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容 《小读者》2011,(7):54-54
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雨衣。最早的雨衣为草制品,名"蓑",又称"蓑衣"。蓑草虽为贱物,轻易可得,但在很长时间内,人们不分尊卑,外出遇雨,都穿这种蓑衣。  相似文献   

2.
父亲的蓑衣     
林凡瑞 《山东教育》2014,(1):111-111
“无蓑不成院”已经是过去的说法,现在的农家小院里怎么也见不到蓑衣的踪影了.蓑衣这种原始的遮雨工具,早已被岁月的河流冲刷殆尽了。但是,每逢看到五彩斑斓的雨伞和雨衣恣意穿行在风雨中.摇曳出别样风景的时候,我更牵挂的仍是生长在乡土里的蓑衣.更怀恋的仍是父亲亲手编织的蓑衣。  相似文献   

3.
流泪的蓑衣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相似文献   

4.
蓑衣     
想起蓑衣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尽管这个夜晚我的眼前没有身披蓑衣的身影在雷雨中穿行,也没有一件蓑衣——这古老的雨具在我的面前摆放。这种不由而然的回想,倒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又是一次触景生情的体现。蓑衣,这件在现代乡村已由  相似文献   

5.
青虫之爱     
好友不论见到什么品种的虫子,都极害怕。许多年过去,她见到虫子却能神态自若。她到底是"怎样重塑了金身"呢?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不论什么品种的虫子都怕。披着蓑衣般绒毛的洋辣子、不害羞地裸着体的吊死鬼、一视同仁地怕。甚至连雨后的蚯蚓也怕。放  相似文献   

6.
流泪的蓑衣     
<正>1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2土墙上有一截嵌入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穿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3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4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  相似文献   

7.
蓑衣     
爸爸妈妈带我去农村赶集,我可高兴了。集上的东西真多呀!最有趣的要数蓑衣。家乡的蓑衣是用棕树的棕毛织成的。我围着蓑衣转了好几圈,也想不明白它是干啥用的。爸爸说:南方的雨特别多特别大,上山干活或放牛放羊,就  相似文献   

8.
蓑衣     
想起蓑衣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尽管这个夜晚我的眼前没有身披蓑衣的身影在雷雨中穿行,也没有一件蓑衣——这古老的雨具在我的面前摆放。这种不由而然的回想,倒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又是一次触景生情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蓑衣     
想起蓑衣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尽管这个夜晚我的眼前没有身披蓑衣的身影在雷雨中穿行,也没有一件蓑衣——这古老的雨具在我的面前摆放。这种不由而然的回想,倒让我感到有些意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又是一次触景生情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江南,注定是阴柔的、忧伤的,是生长在烟雨中的柔梦,烟雨中的粉墙乌瓦,一带春水绕一城花。瘦瘦清清的河水,细细长长的乡村小路,缓缓地流淌着一曲古老悠扬的旋律……胡明刚的《江南蓑衣》从众多的意象中,选取了"蓑衣"成为烟雨江南的主题,以诗人的视觉、诗人的意绪和诗人的敏锐诠释蓑衣背后的故事,衍生出生存的忧思。  相似文献   

11.
江南的蓑衣     
蓑衣,和乡村的过去,一起被印在一张叫做往事的底片上。常常是一场杏花雨,或是一阵晚来雪,蓑衣被从土墙上取下。被取下的还有扁圆的斗笠,  相似文献   

12.
有只小猴走亲戚,半路遇到雷阵雨。他求狗熊老公公,借样雨具挡风雨。狗熊给他旧蓑衣,小猴点头笑嘻嘻。爬上山岗雨停了,小猴脱下旧蓑衣。  相似文献   

13.
读钟叔河先生的《青灯集》,深觉其文笔之好。这里且举一篇个人觉得最为精彩的《蓑衣饼》为例。文章从儿时读《儒林外史》说起,马二先生游西湖所吃之“蓑衣饼”引起了作者的兴趣,想知道“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子的饼”,但直到晚年还是不得而知,甚至离休后到西湖旅游,也“仍未能打听出蓑衣饼的究竟,  相似文献   

14.
1852年6月5日,太平军在全州以北的蓑衣渡遭到清军伏击,损失惨重,不仅北进湖南的作战计划被打破,而且,南王冯云山也在此役中不幸去世,从而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从一定程度上说,蓑衣渡战役是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先兆。  相似文献   

15.
江南蓑衣     
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  相似文献   

16.
反常就是不符合常规。与众多的山比起来,泰山其实并不高也不险,泰山之所以成为五岳之首,是因为它突兀于平原之上,是因为它的反常。瀑布是水流动中的奇特现象,于是瀑布成了风景。诗也是一样,诗中也经常有一些反常,而诗的美,诗的奇伟,也往往就在这些反常之中。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细读之后,我们会发觉,“青箬笠,绿蓑衣”,这青绿两种颜色是反常的。平时我们看到的斗笠是棕黄色的,蓑衣是赭色的。可是,为什么这里却偏偏是“青箬笠”“绿蓑衣”呢?如果注意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得到答案:只有刚  相似文献   

17.
天晴了,我们该脱去蓑衣 白蛇,蜕衣,只为在蜕变中获得重生。在羽化而飞的瞬间书写美丽;  相似文献   

18.
<正>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这首诗的大意是:辽阔的原野,绿草如茵,连绵数里,晚风送来几声悠扬的笛声,时断时续。牧童回到家中,饱餐一顿,天已黄昏。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了明亮的月色中。  相似文献   

19.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相似文献   

20.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