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正每个人都会做梦,做梦的时候我们会遇到奇怪的人,经历奇怪的事。这些梦里的事情本来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未来有一天,这些梦里的场景竟然真的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梦明明是幻象,但它有时却能看见未来,这项神奇的预测能力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梦境与REM期虽然梦的发生原理和机制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但可以肯定的是梦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平均每天晚上做梦6次,但是每星期只会清楚地记得其中的一个梦。行为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动物也做梦,只是不会区分梦境与现实而已。梦的历史同人类一样悠久,但把梦——这一独特的生理、心理现象单独拿出来研究并不是很久远的事,它是人类深层次探索自身奥秘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做梦是一种普遍的神经生理学现象,人每夜都做梦,稀奇古怪的梦境,自古就引起人们研究的兴趣。进入21世纪后,由于研究方法的革新,可以对梦进行实验和控制,科学家们似乎快要走进梦世界的大门了。打开互联网,解梦的网站千奇百怪,如“,梦见绿色表示你一生安宁;梦见被火烧死说是你会得到大量的财富;梦见结交新朋友,你财富会大增,名声将大震。”更是娱乐式的笑谈,都带有大量的迷信色彩。  相似文献   

4.
正梦对我们来说是最平等的一件事了,不管富裕还是贫穷,健康还是疾病,基本上每个人都曾享受过美梦,也都遭遇过噩梦,有人靠解梦来释读人生,有人因梦境而解决现实难题。下面有一些关于梦的说法,你能辨别其中的对错吗?每个人都会做梦澳大利亚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约33%的受访人员说自己从不做梦或者极少做梦。但研究人员对这些人的睡眠状态进行检测,发现他们只是因为不记得梦境而以为自己没做梦。当人做梦的时候,会进入一种"快速眼动"(又称  相似文献   

5.
李从渊 《知识窗》2011,(1):62-62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但是.人为什么会做梦?萦绕在人们脑海中的这个问题千百年来让无数的占梦学家、心理学家以及神经生物学家竞折腰.然而.这个谜底的答案一直未能揭晓.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人都会做梦,但不是每个人在第二天早上醒来都能记得那些梦境。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在做梦时,明明很清晰地记得发生过的事情,潜意识里还对自己说,一定要记住了,但第二天醒来后就什么也记不起来了。科学家们发现,一般人一个夜晚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一两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既然做梦的频率如此高,为什么我们醒来后记不住自己的梦?人为什么会做梦?其实,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大脑神经细胞都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抑制过程有时比较完  相似文献   

7.
梦的解析     
我们都在做梦据说,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重世界里。一个是我们清醒时的真实世界,另一个是我们梦中的内心世界。人人都睡觉,人人都做梦。即使那些从不记得梦中情节的人也是如此。在我们的一生中,每一个人大约都有50000个小时用于做梦。这就是大约6年的时间。科学家发现,不仅只有人类做梦,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做梦。有些鸟类也做梦。甚至一些爬行动物也做梦。所有这些梦的意义是什么呢?科学家还不能肯定。但他们可以肯定,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需要做梦。古人如何解梦在梦中,我们可以飞上天,可以和死去的人说话,还可以产生我们在清醒时从未产生过的…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2007,(6):58-60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人们在睡眠中,往往会做这样那样的梦。于是,关于做梦与人体健康的疑问也伴随而至:“一夜无梦”就表示睡眠质量高。梦境与疾病有关联吗?梦是否反映心理危机?……专家指出:从医学角度去分析,某些看似虚幻的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心理与生理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过做梦的经历,都曾感受到梦境内不可思议、丰富多彩乃至千奇百怪的组合和场境变换。各种稀奇古怪的梦与人们的创造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科学史上,许多具有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曾得益于梦的启示。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为了解开苯的分子结构式,苦思瞑想而不得其解。一天,他昏昏睡去,梦见一个个原子跳跃而出,并且像蛇那样翻腾舞动。一会儿眼前的蛇衔住了自己的尾巴。凯库勒突然从梦中惊醒,就在床头绘制苯分子中碳原子呈环状排列的构式。  相似文献   

