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我保护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中保存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我救护能力、自我调整能力。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独立生活的可靠保障,它有助于孩子尽早摆脱成人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有生存能力的个体。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呢? 一、耐心向孩子讲解必要的安全常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有意识地向孩子讲解一些安全常识。许多家长只知道给孩子定下种种清规戒律,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却懒于对这些限制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孩子没有理解家长不允许自己这样做的理由,认识不到这样做的危险性,一旦成人不在身边时,在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多数家长不约而同地有一种理想,就是把孩子教育得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家长们不断地“设计”孩子的行为,规范他们的思维,不许他们有任何“出轨”的举动,尤其不许频繁地问“为什么”。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们丧失了天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想象力。好奇心能更近地接触科学,改变人生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并不聪明,但他对一切都充满了好  相似文献   

3.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前对孩子百般疼爱,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有些过分溺爱了。有人劝说:这样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母亲却说:等他长大后他不会觉得我给他的爱,他的眼里只有恨,因为他只看到我对他的管束而看不到我对他的爱,趁他现在不懂事让我多爱他一些吧。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爱规定孩子做这做那,总是听到家长说“别动”,“不许碰那个,否则……”使他们产生好像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孰不知,在家长的断喝中孩子的探究欲望没有了,只有怯生生的眼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终身…  相似文献   

4.
李娟  宋伟 《山东教育》2003,(33):41-42
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科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学评价幼儿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近几年,我班在指导家长开展对孩子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园联系窗口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本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  相似文献   

5.
曾看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孩子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前对孩子百般疼爱,在别人的眼里甚至是有些过分溺爱了.有人劝说:这样会妨碍孩子的成长,母亲却说:等他长大后他不会觉得我给他的爱,他的眼里只有恨,因为他只看到我对他的管束而看不到我对他的爱,趁他现在不懂事让我多爱他一些吧.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爱规定孩子做这做那,总是听到家长说“别动“,“不许碰那个,否则……“使他们产生好像什么都不能做的感觉.孰不知,在家长的断喝中孩子的探究欲望没有了,只有怯生生的眼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温卫华 《班主任》2000,(8):16-16
由于电视节目质量参差不齐,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不许孩子看电视。当然,这样做确实能保证孩子在一段时间里接触不到“坏影响”,但是,我们能够保证孩子永远不接触坏的影响,永远生活在真空里吗?另外,看电视是不是只有坏处而没有好处呢?  相似文献   

7.
孩子坏习惯的养成,一般都是有原因和动机的,家长应正确诱导和耐心教育,既不能听之任之,姑息迁就,也不能动辄训斥,强令改正。弄清孩子坏习惯养成的原因和动机后,还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带有教育性的措施。不要就事论事,强令“以后不许这样做”或“再这样就揍你屁股”,因为这虽然能暂时制止坏习惯的再度出现,但孩子不会服气,只要有条件坏习惯同样还会表现出来。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可盛气凌人只有用平静、爱护的口气说话,孩子才能在心理上与父母接近。如果盛气凌人,甚至怒气冲冲,孩子就会在感情上惧而远之,…  相似文献   

8.
正尊敬的家长朋友:您好!春季是一些流行疾病的高发期,比如说像流感、流行性脑膜炎、手足口病、风疹、麻疹等是儿童最多见的。如何有效保护孩子健康,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侵袭,在这里我与家长朋友分享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常识,衷心地希望每位家长都做有心人,关爱孩子健康,科学照顾孩子,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沐浴春天的阳光。一、为孩子准备科学平衡的营养膳食。我们都听说过"药食同源"。有些家长会求助于各种药物和保健品,而聪明的家长则懂得应更关注"食",给孩子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幅漫画,名为“捆苗助长”。画的是一位老师与一位家长用一根写满了“不许看电视”“不许看课外书”“不许和同学出去玩儿”……的长绳将一个学生紧紧捆在了作业上, 希望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好好学习。看着这幅漫画,我想到了当今社会上,有些家长和老师只凭孩子的分数论好坏,看高低。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方法,如果每一个家长都像漫画上描述的一样, 只许让孩子学习,只懂得“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其它的,例如:做家务、自理什么都不许,什么都不学,那只能事与愿违。曾经有一个大学生。因为家长逼着他学习,给创见“贴上”了生活的“封条”,逼得他走投无路,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自杀!  相似文献   

