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赛纳 《文化市场》2001,(2):15-17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推进.边疆少数地区的旅游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日益显得珍贵.这为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契机。人们到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不仅看好那里远离工业污染.未经人类乱砍乱伐,无序开垦的山川、森林、蓝天、碧草,同样也看好生活在那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2.
与森林对话     
与森林对话,高傲的人类应该立马俯首称臣. 人们呵,总高傲地在内心蛮横地炫耀自己:"啊,我多伟大,我战胜了谁!"凭这一点,人类就该羞愧得无地自容了.巍巍青山、莽莽大森林无言,其实她是在内心里笑话你呢,她笑话的方式也是赞美和蜜糖般甜腻无比,于是你更兴奋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3.
穿越黑森林     
龚铁鹰 《世界文化》2005,(12):27-29
提到欧洲的黑森林,主要是说两处。一处是法国巴黎老区和拉德芳斯新区之间,面积达8.5平方公里的布劳涅森林。这里及巴黎东部近10平方公里的樊尚森林是环巴黎森林硕果仅存的一部分。巴黎有这样一片森林环绕,的确是老天对巴黎的眷顾!  相似文献   

4.
文物保护与人类对文物的需求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由于需要了解自己的历史.逐步产生了对文物的各种需求.这种需求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这种需求始终通过文物专业工作者不懈的研究加以供给。另一方面.文物作为人类发展的历史见证和背景.又对人类提出了保护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地质专业的大学生们用手提式凿岩机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采石场凿开岩石,发现了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知道的最古老鸟类的骨骼。这最古老的鸟类是一种象乌鸦大小的,生活在2.25亿年前的热带森林  相似文献   

6.
亘古时期人类的祖先栖居于森林之中,与树为伍,以木为本,生存繁衍、饮食起居都离不开树木的怀抱,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嗣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走出森林,他们的生活似乎离林木远了一些,但衣食住行仍样样求索于这些树木朋友。在某种意义上说,树木乃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条重要的绿色生命线。人类同树木的密切关系反映在世界各民族的古老神话和传说中。人们根据各自的习俗赋予了各种树木以不同的灵性和一系列象征意义。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竹在中国和日本的神话中占有重要一席。它是忠贞节义的象征。在中国,它入诗入画,成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的对象,“潇湘泪竹”更为国人  相似文献   

7.
金沙江流域的生态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沙江是长江的干流,流域内的地形十分复杂,其生态系统以山地为主体,对整个生态环境最具有影响的是森林生态系统。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及经济开发。1980年代后,政府加大了保护和恢复金沙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于保存动植物物种,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至关重要.要使森林发挥其有益效能,就要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建国前,都江堰灌区的森林资源不足,建国后(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成都地区各县(市)、区按照上级指示,采取了一些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了都江堰灌区的生态环境,也使成都成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9.
60年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一场殊死搏斗。这场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席卷全球的大战.给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世界人民经过协力奋战和流血牺牲.最终赢得了这场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总结历史教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在卫恩科的意识中.仿佛一切都是铜铸的:海洋、陆地、森林以及动物、植物和神祉……,包括他的山西“宇达”集团。“‘宇达’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青铜艺术铸造王国”这是享誉世界的青铜器专家、中国艺术铸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谭德睿对“宇达”青铜艺术世界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1.
鼠是人类最早生活伴侣之一。且早就进入了人类的文化视野;其沉积于语言层面上的、以鼠喻人的“鼠喻象”,含蕴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至今仍显示着强劲的表达张力与共鸣效应,戊子鼠年.重新发现、解读承载着“鼠喻象”的经典语言.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饮食是人类的本能,离开饮食,那就是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从人类诞生起,饮食就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部分。原始社会传说人们茹毛饮血。《礼记·礼运》:“古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人们与其他动物没有什么区别,生吃草木的果实、根茎以及飞禽走兽、蚌蛤虫鱼等。  相似文献   

13.
碧空无际.翱翔于白云之间的,不仅有鸟儿的翅膀.还有人类的梦想中国民航博物馆的设计,不加穿凿.浑然天成.将诗意融于理性,使建筑成为自然的音符就像人类本想穿越九重去成就飞天之梦.却忽然间发觉.那双翅膀.原来就在杳杳天低鹘没处。  相似文献   

14.
阿敏 《文化市场》2001,(6):27-27
玩游戏是人类的天性。进入电子时代后.电子游戏开始风靡.制造游戏主机也成为了一些国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人们在各种游戏机中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5.
提起天灾,人们就会联想到旱灾、洪涝灾害、雪崩、海啸等令人生畏的自然现象.这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各种祸害的自然现象,统称为自然灾害.据统计,地球上分布范围较广、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是:水灾(洪涝)、旱灾、风灾、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喷发、滑坡、雪灾和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化总是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地向其广度和深度拓展。作为曾经是人类文化活动源头与基干的群众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但事业上有了很大发展.而且理论体系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逐步完善.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以玉溪为例,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地区各乡镇都元一例外地建立了乡文化站:大多数的县文化馆新建了馆舍并添置了设备:地区群众文化学会应运而生.群文理论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群众文化工作者队伍空前壮大。  相似文献   

1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鞋子可以带你穿过广袤的沙漠,可以带你跨过蜿蜒崎岖的山路,可以带你欣赏浩瀚的海洋,可以带你探索神秘的森林,可以带你周游世界谈到人类的重大的发现或发明时,鞋子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其实鞋子的发展同样见证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据说最早的鞋子可能是出现在非洲西海岸,其后鞋子的式样和功能得到了不断的革新,由实用性转向更强调审美性,鞋种更是有鹿皮鞋、高筒靴、牛津鞋、木屐、波兰鞋和高跟鞋等。在众多鞋种中,笔者选择在福楼拜小说《包法利  相似文献   

18.
真假未婚妻     
时间 扑灭森林火灾之后的一日下午 地点 军队某独立连连部 人物 军队:指导员、副连长、通讯员、卫生员地方:肖月梅、李丹霞、曾小琼[幕启:连队办公室,桌、椅、电话机等.桌上有一背包,即烈-2朱达的遗物.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化交流》2009,(6):64-69
长城。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以建造久远、工程浩繁、地域广阔、影响巨大令举世关注。为保护这一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2007年,国家文物局联合国家测绘局开展长城资源调查,历经两年。日前明长城资源数据终于公布。  相似文献   

20.
千里碧波的森林孕育出贝多芬和舒伯特的名曲,当我们漫步于这充满浪漫情调的森林之际,让我们侧耳倾听大自然的旋律吧!纽约有中心公园,巴黎有枫丹白露,而维也纳却有它的“维也纳森林”。维也纳森林位于该市的西面,是一片面积一千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广阔翠绿地带,其间点缀着一个个村庄和葡萄园。维也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