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是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任务之一。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就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 ,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可以使他们受益终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 ,而更主要的在于学生是否掌握学习方法 ,是否学会学习。因此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和渗透 ,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文教学观念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衡量一个语文教师的优劣,不是只看他给学生传授教会了多少知识,而是要看他是否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像全国优秀的语文教师魏书生、钱梦龙、于满等,从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们所教的学生,关键在于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恐怕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和每个语文教师早已追求的最高境界。拿手摘老师来说,她在讲授《茶花赋》一文时,…  相似文献   

3.
董玲 《河南教育》2004,(8):19-19
富有匠心的教师一般在经历“模仿、独立、成熟”三个阶段后,就会熟能生巧,追求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多年来,我深深体会到,一位好的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给学生多少学习的方法,在于抓住语文能力这一根本。重视学生心灵的塑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会学生学习.是当代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所谓教会学生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的本领,也就是说既要学会,又要会学。  相似文献   

5.
钟常梅 《新疆教育》2013,(7):157-157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会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教师能够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使之逐渐具有自学的能力,不但能学好数学,而且会终身受益。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已经意识到:“方法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教师的责任不是要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是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感悟,让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方法是软化知识、使知识转化为智慧的工具。没有经过方法软化的知识只能是死知识,即使学会了知识也并不聪明。教育的问题说到底就是教会学生学习与做人。那么在新课程中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要使语文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手段,关键就在于语文知识能否转化为综合能力。为此,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在课文预习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技能,使其终身受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而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就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持之以恒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在教学中老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技能和技巧;而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有效地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读书,掌握独立阅读的本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自主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活动课的核心,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把学习知识的规律教给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常言道: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解决实际问题,要求学生既要学会,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互教互学。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责任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因此教师在教学数学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看课本例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独立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这一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但长期以来小学生看  相似文献   

13.
课文预习是学生对教师尚未讲授的知识内容独立学习的活动过程,即学生运用旧知自学新知的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教师要设计好预习内容,明确预习要求,教给学生预习方法,保证预习时间,检查预习情况,注重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说:"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你送鱼给别人,不如教会他捕鱼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就是教师教各种学科,最终目的在于不需要教,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行解决问题。语文学科内涵丰富,知识面广,除了要教学生听说读写的知识和方法,教师更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使他们离开了教师,离开了语文课堂还能自己自主学习、成长,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也就是说,学习语文要教会学生对知识的"不问自取"。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教学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技能,更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终生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教会学生反思与质疑,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多方反思,形成反思意识1、对文本阅读的反思学生阅读文本是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有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有对作者旨意的探求,有对社会现象的剖析,也有对自身言行的反省。若缺少对文本的反思或是淡化这一环节,就会使阅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2、对语文作业的反思学生通过独立作业,将知识点内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是技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语文课的教学改革是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就技校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内容、课程设置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技校语文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 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技校语文教学的核心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最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师在课堂里传授“听、说、读、写”知识的同时,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将来的文盲不…  相似文献   

17.
任何课程的教学,其教学过程的本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过程,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中外服装史》是一门理论课程,如何使理论不枯燥,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如何善用教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胡安全 《湖南教育》2003,(12):38-38
讨论式教学就是以学生讨论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讨论式教学如何走向深入呢?我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有规律的知识和方法。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教会学生熟练地使用字典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怎样理解词语、怎样推敲句子、怎样分析人物、怎样划分段落和概括段意、怎样归纳内容和主题等等。…  相似文献   

19.
【教学理念】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 ,为学生搞好学习提供有计划的服务。2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而是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架设一个合适的平台。3 教师的收获不在于教给了学生多少现成的结论 ,而在于使学生思考了多少现实的问题。【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 :识记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采取的原则 ,理解储蓄在国家经济建设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2 能力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问卷调查”的辅助和引导 ,培养学生通过教材获取和构建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自己的实践来检验教材所述…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门头沟区教师进修学校王玉亮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掌握方法,具有自学能力。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是由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的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一般指学习者在已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不依赖于他人而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