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语言的科学准确能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能力;语言的幽默诙谐能激发学生兴趣;语言的抑扬顿挫更能使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妙;适度的身体语言也能增添课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考点指向】本考点主要考查学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它包括能透过字面意思,体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隐含信息;能全面地解读材料,准确地提炼材料所包含的所有信息;能迅速准确地提炼材料的主要信息;能根据实际需要,迅速准确地提炼文章的相关信息,对阅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性质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要求,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语言的准确、优美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文本语言的内涵、外延等,突显语文课堂的醇正、醇厚、醇美、醇朴的特点,以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的用语是否准确、贴切,对意思表达和沟通是否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至关重要。作为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的语音技巧基础上,还要传授一些遣词造句的基本知识,使他们逐步地养成准确表达的语言习惯,学习掌握地道英语的表达技巧,体会英语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从而不断地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一道丰盛的语言大餐,理应带着学生细细咀嚼。如何带领学生"嚼"出语文味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品词、品句、品读,体会文本用词的准确、精妙,体会关键句子所隐含的深刻含义,体会文本所表达的丰富内涵。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是教学者通过课堂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华文明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汉字语言,不可能通过教学者的几节课就能让学生全部体会到。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才能一步步接近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而初中语文教学者要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层次清楚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朴素清新、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是怎样借助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的。 2.教学难点:掌握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3.教学方法:使用导读法、在本教材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借景物描写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章,因而有必要教给学生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第一步,在审题、辨体的基础上了解本文是写景散文,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文写了什么。第二步,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描写春天的,使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52):110-111
以《新目标英语》八、九年级阅读文章为例,分析"一图四步"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具体运用。本文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运用"一图四步"教学模式,既能让阅读课堂更加高效,又能促使学生认真观察、体会语言知识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语文阅读课正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内容和语言现象的理解、感悟,内化为学生的语言,直至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恰当表达的过程。因此,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小学语文"生本课堂"五步目标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富有语文味的阅读教学新模式,即引读启智——初读感悟——精读理解——品读体会——延读拓展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加强语感培养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蒋丽霞 《考试周刊》2012,(90):28-28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加强语感培养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步,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只有让学生把词汇搞清楚,并理解它,掌握它,才能理解课文,进而领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理解词汇的意义后,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学生词汇丰富了,语言就能得到发展,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阅读支架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能让学生朝着学习目标一步步自主攀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核心问题支架、对比性阅读支架、延展性阅读支架和图表性支架等,使学生借助阅读支架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领悟文本的语言运用规律,解构文本的结构层次,从而获得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的能力。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怎样培养和发展语感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给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环境,同时给教师提供了教学创新的空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生动活泼、富有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能以强烈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励学生更爱课堂,更爱学习,更爱生活。教师课堂评价语言中教师教学智慧、口语技巧的全面展示,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我觉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适度、精彩地运用课堂评价语言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门艺术。在此,我就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一、评价语言应准确、得体,富于指导性课堂上,教师应准确把握评价尺…  相似文献   

17.
桂爱明 《考试周刊》2008,(48):176-177
语文教学是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的教学,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本文旨从五个方面培养中学生语感,作一管见。  相似文献   

18.
李树静 《教育》2011,(9):51-51
阅读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应包括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真正全面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问题,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语感敏锐者,在听、读时,能迅速捕捉到言外之意;在说、写时,能以丰富的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因此,对学生加强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怎样才能有效培养语感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训练朗读能力,感受语感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  相似文献   

20.
李树静 《教育》2011,(25):51
阅读教学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应包括阅读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真正全面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对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就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问题,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