沂蒙地区乃至山东省和全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沂蒙精神的传承面临的时代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而特色小镇建设为沂蒙精神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一个以沂蒙精神为主题的岱崮特色小镇的建设成功,将是沂蒙精神的物化、活化、固化、内化以及创造性的转化,使得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有了更为有效的载体和路径,有利于沂蒙精神传承落地生根。用特色小镇来传承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不失为当前红色精神传承的一种新思路,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6.
文化基因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嬗变的基本要素,红色文化作为文化基因的一种,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传承的重要精神载体和遗传密码;沂蒙精神是山东党政军民共同铸就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临沂大学是沂蒙精神哺育起来的大学,作为革命老区的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沂蒙精神是特色鲜明的红色资源,对于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育人价值。沂蒙精神的育人价值具有共同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全国性与地域性相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独特性与丰富性相统一等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沂蒙精神的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加强党的伟大精神教育、彰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强化价值引领教育、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拓展改革创新教育等方面。要通过讲好沂蒙故事、结合当代实践、创新传播方式、融入思政课教学等途径发挥好沂蒙精神在新时代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心态和角色定位,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临沂大学作为地方性革命老区大学,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平台,将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体系中,教师的政治心态调适与角色重构是推进整个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态调适与角色重构,是老区大学特殊的职能和定位决定的,也是适应新课改和大学生政治心态实际的客观需要。沂蒙精神育人中教师做好心态调适就要心存敬畏,敬畏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实现角色重构就要行有担当,担当传承发展红色文化和培养沂蒙精神特质学子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握沂蒙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一致,坚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四个统一,坚持传统理论教材与校本教材开发的高度融合,坚持教学改革与实践拓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华优秀文化成果的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模式的革新,也是增强大学生民族情感的现实需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提供良好平台;通过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推动沂蒙精神进一步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通过合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体系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是沂蒙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
沂蒙精神发端于革命战争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沂蒙精神所蕴含的"吃苦耐劳""爱党爱军""无私奉献"和"开拓进取"的红色基因不仅是当代青年学生优良品质形成的精神源泉,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载体.把沂蒙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创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路具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