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旺儒 《传媒》2018,(9):61-63
自1854年《金山日新录》在美国旧金山创刊发行以来,作为国际新闻传播领域的独特力量,海外华文媒体历经了百余年的发展.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海外华文媒体一向是华人华侨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以美国为例,近八成华裔经常阅读华文报纸,而25%左右的华裔偏好华语电视节目胜过英语节目.近年来,随着我国构建新型对外传播格局不断深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日益显著,特别是在推进"一带一路"的倡议背景下,海外华文媒体扮演了"先锋军"的角色.从整体上看,华文媒体遍布世界五大洲,只要有华人社区的地方,就能看到华文报刊、华语电视和广播.但就个体而言,由于人力、资金、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许多华文媒体的影响力有限,一些华文报刊发行量仅有百余份,出了几期便草草停刊.海外华文媒体肩负着向华人华侨传播中国故事、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责,并在宣导"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如何透过有效手段改善其生存状况、提升其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的代表,《欧洲时报》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本研究将总结其运营经验,为其他华文媒体提供《欧洲时报》在发展中的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2.
张寅 《出版发行研究》2018,(6):86-88,92
海外华文媒体数量多、分布广,但大多数规模小、影响弱.近年来,华文媒体在我国对外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如何透过有效手段改善其生存状况、提升其传播影响力至关重要.《欧洲时报》凭借建构全媒体传播渠道、强化与国内外媒体合作等有效举措,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果,值得其他海外华文媒体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欧洲华文媒体比起美国、东南亚的华文媒体可以说是“小弟弟”,它们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但这些“小弟弟”的成长速度可不慢.也许因为年轻.也许因为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和人员构成的独特性.在全世界华文媒体——这些开在海外的烂漫山花.已经独领风骚.香气袭人。  相似文献   

4.
当代欧洲地区华文报刊研究黄煜引言欧洲地区华文媒体是海外华文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探讨与研究长期以来甚少开展,可以说付诸阙如。即使在寥寥无几的书刊资料中提及的一些欧洲华文报刊,亦有不少事实差错。①欧洲地区华文媒体的重镇是在英...  相似文献   

5.
柯卓英 《青年记者》2016,(23):34-35
《欧洲时报》创刊于1983年,中文网站于2009年4月1日完成升级改版.《欧洲时报》作为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华文媒体之—,致力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开辟“华文教育”“华文园地”栏目,专设诗词鉴赏,积极有效地推动了古典诗词在当代欧洲的传播.本文以《欧洲时报》为例来探讨古典诗词在当代欧洲的传播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欧洲"辱华"事件为例,讨论海外华文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功能。"辱华"现象是中国文化和他国文化在交流中产生的冲突之一,严重伤害了海外华人同胞的尊严与情感。欧洲华文媒体作为沟通中欧的渠道之一,在"辱华"事件中,除了实现情况报道功能,团结华人、引导华人合理维权之外,还应实现说服功能,扭转欧洲对华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7.
构建微信平台是传统海外华文媒体转型的一大突破,由于海外华文媒体的特殊性和与新媒体的不同特征,微信平台的内容生产也应该遵循特定的规律。本文通过分析《欧洲时报》英国版微信公众号"英伦圈"的内容生产特征,得出海外华文媒体微信平台进行内容生产需要注意的有:受众定位要精准到核心受众群;内容生产者应采用平等视角与受众进行对话;文章类型应以消息类为主,娱乐类文章也必不可少;内容形式尽量丰富;报道以中立报道为主;文章议题要注重时宜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23):42-4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化,海外华文网站迅速发展,为我国对外传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本文比较了我国境内中文网站、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传统海外华文媒体,分析海外华文网站在我国对外传播中的比较优势:与我国境中文网站相比,海外华文网站的覆盖范围更贴近我国对外传播的目标对象,其传播身份中立,更易为传播对象所接受,同时,它有机会覆盖国内中文网站不易到达的人群;海外华文网站与我国对外传播外文网站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信息的"落地"问题上,即媒体信息能否真正为目标覆盖范围的受众人群接触到;海外华文网站与传统海外华文媒体的比较优势突出体现在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2009,(2):30-30
日前,今晚报与韩国新华报、南非华侨新闻报、西班牙欧华报、意大利欧洲华人报、匈牙利新导报等5家海外华文媒体签订意向书——从2009年开始合作创办今晚报海外版。  相似文献   

