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根据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我国的档案划分为三种保管期限,即永久、长期、短期。凡是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机关、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有长远利用价值,需无限期保存下去的档案其保管期限被列为永久保存;凡是……  相似文献   

5.
6.
档案保管期限还是应该两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8.
傅华 《湖北档案》2000,(2):20-22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的对策 面对法庭上的败诉,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进行了研究,陆续采取两个方面的对策,一个是成立电子文件工作组,对电子文件管理和GRS 20修改问题进行研究;另一个是对地方法院的裁决向上诉法院上诉.  相似文献   

9.
霉菌防治是档案和图书保管工作的重要内容。霉菌的危害影响到档案图书的长久保存,关系到档案图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所以做好霉菌防治工作是保护好档案图书的关键。笔者从事了多年的工作实践.在此从档案图书保管角度谈谈霉菌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前档案保管失职行为的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三种,三种行为根据行为主体、后果及侵犯法益额不同而承担不同类型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文件材料可暂不划分保管期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爱红 《中国档案》2003,(12):18-19
正确界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划分档案保管期限是档案业务建设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关系到档案的留存及其价值的取向,如何更科学准确地确定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是广大档案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徐爱红的这篇文章提出,文件材料可暂不划分保管期限,在档案馆接收档案进馆时再对档案的保管期限做最后的判定。我们刊登这一文章,目的是就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的界定和划分工作更加科学准确、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2.
13.
王宁 《北京档案》2022,(5):27-30
数字档案的保管模式受技术环境、社会需求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等多种数字档案保管模式,在国际上也曾引发广泛讨论。基于当前我国数字档案保管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该文介绍了数字档案保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概况,对我国数字档案保管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我国数字档案保管模式的发展思路:建立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机制、加强集中管控,基于多元主体参与视角构建数字档案保管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电子文件与后保管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后现代"一词的诞生之日1870年至今,"后"字辈已繁衍生息成一个庞大的家族,并由理论的边缘走上历史的前台,一时间不少新生事物均加前缀"后"字,以示与他物的不同.且不说在文学、建筑、艺术等领域"后"字皆触目可见,就是在新兴的信息产业中也高举"后"旗,信息技术发展所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记录方式的改变,作为文件最终归宿地的档案馆自是首当其冲地面临这一变革,能否发现变化以及怎样去适应变化决定了档案界在未来的发展道路,因此当电子文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的文件和档案工作领域初露端倪时,不少学者就开始以前瞻性的眼光预示到一个全新的文件理论将要诞生,于是在十三届档案大会上库克正式提出"后保管时代",以区别于传统文件的保管模式,也可以说是区别于"现代保管模式".  相似文献   

18.
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主要环节在于归档文件的价值鉴定或价值分析。目前,各级机关确定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应依据国家档案局8号令。然而,再详细的保管期限表也不能穷尽所有档案文件材料,因此,确定某份文件保管期限必须对文件材料进行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