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国足球几经创伤之后,便将目光投向国外,请“洋教练”来华执教以图使中国足球有所振兴,走向强盛。经过考察磋商,原西德瓦尔德霍夫队教练施拉普纳来华任教、成为中国足协聘请的第一位执掌中国国家足球队大印的外籍教练。众所周知,中国国家足球队的几任教练可说是国内的杰出教练,但都在关键时刻翻了船,饮憾绿茵。失败的原因是诸多的,中国足球似乎得了不可救药的“癌症”,到了不得不求救外籍教练来“医治”的地步。那么施拉普纳在众人翘首企盼之中,会给中国足球带来什么灵丹妙药?他真的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吆?在崇洋的心理驱使下,施拉普纳又给人们带来几分神秘之感。  相似文献   

2.
谈到中国足球徘徊几十年的原因,人们认为中国的教练水平低是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中国足协通过聘请外籍教练执教,以寻求一条中国足球东山再起的捷径。“洋教练效应”一度在中国足坛沸沸扬扬,众说纷纭,由“洋教练”所带来的世界先进的足球技战术和先进的训练手段无疑使我们受益匪浅,但这能否使中国足球在短期内有一个飞跃,无人能做肯定的回答。中国足球要步入世界足球大舞台,需要接受当今世界最新的技战术和别人成功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球员走出去的机会日益增多,一些队员通过在国外各俱乐部的磨炼也确实带回来一些令我们耳目一新的现代足球技术,这对发展中国足球是非常有益的;同样,聘请“洋教练”执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但我们是否考虑到让我们的教练员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中国足坛,“洋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上至政府机构,下至各俱乐部,从球员到球迷对聘请高水平的外籍教练大多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在这样的“大气候”之卜,金志扬的观点也许显得有些另类,但对于仍处于“上下求索”阶段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许多问题的轨是孰非都还没有定论。金志扬教练在天津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他对聘请外籍教练这一问题深刻且独到的见解. 金指导认为现在国内很多俱乐部聘请外籍教练存在着严重的急功近利的思想,恨不得今天请来,明天就能出成绩,这不可能,也不现实。他做了一个很恰当的比喻,他说外籍教练就…  相似文献   

4.
在经过了两个输了球就换外国教练的轮回之后,中国足球终于请来了有世界足坛“神奇教练”之称的米卢蒂诺维奇。 中国教练不行,请外国教练。外国低水平的教练不行,请外国(最)高水平的教练。但是如果外国(最)高水平的教练也无法率中国队冲出亚洲,那是否将从反面证明不是外国教练不行,而是中国队自己不行呢? 因此,执教中国队冲击2002年世界杯不仅是米卢蒂诺维奇证明自己辉煌纪录的“最大一次挑战”(米氏自己所说),而且还将是中国足球证明究竟以前仅仅是外国低水平教练不行、还是自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的最后机会。 与施拉普纳头上很经不起推敲的  相似文献   

5.
变则有望     
中国足球有一个怪名词——恐韩症。这是一种什么症状,到目前为止谁也说不清。只是每到中韩比赛的时候,球迷和球员都感到有一口气窝在心里,不吐不快。但事情也奇怪,这口气就是吐不出来。这次中韩在上海再次对抗,众多球迷来到了球场,是因为他们对中国队的外籍教练霍顿怀着一种改天换地  相似文献   

6.
解体与重建——也谈青少年培养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昔日曾国藩与太平军交手屡战屡败,但曾国藩并不气馁,称自己为“屡败屡战”,最终战胜太平军。中国足球屡战屡败并不可怕,最多也是“屡败屡战”,我们认定终有出头的一日。但可怕的是屡战屡败可能会形成一种定势:中国队战败——国家队教练易人——新教练、新球队去面临下一次的失败。“冲出亚洲”一旦成为中国足球惟一可以依存的支点,那么中国足  相似文献   

7.
UFO今日光临     
UFO,3个字母便构成了一个世纪的迷幻,让全人类充满了对地外文明的无限向往。 由此,我想到了那个圆圆的中国足球。 世界杯,3个汉字便铸成了一个世纪的悲欢苦乐,同样也让中国人对这个“星运动”充满了无尽的渴望和企盼。 2 中国国家队聘请外籍教练已经有一段历史了。这段历史留给人们的除了失败,便是‘冲国国情”这4个字。 有了这4个字,每一次失利便无需更多理由:“同中国国情相冲突。” 我是一个相当奇怪的人,思想更是如此:我始终认为“中国国情”这4个字就是一个胎盘,孕育了许多失败的种子。 当博拉这个用经历证明自己…  相似文献   

8.
两年来.欧美韩等国教练纷纷登陆中国这块足球贫瘠的十秒.以其特有的执教方法令国人耳目一新,其中不乏诸如崔股泽、安杰伊、塔瓦雷斯等成功者,但更多的是失败者,从维尔纳、施拉普纳到托马勒、朴钟焕,币一而足。然而,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意者,他们都或多或少地身体力行,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训练方法和足球思想,也让国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足球理论和足球意识。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外籍教练的先进足球思想究竟怎样才能在神州大地生报发芽直至遍地开花呢?”笔者曾作为某外籍教练的英文翻译,对外籍教练的执教之道深有体会。现对其教学…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足球就象一个屡屡亏损的企业,换了一任又一任的“经理”,却始终未能扭亏为盈。如果说这仅仅是某一任“经理”无能的话,很多事情是无法解释的。为什么在走马灯似的一换再换之后,迄今仍然无济于事呢?不能不说,中国整个足球教练层的水平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他们与足球先进国家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以最新的信息验证: 中国足球队赴巴西留学,教练儒尼奥尔一针见血地说,中国队员技术很不错,整体意识非常差。而培养整体意识的关键,是教练员的水平。秘鲁援华足球教练戈麦斯执教一年后异常恳切地  相似文献   

