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线压缩机是一种由直线电机直接驱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新型压缩机,省去了将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曲柄连杆机构,而且可以实现无油润滑。本文设计了气动工具用单级直线压缩机,对其结构和热力学分析,同时进行了参数设计,拓展了直线压缩机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迎角机构是风洞的关键部件之一,是试验模型的支撑,其运动精度和动态特性直接影响风洞试验精度。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风洞迎角机构数字样机模型,并对迎角机构进行有限元、运动学及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在迎角机构实际运行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形态结构分布、能量代谢、动力学、凋亡、自噬及生物合成方面的影响进行综述.结果发现运动后线粒体发生了再分布并且形态结构和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出现改变,动力学变化是线粒体对运动的早期适应反应.运动可以影响线粒体自噬、凋亡和生物合成过程,有助于维持线粒体的质量.通过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影响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高等、中等和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传动部分的教学模型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能实现简单机构的现状,提出一种由多种传动机构来实现模拟立体停车升降和横向移动演示的机械传动机构演示教学模型。本模型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有机结合,以立体车库为平台,讲解传动机构知识,并模拟立体停车的升降和横向移动,为机械传动教学提供了一个全面性的教具模型。结构清晰、应用性强,故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模型已通过国家级本科生项目---科研创新项目审核,并获得首都高校第七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基于ADAMS.LifeMoD人体落地动作的动力学仿真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体运动仿真软件LifeMoD建立人体个性化的三维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19个环节和50个自由度.对受试者的落地过程进行动作捕捉、运动学解析、动力学仿真,并完成仿真结果与三维测力台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可信度,可以用来研究人体落地冲击过程的动力学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6.
机械传动机构,可以将动力所提供的运动方式、方向或速度加以改变,被人们有目的地利用。机械传动分为很多种,例如丝杠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带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等。本文将以同步带传动为例,设计一个传动机构。  相似文献   

7.
生物力学在运动控制与协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生物力学与运动控制有关的术语、研究技术以及原理,并对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人体运动不仅受到主动的肌肉力矩的影响,也受到重力矩、接触力矩以及由运动产生的惯性力矩的影响,通过肢体运动的动力学可以对这些控制人体运动的力矩分量进行量化分析,据此,探讨人体运动如何受到主动力矩和被动力矩的影响,特别是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环节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根据这一方法获得的结果也可推估运动的神经控制机制.肌肉收缩可以直接作用产生肢体运动,肢体运动又随之引起被动的反作用力矩反过来影响运动,在运动控制与发展过程中,神经肌肉系统就是通过对肌肉收缩力矩的调节与控制,达到对外力矩(外在环境)和被动的、由运动引起的(motion-dependent)惯性力矩的平衡与适应,进而完成或发展出一个有效率和协调的肢体动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以某石化公司12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往复压缩机组为例,以现有故障诊断与RCM技术为基础,基于实现两者结合的目的,研究一种基于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RCM技术.该技术将RCM与先进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手段相结合,使其不但具有设备状态监测实时性和设备故障智能诊断功能,并且达到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往复压缩机的可利用率,延长大修周期的目的,进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同伴关系与青少年运动动机、行为投入的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运动友谊质量量表(SFQs)、同伴关系理论为基础,研制适应国内文化背景的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以Harter的行为动机理论和整体自我价值中介模型为理论基础,对参加体育训练的青少年进行测试.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能力知觉、同伴支持对青少年自尊、行为动机、情绪体验以及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两类同伴关系独立影响相关动机行为变量:能力知觉、同伴接纳通过自尊这一中介变量影响运动动机和运动投入;运动友谊质量可直接影响青少年运动动机和行为投入.(2)在开放性运动项目中,同伴关系可以显著影响青少年的运动动机和相关行为投入,在封闭性运动项目中,同伴关系可以影响运动动机,但对于相关行为投入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一次离心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的变化,并探究针刺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安静对照、针刺、一次离心运动和运动针刺四大组.运动方式采取下坡跑,坡度-16°,速度16m/min,时间90min;针刺方法小腿三头肌纵向从远端斜刺,进针角度约30°,进针止于小腿三头肌肌腹处,留针2min.各组又按运动后时相点分为0h、6h、12h、24h、48h和72h小组,大鼠在对应时间点取比目鱼肌进行检测.Western Blot法检测针刺干预及一次运动后不同时程后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Mfn2、Drp1的蛋白表达.结果:单纯针刺后Mfn2蛋白表达上调,Drp1在12h出现显著上调.单纯运动组Drp1在0h出现显著降低.与运动组相比较,运动针刺后Mfn2在0h、24h有显著变化.Drp1蛋白表达在0h、12h有显著变化.结论:一次离心运动早期使骨骼肌线粒体出现分裂抑制.针刺可以改善一次离心运动导致的骨骼肌线粒体动力学状态,进而影响线粒体分布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近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棒球投手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目前对棒球投手的生物力学研究主要运用高速摄影、等速肌力测试、肌电图、三维测力台等科研手段,从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学方面对影响棒球投球动作质量及投球速度的关键部位和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优化投球动作以减少运动损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朱昌义 《体育科学》2000,20(6):79-82
