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DNA纳米技术是设计和构建具有一定用途的人工核酸纳米结构。DNA纳米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如何有效设计和构建具有明确功能的纳米尺度的结构和器件。计算机辅助工具是预测、设计、建模以及描绘DNA结构的最强有力的工具。计算机辅助设计DNA结构以及识别有效的自组装路径让DNA作为一种独特的材料在构建纳米结构领域中显露锋芒。文章总结了DNA纳米结构设计的原理,介绍了一些用于DNA结构设计的算法以及一些用户友好软件。同时,对DNA纳米技术中构建DNA逻辑门以及DNA计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第一链接     
新的DNA纳米结构DNA是一种普通的纳米结构构造单元,因为它既能自组装,又有可编程性,还可以用许多化学方法来操纵。关于DNA纳米材料的制造已有大量文献,但现在该领域创建的一个新方法却打破了常规。反常的是,虽然该方法忽略了序列设计、DNA链的纯度和集中度,但它构建的DNA纳米结构却比过去任何时候构建的都更大、更复杂。这种“一罐焖”的方法用几百个短的DNA链把一个非常长的链像订书钉那样钉成二维结构,形成任何想要的形状。各个“订书钉”还可以做成纳米尺度的像素,用来在一个100纳米的给定形状上生成表面图案,或者将各个形状联结…  相似文献   

3.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进行研究;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下,构建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评价模型,并且通过案例说明了谊评价模型的使用方法,模型不但能对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进行定量的评价,而且为提升高校图书馆读者满意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以问题串贯穿教学设计,目的是带动学生思考。在处理抽象的教学内容时采取了模型实例,多媒体等来帮助学生理解。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50年代,人类发现了DNA的结构。此后,我们开始克隆动物,并完成人类基因组的测定,这一切都在暗示着:DNA是我们理解生命的密码。DNA之于我们,似乎既熟悉又陌生。现在,让我们来理清DNA的发展史,更好地了解与掌控它们在身体里的秘密吧!1953年2月28日中午,两个年轻的生物化学家,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走进英国剑桥大学的老鹰酒吧,宣布他们已经发现了生命的秘密!他们并没有夸张,因为他们揭开了DNA结构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网络读者满意的因果关系,建立了读者满意度结构模型,应用AMOS软件进行模型验证分析,并探讨了提高读者满意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SEM的高校图书馆读者忠诚研究——以江苏省高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正东 《现代情报》2010,30(2):154-157
在回顾图书馆读者忠诚文献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影响图书馆读者忠诚的因素,并利用Lisrel8.70软件构建图书馆读者忠诚结构模型,指出提升图书馆读者忠诚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8.
经变性处理的 Lambda DNA变异结构──辫状三链缠绕结构图象,扫描范围为47× 96A  相似文献   

9.
DNA的"珍珠项链"也会断掉 为什么科学家现在又不看好复活远古生物了呢?这得先从DNA的结构谈起.我们平时所说的DNA是个双螺旋的分子,顾名思义,一个DNA分子由两条单独的DNA链缠绕而成.如果把每一条DNA链放大了看,会发现它就如同一条彩色的珍珠项链,黑、白、粉、黄四种颜色的"珍珠"排列顺序储存了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10.
2004年7月28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美国加州溘然长逝。在科学巨匠逝去之时,人们自然对双螺旋结构再次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有人认为,由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现代分子生物技术才开始走向成熟并能登上科学的神圣殿堂,而且为千千万万的人带来福音,比如各种药物和生物制品。固然,DNA双螺旋以其优雅和纯美的结构构成了人们心目中分子生物学的完美标志,甚至代表和体现了科学即美的原理,但迄今是不是所有生物和人类的遗传物质DNA就只有双螺旋这样一种结构呢?还有更多的D N A结构其实,根据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11.
汪丰云 《科学中国》2007,(11):50-53
50年代初,人们已普遍承认DNA是最重要的遗传物质,遗传信息就存储在DNA分子多核苷酸链上的4种碱基的特定序列上,进一步阐明其结构和功能已成为迫切的任务.这时,有3组科学家在进行DNA结构的研究,他们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鲍林,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富兰克琳与威尔金斯,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的沃森与克里克.这是一场实力与智慧的科学竞赛.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媒体报道,日本和以色列最近相继研制出可用于遗传基因分析的DNA计算机和纳米级计算机,为帮助读者了解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态势,本刊组织了一篇《未来计算机的研究进展与展望》综述性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万物生息繁衍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在神奇的生命世界里,有那么一条"中心法则",即遗传信息都要遵循DNA→RNA→蛋白质的顺序来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遵循DNA→DNA的顺序来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也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古DNA: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知过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生物分子遗传研究室成功完成了山东省临淄地区古墓群中古人类群体DNA的分析 ,阐明了不同历史时期山东半岛人群的分布及遗传结构与现代人的异同性。目前正分析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古代人群的DNA解析结果 ,以期复原我国商代人群结构、迁徙模式和文明、文化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15.
超越自卑     
先看一则故事:1951年,英国人弗兰克林从自己拍得极为清晰的DNA(脱氧核酸)的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螺旋结构,就此还举行了一次报告会。然而弗兰克林生性自卑多疑,总是怀疑自己论点的可靠性,后来竟然放弃了自己先前的假说。可是就在两年之后,霍森和克里克也从照片上发现了DNA分子结构,提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的假说。  相似文献   

16.
冯峰 《情报探索》2013,(4):34-36,40
分析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利用现状及读者需求特点,建立馆藏文献数量、馆藏文献结构、馆藏文献利用情况和读者满意度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模型;采用馆藏结构分析法、流通利用统计法、读者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评价法,评价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质量,以全面定性定量分析馆藏文献的现状,为高校图书馆优化馆藏结构,提升文献利用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i简介本项目以简单易取的外周血(静脉血)为检测对象,利用能够专一识别某些DNA特殊结构的荧光探针,对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些特殊的DNA结构(如G-四链体结构)进行特异性的检测,提供一种信号单一明确、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用于临床诊断的试剂盒产品,从而实现白血病的预警和早朗诊断。  相似文献   

18.
馆藏文献质量直接影响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效果。运用馆藏结构分析法和文献利用统计方法,对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的数量、馆藏结构以及馆藏文献资源满足读者需求程度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价分析,针对读者需求提出了优化馆藏文献资源质量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科学环境:一个诞生了DNA模型和12个诺贝尔奖的实验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年4月25日是DNA结构模型发表五十周年,是许多方面值得庆贺的日子。这里介绍英国剑桥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它不仅是DNA模型的诞生地,也是1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东莞图书馆近五年的统计年报数据,分析了读者流通量、馆藏资源、文献流通量、读者证与读者结构、数字资源、读者活动这几方面读者服务工作数据,研究了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