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成就目标定向的性别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和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对300名南阳师院在读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学习目标定向在性别上差异极显著;成就动机在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目标定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北省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完成《成就动机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测验,结合其学业成绩进行学业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和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结论表明,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对学业成绩不具有显著的影响;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的相关表现出了年级的差异;社会体育专业女生的学业成绩显著高于男生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3.
以高职院校学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在不同专业中的差异是否显著。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159名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在追求成功动机上性别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在避免失败动机和合成动机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避免失败动机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合成动机显著高于女生。高职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追求成功动机、合成动机的正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与避免失败动机的负相关也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234名高职学生为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运用方差分析、多元回归统计方法,对不同经济地位和综合素质的高职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及其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贫困高职生和非贫困高职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水平无显著差异,且显著高于普通贫困高职生。  相似文献   

5.
采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成就倾向个体差异问卷》,对随机抽取的284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测量,探讨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结果发现自我效能与成就动机呈显著正相关;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变量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成就动机中避免失败变量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本研究所调查的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历以及生源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139名职业中学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职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各因子之间性别差异均不显著;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差异极其显著,而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动机和合成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但在避免失败的动机方面差异并不显著;职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分与追求成功动机和合成动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避免失败动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追求成功动机和合成动机对职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大学生意志品质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BTL-L-YZ1.0普通人群意志品质量表对36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男生,男大学生的自制力、智源集中度和果断性得分高于女生,且差异都显著;自制力和自觉性在城乡上差异显著,农村大学生得分高于城镇;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意志品质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意志品质总分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女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制力、智源集中度和果断性低于男生;农村大学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高于城镇;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意志品质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意志品质总分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体育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自我效能感的原理和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成就动机水平显著地高于男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两个因子均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培养、激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25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马氏量表Ⅳ,对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城市的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学科差异不显著。(2)理工科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显著高于文科;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显著高于城市;人际信任的性别差异不显著。(3)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在体育锻炼视角上提出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对策。采用《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自评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2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在性别、年级与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体育锻炼投入及各维度均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体育锻炼投入中的活力坚持度和参与自主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效能感51.10%的变异量。  相似文献   

11.
以初中生为被试,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居于中等水平;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年级差异不显著(p<0.05),而生源地差异显著,城市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01);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的历史成绩明显优于低一般自我效能感学生(p<0.001)。因此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历史成绩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提高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其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广西四所大学的2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①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整体上均呈中上水平;②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不显著;③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效能在年级上具有显著差异;④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⑤时间效能感、时间监控感、时间价值观对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解释作用。结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其自我效能呈正相关,且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各雏度对自我效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自考生学习动机的调查显示:自考生的学习动机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不同群体自考生的学习动机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家庭住址、学业成绩、专业满意程度等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研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和成就动机量表对客家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双性化"性别角色发展趋势明显,客家籍与非客家籍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差异不显著;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与地区差异,客家籍大学生有着更强的成就动机;性别角色与成就动机存在显著的相关,男性化者成就动机水平最高,双性化者次之,未分化者最低。社会、学校、家庭应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性别角色形象,弘扬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大学生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15.
As computer‐based tests become more common, there is a growing wealth of metadata related to examinees’ response processes, which include solution strategies, concentration, and operating speed. One common type of metadata is item response time. While response times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to improve estimates of achievement, little work considers whether these metadata may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social–emotional constructs. This study uses an analytic example to explore whether metadata might help illuminate such constructs. Specifically, analyses examine whether the amount of time students spend on test items (after accounting for item difficulty and estimates of true achievement), and difficult items in particular, tell us anything about the student's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While results do not indicate a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n item durations and these constructs in general, the amount of time students spend on very difficult items i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motivation and self‐efficac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using response process metadata to gain information on social–emotional construc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关系,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对重庆市31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诸因素得分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得分高于男生;相关分析发现,除个别个人和社会取向特殊自我价值感领域以外。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同自我灵活性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高、低自我价值感的大学生在自我和谐诸因子上的得分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to learn science in college courses was examined. The students—367 science majors and 313 nonscience majors—responded to the Science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 II, which assessed five motivation compon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 self‐determination, self‐efficacy, career motivation, and grade motivation. Exploratory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es provided evidence of questionnaire construct validity. The motivation components, especially self‐efficacy, were related to the students' college science grade point averages. The science majors scored higher than the nonscience majors on all of the motivation components. Among both science majors and nonscience majors, men had higher self‐efficacy than women, and women had higher self‐determination than men.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questionnaire is a valid and efficient tool for assessing components of students' motivation to learn science in college courses, and that the components play a role in students' science achievement. © 2011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Res Sci Teach 48: 1159–1176, 2011  相似文献   

18.
依据成就目标理论、自主性动机理论及自我效能理论,对中小学教师成就动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教师的成就目标取向和自主性动机随年龄的变化而有所起伏,而自我效能感则逐渐提高;男女教师的成就目标取向明确,都有较强的自主性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有更积极的社会和个人价值目标取向,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城乡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较强,但农村教师的社会价值取向高于城市教师,有着更强烈的自主性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