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人民教师执教的永恒的主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作者依据较长时间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树立优良的师德师风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则是教师的灵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师风,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学校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推动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对广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代对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师风建设是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义,是评价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本文介绍了技工院校教师通过用情用心用力用智践行新时代师德师风,培育出有理想信念、会做人做事、能自助助人、努力成长成才的技能人才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4.
江沛 《考试周刊》2009,(49):24-25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在新形势下更有紧迫性。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由此可以说,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只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才能提升教育的形象,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创新人才,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打下最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尽可能按时代的要求,去认识,去丰富师德的内涵,提升师德的境界,使师德得以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努力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将师德的外延拓展.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师德是师风形成的基础,师风是师德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就一所学校而言,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是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那么,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我们先从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谈起。  相似文献   

6.
李剑 《华章》2013,(17)
伴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本文通过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德观,分析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所从事的是神圣而又崇高的职业。处在学校教育主导地位的广大教师,对受教育者直接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抓教师队伍建设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  相似文献   

8.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要。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地位和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根本保障。本文剖析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新时期高校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明确师德要求、落实师德责任、加强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开展师德竞赛和树立师德典型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静 《成才之路》2010,(35):10-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而作为一个教师要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具备良好的民主意识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保证。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策略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培养制度;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要积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要强化教师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学校师德师风问题与建设策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凤英 《教师》2010,(5):46-4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知道,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学,所以说。解决好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是提升学校管理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就学校而言,要解决好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难题,关键还是要把握好师德师风的管理关。结合我做校长以来的管理实践,就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谈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本文从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德法兼治和创新的理念出发,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组织领导、制度保障和政策导向以及考核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探索和研究高校教书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89):14-1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风师德为先。师德师风建设是衡量民办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关系着民办高校的兴衰与成败,积极探索民办高校师风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对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爱岗敬业则是师德师魂最后的体现。所谓爱岗敬业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尊重自己的岗位职责。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  相似文献   

15.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一以贯之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考察十年来师德师风建设进展,本文基于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整体偏好,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师德行为表现认同度较高,但师德宣传效果相对较差,学生对教师传播正能量、家长对教师校园安全防范认同度相对偏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和师德行为表现,在学校所在地和办学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教师职称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较为复杂的关系。教师教龄与师德师风建设效果感知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师德教育对师德师风建设影响最大,师德考核影响最小。建议应以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为基础,注重分层开展师德教育,促进教师形成德性自觉;以符合受众群体需求逻辑的思维,进一步完善师德宣传方式;以重申道德命令和法治思维,加强师德治理;以保障教育公平,全面提升城乡接合部学校办学水平,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们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积极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以“师德工程”建设为载体,大力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多年来,市教育党委、市教委以“师德建设”工程为载体,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的理念,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各项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徐宏书 《教师》2012,(14):26-27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一些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升本院校因为建校时间不长,在教育理念、办学定位思想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还不是太完善,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还缺乏长效机制,另外师德师风的考评机制、监督机制及激励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能确保新升本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当前新升本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诸多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安心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我认为,目前中小学校对教师教育和管理最重要的有三方面内容: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敬业精神;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素质;实行文化管理,让教师充分发挥才智。一、加强师德建设,弘扬敬业精神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近两年来,人们对加强师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师德教育成了学校对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党建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师德师风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高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增强办学实力,必须建设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必须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才能强化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教师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从而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师师德素质是关键。1.身正为范,"以德立教"铸师德之魂。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对一名教师来说,修养是教育的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