通过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体操运动进行技术分析和动作优化设计。作者建立了一个单杠上人体回环运动的5环多刚体系统模型,动用凯恩方法推导出运动方程,并采用C语言开发出相应的计算机仿真程序,该仿真程序能够帮助运动员改进运动技术并最终获得最优化的运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单杠上人体回环运动的模型是可行的;(2)动用凯恩方法推导动力学方程简单而方便,运动方程以隐式呈现并易于编写计算机仿真程序;(3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乒乓球选项课大学生在锻炼情景下运动承诺模型的实证分析,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240名大学生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乒乓球选项课大学生在运动承诺情境下的锻炼坚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锻炼情境中,运动承诺理论具有较好的效度,但运动承诺理论的单层次结构模型忽略了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变量的中介作用,分层后的结构模型在理论解释和数据拟合上更为合理.②乒乓球选项课的大学生运动承诺得分较低,坚持体育锻炼的决心不强;运动乐趣、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和参与机会能够较好地预测大学生的运动承诺强度,故可以通过干预上述几个方面来促进大学生坚持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4.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卉 《体育科学》2004,24(11):30-36
鞭打动作是许多体育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鞭打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运动技术实践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指导意义。应用瑞典产 QUAL ISYS- MCU5 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6个镜头 )对羽毛球扣杀、排球扣球、标枪投掷、棒球投球动作过程进行测试。在一定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上肢 3环节 7自由度的环节链多刚体模型 ,应用多刚体动力学中的 Kane方法和红外远射测试系统所测运动学数据对上肢各环节运动的肌肉力矩进行计算 ,并应用隔离法计算上肢各环节在关节处的受力情况。通过对上肢鞭打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上肢在做鞭打动作时的空间运动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运动依赖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动依赖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关于运动依赖的影响因素有许多国外学者进行了研究,但缺乏系统的分析.本文抽取220名普通健身者为研究对象,对个人因素(性别、年龄、BMI、婚姻状况等)、身体活动特征(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以及运动背景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erry2004年设计的锻炼上瘾量表(EAI)对运动依赖进行评定,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构建回归模型.结果发现BMI值、运动总的时间、大强度运动时间是运动依赖的预测指标.室外运动和与朋友一起运动是影响个体运动上瘾的重要运动背景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并结合长期的运动心理咨询实践,阐述目前我国运动心理咨询工作者绩效评估的驱动因素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运动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绩效评估指标、评估原则、评估的一般步骤、评估方法和评估机构的授权、评估人员及组成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使用踝关节护具作为预防踝关节损伤常见方法的效果,旨在系统评估不同类型踝关节护具对下肢各个关节运动学、动力学以及神经肌肉控制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通过广泛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多个权威数据库,系统梳理了有关踝关节护具对下肢生物力学影响的文献,并进行了综合而深入的分析。结果与结论:尽管在运动过程中,关于不同踝关节护具对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的影响已经取得一定的共识,然而在对其他下肢关节影响方面仍存在较少的一致性和深入探究,特别是对于膝关节和髋关节运动学、动力学变化的了解,以及踝关节护具对下肢肌肉调控机制所产生的可能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因此,该研究强调了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运动类型、个体差异和长期佩戴对生物力学变化的影响,以揭示踝关节护具对于整体下肢运动的综合影响机制。这将有助于为运动员、教练员和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建议,以优化运动表现,并最大程度地降低踝关节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抛物体理论和动力学方程,该研究分别计算了无空气影响和有空气影响时跳台滑雪飞行的远度,并运用生物力学的专业理论对影响跳台滑雪运动成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跳台滑雪的运动训练和有效提高跳台滑雪的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一种结合轮胎纵向滑移率和横向侧偏角的汽车运动联合控制方法,针对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性及执行器约束等,建立模糊控制系统实现对整车运动的稳定性控制,并针对四轮独立驱动和四轮转向汽车的执行器可独立控制的特点,给出各个车轮侧偏角和纵向滑移率的期望值,从而满足执行器约束及整车在纵向、横向和横摆三个自由度的稳定.通过仿真表明,当路面发生变化或执行器自身发生故障,汽车运动联合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器的规则库迅速进行自我调整,与比例控制器和单独的滑移率控制系统相比,联合模糊控制系统车辆可操纵性和稳定性较好,具有更优的跟踪性能,及在紧急工况下具有更快的处理速度和更佳的驾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抛物体理论和动力学方程,该研究分别计算了无空气影响和有空气影响时跳台滑雪飞行的远度,并运用生物力学的专业理论对影响跳台滑雪运动成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跳台滑雪的运动训练和有效提高跳台滑雪的运动成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