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罗马经过了几个世纪残酷的战争终于统一了意大利,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各国,到公元前二世纪时成为地中海世界上的霸国。罗马在地中海上确立霸权的过程中,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与奴隶,而行省的建立更保证了罗马霸国长时期对被征服地区的掠夺与奴役。因此,正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自共和制底末期起,罗马的统冶已经建筑在对被征服诸属领的残酷剥削的基础上面;帝国不但没有取消这种剥削,反而把它变为一种制度了”。罗马对外长期战争的结果,便是罗马版图的扩大,占用土地数量的增加、奴隶的大量输入,财富的不断积累。这一切,对于罗马奴隶占有  相似文献   

2.
恺撒是古罗马杰出的军事统帅,征服了山外高卢全境,直抵菜茵河左岸:两次侵入不列颠,罗马疆土扩展到大西洋通过内战,战胜了庞培。恺撒军事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运用了灵活机动的战术、善待士兵的方略和有深谋远虑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今天应聘老师讲罗马有关历史,我有些小想法。首先,我们学的是罗马制度的演变与罗马法的作用,我想完全机械地将书本内容照搬到课堂上一定会比较沉闷,所以在讲课期间,完全可以穿插罗马的故事,如罗马的诞生--母狼哺育罗马创立者的故事,还有罗马城在创建与发展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罗马人与萨宾人的故事,用这两个故事可引入书本上罗马王政时期的内容,然后用三次布匿战争、角斗士起义、恺撒对高卢的征服和三巨头之间的混战、屋大维对埃及的再次征服并打败强敌安东尼等故事引出罗马政体变化的原因与经过。  相似文献   

4.
在建国早期 ,古罗马人的衣食住行比较简单 ,随着罗马对外大征服 ,特别是在公元前 2世纪征服富庶的希腊和东方诸王国后 ,他们的衣着日益华丽 ,中国丝绸在罗马大受欢迎 ;他们餐桌上的菜越来越多 ,饮宴很讲究排场 ;他们的住宅愈来愈考究 ,富人们大肆兴建豪华舒适的别墅 ;他们的出行变得十分方便 ,形成了“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壮景  相似文献   

5.
在莎士比亚笔下,《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不仅是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它更向世人展示了罗马和埃及这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该剧以埃及被罗马征服,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殉情结束,戏剧的结局虽令人惋惜,但是绝非偶然。通过对剧中人物的行为和语言的分析,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说明了在该剧中,罗马征服埃及是自我战胜本我的必然结果,并揭示了理性必然战胜感性这一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6.
相传古罗马城建于公元前753年,后来逐渐强大,征服了周围其他地区,乃至整个意大利半岛和地中海周围广大地区。公元1世纪-公元2世纪是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后来,罗马帝国逐渐衰落、分解、灭亡。  相似文献   

7.
张尧娉 《天中学刊》2011,26(1):98-100
战争是罗马王政时期的时代主题之一,它对罗马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战争增强了罗马的经济实力,改变了罗马的阶级结构和社会组织,塑造了罗马的民族性格。罗马在战争中发展、壮大,而这又为罗马后来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学世界史教学在讲援古罗马史时,总要提到平民保民官(一般简称为保民官)。这是古罗马一种很有特色和影响的重要官职。本文拟就下列几个问题作一考察,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1、平民保民官是如何产生的? 顾名思义,平民保民官就是保护平民利益的官员。它产生于公元前494年,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第一个胜利成果。“平民”一词最初指三百个氏族以外的罗马居民,主要是移民和拉丁姆境内的被征服者。王政时代平民与氏族贵族产生了矛盾。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的塞维乌斯改革将平民纳入百人队,形式上与氏族成员享有同等权利,实际上平民与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仍相差悬殊。约公元前510年建立的共和国的官职完全由贵族垄断,征服得来的“公有地”的绝大部分被贵族占用。广大平民虽是罗马城邦  相似文献   