10.
现在中国的俱乐部已经深深的认识到外籍教练水平比中方教练的高明了。从请韩国教练到南斯拉夫教练,现在发展到请世界顶级的教练,可以说这是中国足球的太好事。但是我们中国为什么不培养自己的好教练呢?中国的足球教练一直以来延续着一种习惯的模式,就是以前水平比较高的球员退役后担任  相似文献   

11.
满载着国人厚望的中国足球队尽管有洋教练撑腰,终于又一次失去了进军世界杯赛的机会,这次我们是输得如此的实在与震憾,在小组预赛中即放别人一脚踢出世界杯外围圈,难道这就是人们期望的中国足球?如何在短时间内尽快赶上落后的步伐,这是目前中国足坛至关重要的话题,中国足球失败约旦的因素很多,自身旷日技久的绝症,洋教练带队一年多并未从根本上予以拨乱反正。“心理素质差、临场发挥不稳定”,是中国队的老毛病,而这些缺点我们在同组的伊拉克队身上便难发现。两队反差如此明显:这不仅在于伊队平日训练及比赛的密度大质量高,而且还  相似文献   

12.
随着职业联赛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籍教练渗透到中国联赛中来。在足球思想、足球观念、足球哲学以及许许多多的细小之处表现出他们与中国教练的相同与不同。这篇文章从一些小的方面对土洋教练的言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论,但在某种意义上反应出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或许是哲学的或许思想或许是认识上的。  相似文献   

13.
人云:失败乃成功之母。但遗憾的是,就中国足球而言,每一次失败竟都是太不称职的“母亲”——她们培养的孩子,自今全都是“失败”,没有一次“成功”。 然而,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心情,去责怪、去埋怨,甚至去再换一茬教练。失败给予中国足球的最大利益,就是我们心理上的逐渐成熟,使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每一次失败,去面对中国足球的现实,去沉思中国足球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1994年到1998年,中国足球甲级队A组联赛已经整整踢了五年。这五年整个甲A赛场弥漫着一股鲍鱼之具和芝兰之香的混合味道,把我搞得晕头转向。说到举行甲A联赛的初衷当然是很好的了,就是要把中国足球搞上去嘛。中国足球踢了那么多年都没冲出去,有些人把原因归结于没有实行职业化,而且在1993年中国队被洋教练施拉普纳统率者在小组赛还是败于伊拉克足球队。所以中国足球在那一年失败之后碎然加快了职业化的进程,在1994年甲A联赛终于标由登场。甲A首先从名字上就有一种中西混…  相似文献   

15.
足球是游戏,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从轻松的视角看待游戏般的足球。 但是中国足球没有轻松的本钱,否则我们也不会揣着沉重的美元聘来那么多的外籍教练,此举的目的无非是希望通过付出一定的代价,换取中国足球不可多得的轻松。 请外教的热潮去年最盛,而去年也是炒外教最多的一年,急功近利的思想使中国足坛成了外籍教练的滑铁卢。痛定思痛之后,各支甲A球队开始在请洋教练的问题上谨慎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足球这幺些年来一直讲“学习”,也爱学习。从五十年代学匈牙利开始,学习的热情好像一直未曾减过。除了那段特殊时期耽误了中国的足球事业外,足球界的同志们从未放松过努力。例如,见西亚、韩国的足球是靠聘请外籍教练上去的,咱学“请进来”,请来了施拉普纳;又例如,见坐在家中学不大管用,咱学“走出去”,又是派“团”(如参观团、考察团),又是派“队”(如健力宝青年队),到国外“插队”学习、取经;再例如,见南美足球脚法  相似文献   

17.
铩羽狮城,泪洒星洲,屠龙未果,壮志难酬。中国足球依然未能了却几代戎马苦苦奋斗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夙愿,在“进军罗马”的征途上又一次折戟沉沙。总结中国队此番兵败狮城的原因,笔者认为,国脚的失利是由一系列指导思想和技战术方面的失误造成的。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战术上的失误纵观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足球,虽然总的战略指导思想由于教练几度更迭因人而异,但具体战术上却有一种“世袭”流传至今,那就是被视为中国队“祖传法宝”的速  相似文献   

18.
雄鹰越洋,雄鹰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足球的差距在哪儿;巨星登场,巨星让我们领略了现代足球的真正韵味。 在“工体”,中国队零比三负于首支来华的前世界冠军英格兰队。中国足球又一次输给了来访的外国队,“工体不败”不复存在。但我们要说: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失败了,我们等待这样的失败太久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一位足球教练经常说:“我们可以输球,但不能输人。”这句话被中国记者活学活用。世界杯赛期间,由于争抢机位,一位巴西记者和中国记者发生了冲突。一番争执之后,那位巴西记者终于走出车门,向中国记者道歉。这时有中国记者就脱口说出了:“我们可以输球,但不能输人。” 事情的起因及结果是这样的:就在中国队第一场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中国队准备迎战巴西队之前,中巴记者率先上演  相似文献   

20.
顺风 《体育博览》2008,(1):34-34
在中国队征战世界杯的道路上,主教练换了一个又一个。无论是国内教练还是外籍教练都曾体验过当年率队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面对"死亡之组",过去10多年中,一些曾率领中国队的主教练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他们带队的经验无疑是中国男足最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