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复习内容:浙江省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十二册比和比例单元复习(一)。二、复习课实录1郾复习梳理比的概念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1)教师出示8∶9师:这是什么?生:这是比。(教师板书∶比)师:什么是比?生: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师: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那么比与  相似文献   

2.
《生活中的比》是北师大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我们一直用两个数相除来定义比,然而,学生们却常常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为什么又要学习比呢?就用除法不行吗?比的学习有怎样的意义?教师们也发现学生对于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仍然存在一定困难,这是不是因为孩子们对比的本质仍然缺乏体验呢?我们发现,教学的关键不是去定义概念,而是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去感悟、理解和把握比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内容: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和比例》单元复习(一)二、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和比例以及正、反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进一步沟通比与分数、比与除法、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并能正确解答有关实际问题。3.通过课堂复习交流,培养学生探究交流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复习实录:1.复习梳理比的概念和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教师出示8∶9。师:这是什么?生:这是比。(教师板书:比)师:什么是比?生: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师: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那么比与除法有什么关系?生:…  相似文献   

4.
在“比的意义”教学中,我总觉得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1.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材中通常用“同类量的比”(长和宽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路程和时间的比)两个例子引出比的概念。在实际教学时,整个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教师发出指令、做出解释,学生处于被动应答状态,缺少参与的积极性和探索的主动性。而且,在学生看来,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我们已经有了两个数相除,又何必去惹“比”这个麻烦呢?2.教学难以让学生自然导出比与除法的区别。在学生头脑中,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的当然也就是两个数相除。…  相似文献   

5.
比和比例的内容较多,也比较复杂,复习时,要注意辨析易混概念,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概念,灵活运用概念解答有关的问题。一、比的意义和性质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由定义可以看出,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相除关系,不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商。相比的两个量,可以是同类量,也可以是不同类量。当两个相比的数量是同类量时,所比较的是它们之间的倍数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本中,比的定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如果我们对这个定义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对教学此定义是很有益的。下面从三方面谈谈此定义。一、定义的由来。这个定义是在两个量的比较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它既包括同类量的比(如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又包括  相似文献   

7.
(1)问:“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分数也可看作是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零)的商”。“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联系可列成下表:  相似文献   

8.
上学年,有机会听了小学五年级七个班“比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下面将听课体会略加整理,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1.比的意义.课本上从除法实例引入比的概念.书中两例说明,不论是包含除法,还是等分除法,只要两数之间是相除关系都可以叫做两个数的比.这种比的概念不只是同类量相比,并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相比.过去的教材只讲前者,不讲后者,比的概念局限于“表示甲数量是乙数量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新教材使比的概念更加完  相似文献   

9.
比和比例的教学重点是什么?我认为除了让学生理 解比、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掌握有关的解题技能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这章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把小学所学到的有关数学知识衔接起来,使“零碎”的数学知识系统化,从中弄清数学知识的脉络,能够总观小学数学的“全貌”与“走向”,达到前后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兼顾中小学数学有关知识(如函数)的衔接与沟通的目的。 1.注意比、除法、分数三者在意义、性质上的联贯。教材是由“相除”的概念推导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这两个数的比。”而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如:9:3=9÷3=9/3=3。教学时可以用列表法突出其联系,又要抓住三者不是同一概念进行区别。如表所示:  相似文献   

10.
在现行小学数学教科书,都把两个数的比定义为两个数相除,这样的定义不仅削弱了比的现实功能,而且无法让学生感悟比的数学本质.论证了比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倍数关系的表达与度量,还论证了比与除法、分数、比例的差异.并且,对相关内容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虽然“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学生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即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比与小学生经常进行的两个数量的比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此前所学习的“比”是指“差比”和“倍比”,而现在所学习的比是指两个数相除,而两个数相除有两种情况:一是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即指同类量的比;二是相关联的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得到一个新量。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很喜欢做一题多解的奥赛数学题,特举例和大家交流心得。例:已知两个数相除的商为4,相减的差是39。这两个数中较小的一个数是多少?(美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邀请赛试题) 分析:这是一道差倍计算问题。特点:已知“两个数相除的商和相减的差,要求两个数中较小的数是多少。关键是要熟悉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除数看作1  相似文献   