10.
梦里有些啥?     
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说:“人的意识就像一个海洋,在不同的层次栖居着不同的内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宛如涓涓细流,在我们的意识深处汩汩涌动,时不时就会在梦里反映出来。”科学研究表明,做梦实际是人在睡眠时的正常现象,但梦是日常生活的歪曲反应,而不一定像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是无意识愿望的象征性图像,或是由大脑信号引发的随意而无意义的形象。现如今,有许多专家认为,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们不妨利用它们来识别人们的内心变化。什么时候开始做梦人的睡眠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眼睛剧烈活动的睡眠,即所谓快眼动期睡…  相似文献   

11.
读者问读者     
以下是读者提出的问题.欢迎广大读者对此各抒己见。 刚出生的婴儿对事物还没有意识,他(她)每天睡觉是否会做梦?如果做梦,会梦见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做清醒梦是睡眠的一个有趣的状态。做清醒梦时,人的意识是清醒的,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甚至还能控制梦的"剧情"。譬如,当你梦见一伙强盗,只要下意识地想一下:"让这些强盗统统灭亡!"那么,梦中的强盗顷刻间就会消失。先前科学家已经发现,睡眠的这种状态在大脑的前额叶和颞叶(位于头部的前额和太阳穴附近)总伴随着更强的伽马脑电波。伽马脑电波的频率40赫兹。  相似文献   

13.
梦的世界     
趣味 《大众科技》2004,(1):40-41
平均每人每晚做梦6次,但是每周只记得一个梦.据行为学家说,动物也做梦,只是不会区分梦境与现实,如果它们醒来时能记得梦,那就会引起极大的混乱.  相似文献   

14.
有人会有这样的经验,突然惊醒,会觉得身体动过一下。的确有一部份梦是会伴随着四肢或身体的运动。例如有人曾观察到一个人在睡眠时,依次出现右手、左手和脚的运动,然后立即把他叫醒,这个人则回忆起刚才梦到以右手提起一只水桶,再以左手扶住,然后开步走。这都充分说明做梦时会出现身体  相似文献   

15.
正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爱做梦。一些人在做美国梦,一些人在做中国梦,而有一些人则在做着一个奇异而美丽的梦——认知科学梦。认知科学确实是一个梦,她虽说是一个奇异的梦,然而却是一个美丽的梦。人类在600万年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心智。人类却梦想用自己的心智来破解心智的奥秘——这难道不是一个奇异的梦?  相似文献   

16.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是直到今日还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梦的实质是什么,现在研究人员正在通过运用人脑图像学来试图揭开做梦的奥秘。  相似文献   

17.
梦应与梦诗     
所谓梦应,乃梦的感应的简称,它通常是指梦者梦见某人某事,后事与梦符,果然灵验,故梦应又称梦的预感。梦是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生理与精神现象,那么梦应是否存在呢?如果存在,它与梦诗的创作有什么关系呢?本文想以北魏诗人高允、卢元明二人的创作实例,来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8.
前些天,我经历了一件奇怪的事。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捧着一本书背诵。第二天,我怀着好奇心到图书馆查阅了此书,惊奇地发现上面的文字和我梦中所背的内容相符。一本我从未看过的书,在梦中怎么会出现它的原文呢?我不愿意相信来生这种迷信的说法,所以我不会把这个现象归于前生的记忆被激活。在此我想用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来加以诠释。我们都知道,人终会死亡的,但是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却会随着一代代延续下去,生生不息。除了一代代发生微小的变异外,其他大部分仍保留着亲代的性状。所以,产生前面那种…  相似文献   

19.
问:人为什么会做梦?做梦是不是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答: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大部分的细胞进入休息状态,但是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产生梦的基础。人们通常是白天工作、学习,晚上睡眠。睡眠可分为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人们入睡后初期70~120分钟内,属于慢波睡眠。异相睡眠在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并常常伴随有眼球运动、四肢和脸部肌肉抽动等表现。异相睡眠持续约5~15分钟,然后又转入慢波睡眠,如此反复转换下去。在整个睡眠过程中,这种反复转换4~6次。就整个睡眠时间来说,慢波睡眠占3/4左…  相似文献   

20.
表达     
梦见禾下乘凉,是我最幸福的时候——袁隆平近日,当83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宣布"争取在90岁前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位耄耋老人的豪情满怀。他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长得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一串串葡萄那么饱满,籽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那个梦真是太美了。梦见禾下乘凉,就是我最幸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