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金华 《家教世界》2013,(12):184-185
本论文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分析了高职院校的体育素质,给出了体育教育的内容,对高职院校的体育素质教育提出要求,并且探索了院校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方法,希望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上能为我国高职院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朱全飞 《职教通讯》2012,(11):20-21
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教育素材,在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和素质全面提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积极寻求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高职体育作为我国高职院校培养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在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于新形势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模式现状,探索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出发展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模式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素质的专业性特点,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与要求,最后对体育素质培养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质培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詹燕  宋红华 《教书育人》2012,(24):15-17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是培养造就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摇篮,加强当代高职学生基本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课堂教学方式枯燥、考评方式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为了更好的建设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出了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的思想、体育教育考评方式应重视"隐形指标"、"快乐体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主流、体育教学需要融入人文精神等措施,全方面建设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为学生和教师的体育教育与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人才。民族传统体育太极拳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预防学生职业病产生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评估健康体适能教育模式在高职体育中的教学效果,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以非体育专业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健康体适能教育模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体适能教育模式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柔韧素质;把健康的理念和科学健身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地适应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为高职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化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德育、智育、美育、劳育同等重要。然而,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单一的体育教育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其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是目前的必然趋势。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必须发挥体育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应有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课的激情。  相似文献   

10.
杨玥 《华章》2011,(16)
高职院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就是学生社团活动.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活动日趋频繁,成为校园文化的学生素质培养和主要内容的有效载体之一.作为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其主要目标之一.所以如何规范学生社团,使之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素质教育视角下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以期推进高职院校社团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普遍缺乏与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极不协调。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文化底蕴的不足、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市场经济注重实用,都造成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严重弱化。提倡人文素质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工作岗位潜在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动力保证,也是塑造大学生健康和健美的教育平台。高职院校要通过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注重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机结合,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最终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普遍关注,但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整体构建的实践、探索还较少,研究成果比较零散。体系化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包括目标设定、基本内容、路径选择、运作机制和制度保障等五个方面。在实践过程中,应建立系统化、模块化、学分化、普及化的“四化”实施模式,并通过实施过程与结果评价,完善职业素质教育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体育教学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素质,提高学校体育的生命力,必须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冲破教学旧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观念,通过富于创造性的建构,实现使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与专业学习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于强求统一的旧的传统教学观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刚 《考试周刊》2010,(11):16-17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在当今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应积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己任,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当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刘鹏辉 《教师》2019,(5):119-12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人文素养是人才全面发展中最核心的素质。人文素质培养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作者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情况进行调研,以高职院校为调研对象,多途径开展调研。调研结果:学校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学生对国学知识掌握有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融合途径单一。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策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王瑞良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205+207-205,207
当今的社会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企业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智商,还必须具备情商和创新能力,他们不仅要能承受各种压力,还必须能团结和组织一个团队去完成既定的目标。目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所学习知识与社会有一定的脱节,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合作、沟通、团队等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因此高职课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有识之士就提出将素质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新理念的提出,选项体育课、俱乐部制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类型的高职体育课相继应运而生。如何把社会上已经开展多年的并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素质培养的方法——拓展训练引进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的不良倾向,致使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的滑坡和文化素养的缺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再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每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职院校作为一个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更应引起重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侧重于对学生的专业技术培养,而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却有所忽视,因而导致学生的人文素缺失。而人文素质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寻求有效的教育途径,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基于此,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着重论述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以及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期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使学生成为既具有精湛的技术又具有高水平人文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人文素质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明确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以及综合开发为宗旨的原则,确立人文素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建设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全方位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