13.
"比"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这个数学定义用词简单:"两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定义的内涵是:"两数相除",其外延有两种情况,即两种数量相除的两种情况:一是两个数量单位相同,即同类量相除的情况,如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二是两个数量单位不相同,即不同类量相除的情况,如"神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在实际生活生产中,人们也常用到"比",生活中所用的"比"一般只涉  相似文献   

14.
一、比的概念 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可以由两个同类量组成,如长与宽的比其结果一般表示两个同类量(或数)的倍数关系。比也可以由两个不同类量组成 如“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公里”,可以说路程每时间的比是100:2。这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实际上,汽  相似文献   

15.
<正>史宁中教授认为,除法运算的一致性表现在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相除,计数单位的个数与计数单位的个数相除。小数除法运算的算理与算法,可以从整数除法、分数除法分别进行推演。他认为小数除法运算可以概括为“披着小数外衣的整数除法运算”。这让我们对小数除法有了新的认识,在教学中要打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界限,让小数除法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定义分数的方法通常有四种:份数定义,即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商定义,即两个整数(除数不为0)的商;比定义,即整数a与b(b≠0)之比;公理化定义,即有序整数对(a,b),其中b≠0.[1]份数定义揭示了分数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过程,便于学生借助实际操作或头脑中的操作表象比较容易地进入分数世界,这可能是小学数学中普遍采用这一定义的原因.当然,这一定义也有局限性,如不能很好地解释教师经常讨论的0/5、5/1等是不是分数的问题.商定义实际上就是小学里讲的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定义,就可以解决非整数商的除法问题.不仅如此,由于除法对应于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这就为我们利用分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了方便之门,如分数、百分数应用问题,等等.当然,我们也看到,份数定义中其实也包含着除法,这就使在份数定义的基础上学习商定义成为可能.本课教学就基于这样的认知.比定义源于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即在保证每份所含数量相同的前提下,两个量之间是a份与b份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用除法来求得.这一概念的产生为研究两个同类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提供了方便,它的思想方法也成为研究两个不同类量之间比例关系的有力武器.为满足这一概念扩充的需要,比就被一般性地定义为两个数相除.  相似文献   

17.
"比"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这个数学定义用词简单:"两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定义的内涵是"两数相除"。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也常用到"比",生活中所用的"比"一般只涉及第一种外延,即同类量相比的情况。如男女生的人数比、果汁和水的质量比、模型和实物的长度比。再如,黄金比、连比、百分比、比例尺等等都是同类量的比,日常生活生产中几乎没有不同类数量相比的例子。在人们的印象中,"比是同类量相除"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与数学中"比"的概念有出入,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8.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去年我教过这一部份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几点体会。一、抓住比的本质特征,全面阐述比的意义。比的实质就是两个数相除。教学时要抓住“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的本质特征,由两个同类量的比,推广到两个不同类量的比来闸明比的意义。同时还要注意讲清以下几个问题:(1)两个同类量相比时,单位必须相同,单位不同的不能直接写成比(如3公里  相似文献   

19.
在比和比例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区分几个概念的意义。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由定义可知,“比”表示两个数的一种关系,“比”的前后项不能随意调换,比号只是一种“关系符号”,它和除法、分数是有区别的。比例尺的意义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可见比例尺也可以看作是比的知识的应用。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由此可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比值相等的就能组成比例,否则不能组成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  相似文献   

20.
相似形学习     
李燕 《理科爱好者》2004,(24):49-65
比是借助于除法的概念而建立的,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表示为一个分数,具体形式可以是a: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