10.
《顽皮娃娃》2009,(4):I0008-I0009
当孩子哭闹不止,或者以其他方式和家长对抗时,家长肯定会很生气。还可能会训斥孩子、打孩子或用把孩子关黑屋等方法来惩罚孩子,家长甚至还会恶狠狠地对孩子说出一些像“你怎么这么坏,你再这样,我就不要(喜欢)你了!”的话来威胁孩子。可是家长这样做不仅很难长期凑效。还会伤害孩子的感情,甚至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其实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  相似文献   

11.
一、尊重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属于社会,属于他自己。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虽小,但同样有信任、独立、自尊、上进等多方面的需要。如果家长没有顾及和满足孩子的这些需要,错待了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尊重孩子就要平等相待。对孩子说话,音量要中等,不要大嗓门;尽可能蹲着和孩子说话,用商量的口气。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动,不要经常说“不许这样”、“不许那  相似文献   

12.
"我家儿子今年9岁,心态特别好,考得再差也不着急,很会给自己找台阶下。有几次,禁闭也关了,不许吃饭的惩罚也用了,都不顶用。我很发愁,怎样才能让孩子‘急’起来?"——来自南昌的家长困扰这位家长的问题并不是个别问题,而是许多家长所共同关注的。要了解自己的孩子,需要做一些耐心的观察,孩子真的是对什么都无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海南省文昌市发生学生春游汽车侧翻事故,学校应该如何避免学生安全事故,在事故中又应该负什么责任,被广泛关注。其实,学生安全一直是教育领域的敏感话题,近年来,由于对学生安全问题过于紧张,一些中小学甚至停止了正常的校外活动和一些必要的教学活动。有人认为,家长将孩子送到学校,学校自然成为孩子的"监护人",应像家长一样履行监护职责。基于这种观点,只要孩子在学校受到伤害,一些家长就会把所有责任  相似文献   

14.
放假期间,一些家长让孩子报名学这学那,到老师那儿补课。假期本是孩子沐养身心的时间,却被一些家长看作是给孩子“大补”的好时机,使本该充满乐趣的假期,让孩子望而生畏进而生厌。家长们这样做,无非是望子成龙心切,怕孩子读不好书今后到社会上站不住脚,生活艰辛。所以一些家长平时让孩子玩的时间就不多。他们却不知自己是在扼杀孩子的童真,让孩子感到孤独和压力重重。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形成孤僻、不善社交、抑郁的性格,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而要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除应具备丰富的学识外,还得具备乐观开朗、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15.
孩子长到5岁,语言表达能力、四肢协调能力和大脑功能基本上都发育完善了。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因为溺爱孩子而为他包办一切,要教他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这样做既可从小培养  相似文献   

16.
人人都有不愿意告诉别人的私事,这便是隐私。个人隐私应得到尊重,法律也规定保护个人隐私不许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受侵犯是常见的事。侵犯孩子的隐私包含个人的缺陷(生理、行为等方面)。有些家长随便暴露孩子的隐私,甚至当众宣扬。这样做有什么害处呢? 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就是自信心。孩子希望有一定的独立性,希望自己的某一领域不受干预,这正是有自信心的表现。做错了事,想偷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家长,超前超负荷地给孩子灌输知识,甚至抓紧吃饭、骑车送孩子去幼儿园的点滴时间,问问“三加二等于几”,这样做是有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当下,一些横祸无端地向小学生飞来,给家庭、社会、学校添上无数的痛苦和烦恼。而导致悲剧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的安全防卫知识,自我保护能力欠缺:一是有些家长安全意识滞后。有些家长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一旦发生意外,他们往往手足无措。还有家长虽然知道些安全教育的常识,也知道孩子做的事不安全,但往往觉得事情没有那么巧就碰到自己家。  相似文献   

19.
沈泉涌 《现代家教》2002,(12):25-26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经常面临着这样尴尬的事,就是自己苦口婆心地指出孩子的不良习惯和缺点,可不少孩子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很不理想。就在不少家长苦于教子无方的时候,一些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主张父母与子女之间  相似文献   

20.
学生负担过重这把火越烧越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在这把火上"添了柴"。综观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三大误区:一是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现在的家长特别关注学校的文化成绩,总是以文化成绩去评价学校、教师和孩子。家长们不仅介意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还很关注孩子所在班级和学校的成绩,积极地给孩子排名次,将教师分好坏,给学校定位次,这样做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教师、学校的压力。二是一味增加孩子的家庭作业。许多家长不加选择地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有些家长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并不了解知识体系,只是一味地布置孩子做一些机械重复的作业,这种做法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身心负担。三是过分注重孩子的课外家教。家长们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