9.
崇尚节俭、热爱劳动、团结进取、爱国奉献、为官清廉、为民朴实这些 美德是罗马城邦共和国的时代精神。在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之前,这种精神一直 激励着罗马人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在征服地中海之后,随着版图的扩大, 经济的繁荣,这种为世人备加称颂的罗马道德却迅速沦丧,精神支柱受损,加之政 治经济原因,最终导致了共和国的灭亡。这段历史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
在公元前494年,罗马发生了一次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这次斗争以和平的方式进行并以和平的方式结束,这就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和平撤离运动。这次和平撤离运动对罗马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当时罗马社会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斗争的基本原因及演进历程对这次和平撤离运动的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古罗马洗浴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古罗马人特别喜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洗浴对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对古罗马人洗浴习俗的演变及其影响进行了阐述,它有助于我们从较深的层次上把握和理解古罗马的社会特征以及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征服战争给罗马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同时也改变了罗马的社会风尚。在上层阶级的家庭里,由于妇女逐渐掌握了家庭的财权,她们开始分享丈夫的权利和荣誉,成为共和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她们政治地位的提升表现为反对限制妇女立法的运动,参与政治生活等。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了解罗马社会全面而丰富的历史内容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马由蕞尔小邦迅速膨胀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秘诀并不在于单纯的军事征服,而是在铁血征服之同时,娴熟运用同盟战略,使被征服地逐步罗马化。罗马人构建的同盟战略体系总体上分拉丁和意大利两大层次,它采取对内让步、对外铁血征服与排他性政治结盟相结合,构筑起以公民利益为核心的坚固同盟体系,由此缓解矛盾、巩固政权、加速被征服地罗马化,并将过度扩张带来的兵源与财力匮乏危机进行体外消化,为进一步扩张提供强大人力物力支持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翔 《英语自学》2009,(11):21-23
公元前55年,古罗马统帅恺撒(Julius Caesar)在征服高卢(Gaul)之后来到不列颠岛,但并未同当地的凯尔特人(Celts)发生冲突。第二年,恺撒第二次亲临不列颠。这次他在不列颠岛东南部站稳了脚跟,并与当地的凯尔特人发生冲突。恺撒大军虽然取胜,但并没有使凯尔特人屈服,古罗马也没有对不列颠岛的社会文化产生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古典宗教对希腊、罗马的城邦政治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一方面,高级神职人员在城邦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城邦社会普遍存在的公共权力崇拜,成为城邦公民爱国主义的源泉.因此,希腊、罗马城邦时期的政治仍然是神权政治.但是,古典宗教对于世俗的城邦政权的屈从地位,使得城邦政治的神权色彩大为淡化.造成这一状况的表面因素是城邦社会那套独特的政治体制,而深层的因素则是希腊、罗马人频繁的海外活动及由此引起的社会价值观的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3世纪,角斗表演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祭奠仪式在罗马兴起。百余年后,它与罗马共和政治结合,得以迅猛发展,到共和末年,它完成了自身世俗化的过程,从此开始对罗马社会和政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进入帝国阶段后,它与罗马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此后四百年间,它走过了盛极而衰的坎坷之路。本文试图从它与罗马政治的关系这一角度诠释罗马角斗表演。  相似文献   

17.
古罗马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武瑞田古代罗马奴隶制社会初期,两个基本的对立的阶级是贵族和平民。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是当时的主要斗争。这个斗争,既符合奴隶制社会初期阶级斗争的一般规律,又有其本身的某些特点。斗争的结果.平民取得胜利,推动了罗马历史的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18.
罗马人在征服意大利过程中建立了罗马联邦。联邦之内的居民分为罗马公民和同盟者(外邦人)。罗马公民又分为全权公民和无投票权公民;同盟者则分为具有拉丁名字的同盟者和其他意大利同盟者。除部落外,罗马还在意大利实行殖民地和自治市等多种建制,对联邦内的居民既“分而治之”,又团结保护。这种联邦制实为早期罗马在意大利奉行“一国多制”政策的创造性实践。罗马联邦的建立对罗马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所周知,罗马在征服意大利半岛过程中,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分别给以不同的政治待遇,保持不同的关系,亦即实行所谓“分而治之”的统治办法。确实,“分而治之”是罗马统治意大利半岛的主要方式和手  相似文献   

20.
作为权力核心的元老院,在罗马共和国的扩张期,发挥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随着其大规模海外扩张的相对停止,罗马内部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元老院面临着政治、经济利益再分配的巨大压力。大地产形成导致小农的普遍破产,严重削弱了城邦基础,迫使罗马实施军事制度的变革,催生了要求与元老贵族分享政权的骑士阶层;海外文化和奢靡生活方式的传入,冲击着罗马的社会传统和价值判断标准。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的关键时刻,元老院未能自觉调整统治政策,成为阻挠改革、维护特权、恋栈私利的寡头政治集团,堕落为独裁者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