10.
苏彦韬 《中国广播》2011,(10):14-17
美国是中国海外华文媒体发展最蓬勃的地区之一,早在1854年就诞生了全球最早的一份中文报纸《金山日新录》。华文媒体1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美国出现过的华文媒体种类和数量都在海外华文媒体中名列前茅。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华文媒体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华文媒体“峰会”的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9月16日至18日在南京举行。五大洲约30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百余家华文媒体与会,就“面对新世纪的海外华文媒体”这一主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据介绍,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旨在为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探索其生存发展并促进华文媒体之间及其与中国大陆传媒界的联系沟通及协  相似文献   

12.
欧洲是华侨华人主要的聚集地之一,欧洲华文报刊在海外华文报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欧洲与中国虽然地域上相去甚远,但欧洲的华文报刊却在其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了与中国国内局势和政治运动紧密相连的鲜明时代特征,并因此形成欧洲华文报刊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本文拟对此作一概述与分析。一、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华文报刊目前有案可稽的欧洲最早的华文期刊是1894年10月在英国伦敦创办的《中英商工机器时报》,又名《清韩英实业杂志》;最早出现的华文报纸是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不定期机关报《旅俄华工大同报》…  相似文献   

13.
分析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特征,论述开发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必要性、原则和方式,介绍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发海外华文媒体信息资源的情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4.
<正>东南亚是海外侨胞传统的聚居地,也是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同时,海外最早的华文媒体也诞生在这里。可以说,东南亚是迄今为止除中国之外,华文媒体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地区。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曙光,到今天《联合早报》、《星洲日报》、《世界日报》等著名华文媒体的辉煌,东南亚华文媒体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曲折发展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过风雨和坎坷,但更多的是阳光和彩虹;在这个过程中,当地华文媒体总是  相似文献   

15.
戴楠 《传媒》2014,(16)
正从欧洲最早的华文报刊——19世纪60年代在伦敦出版的《飞龙报》算起,中文报刊在欧洲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而真正由华人创办的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法国,是1907年6月22日由巴黎新世纪书报局编印的《新世纪》周刊。本文主要着眼于21世纪以来的欧洲华文传媒的发展格局,以此来探讨海外华文传媒在新世纪的发展态势与功能角色定位。 欧洲华文传媒的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华人移民的数量持续攀升,据2008年欧洲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的调研结果,欧洲的华人华侨总人数已超过250万人,近  相似文献   

16.
刘冰 《传媒》2018,(9):59-61
美国有500万华裔人口,是海外华人华侨的主要聚居国家之一,当地华人对于新闻资讯的需求,推动了华文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从1854年《金山日新录》创刊开始,华文媒体在美国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据相关调查表明,在美国近八成华裔经常阅读华文报纸,25%左右的华裔偏好华语电视节目胜过英语节目.坚实的受众基础让华文报纸、广播和电视在全美各地得以壮大发展.但互联网的普及与新媒体的兴起,使得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美国华文媒体也陷入发行量与经营收益双双锐减的局面.创新成为华文媒体摆脱颓势、重获新生的必由之路,其中,鹰龙传媒集团在全媒体时代整合资源,并打造了北美地区融媒体旗舰,对其他华文媒体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海外华文媒体及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阐释,从客观的角度说明了海外华文媒体发展的历程及在世界传媒领域中所占据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详细阐述了海外华文媒体在跨视觉下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对缅甸的文化交流与传播。缅甸华文报纸的出现以及曲折的变革过程则是中缅关系发展的镜像呈现。进入21世纪,民盟的领导为缅甸华文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温床,以《金凤凰》、"缅华网"为首的缅甸华文媒体,表现出了空前的公信力、凝聚力。"一带一路"背景下处于变革期的缅甸华文媒体,仍在中缅关系良性发展的进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菲律宾华文报刊的百年历史。它们在异国异族和异文化的包围乃至歧视中艰难谋生,但其一脉相承的浓郁的乡情族念以及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感是华文媒体始终不渝的办报理念和宗旨。他们在维护居住国社会稳定的基础上为争取华族权益,促进居住国与祖籍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面对全球"中文热"的大好形势,菲律宾的华文媒体将打好基础,提升品位,走出国界,更为深入地展开与中国及世界华文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新闻传播和文化活动的开展,书写华文媒体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20.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加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少不了华文媒体的国际化。然而,我国的多数媒体尚缺少走出去的经验和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华文媒体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以加强华文传播力量,拓宽华文传播渠道,就显示出紧迫性和现实针对性。TOM集团和凤凰卫视,作为具有一定国际化程度的华文传媒集团,其定位、资本运作、资源整合、新技术和新业态运用等方面有可借鉴之处,也有其局限处,为分析华文媒体如何国际化提供了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