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一个小世界     
童年与故事在我小的时候,身边好像充满了有很多故事的人,只要有机会,只要我愿意听,总会有很好听的故事在我幼年的天空飘荡。父亲和他讲述的《西游记》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在教《我只要第三层》课时,以《空中楼阁》的故事导入新课,接着又请一位同学读课,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就课中的问题进行提问。  相似文献   

3.
雷泳熙  谭琼 《红领巾》2008,(2):32-33
你见过有人在头上画画吗?嘿嘿,很少见吧。告诉你,我见过。我妈妈就在我的头上画画,而且她画的画还是有生命的。不信,每天中午只要你推开我家的门,就会看见我妈妈正拿着一只水粉笔在我头上很专注地画画呢。想知道妈妈为什么要在我头上画画吗?呵呵,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我是漫画迷     
我今年十一岁,我妈说我这个年龄猪狗都烦,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总爱看漫画书,不务正业。 我是漫画迷。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有时间,我就看漫画,尤其是在我学习时,只要我妈一有事,我便蹑手蹑脚地从书柜中拿一些漫画书来看。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就看过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挖井的人,他一连挖了好几口井,都没有看见水。事实上他只要将其中任意一口井再挖深一点点就会有水流出来,但他没有,结果所有的工夫都白费了。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你觉得平时再“笨”的学生,只要一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的因子,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显性,有些人比较隐性而已。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很有好处。我在一年级数学课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创新作?我认为,只要能用我笔写我心,抒我情,写出了真感情,真体验的,就是创新作;只要是有新意的表达就是创新作。  相似文献   

8.
宽容的力量     
这是发生在我和一个学生之间的真实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当学生犯错时,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那么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学会保护孩子的自尊,从而机智地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它所收到的教育结果比狂风暴雨式的说教更有魅力。——题记  相似文献   

9.
谢美红 《初中生》2006,(4):32-33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两个讥讽胆小鬼的故事。一个叫《胆小的猎人》,说有个猎人在寻找狮子的脚印,遇到一个打柴的人,他问打柴人有没有看见狮子的脚印,狮子往哪个方向跑去了。打柴人说:“狮子就在附近,我指给你看吧。”猎人一昕,吓得脸色变自,上下牙齿直打战,嗓音发抖,说:“我只要找到狮子的脚印,并不要找到狮子!”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我毕生都在收集故事,所以我了解故事,只要你诚心寻找你想要的那个,它就会认你为主,毕竟只有找到了主人的故事,才能拥有生命。人们和故事互相寻找,互相成就。”龙扶着自己不断下滑的眼镜,“所以,故事不仅仅是故事,还会是真实的生活。”陡崖上有无数条错综分叉的小径,闪着银色的光,好像流动的时间,通向无数个不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初为人师时,我被分在县直一所小学担任学前班老师。元旦前夕。县教育局要在全县举行一次幼儿故事比赛,校领导决定让我负责这件事。这对我是第一次,可我挺自信,总觉得小孩子讲故事无非热闹一下,只要能把故事背下来就行。  相似文献   

12.
你说我听     
编辑大朋友:我是一位《故事作文》的小读者,我很喜欢上面的幻想故事、漫画、看图编故事等,尤其是看图编故事。我很想参加《看图编故事》征文,试一试自己的身手,你能告诉我怎样参加吗?读者董晓雨董晓雨朋友:首先感谢你对《故事作文》的支持!其实呀,《故事作文》上面刊登的作品都是向小读者开放的,包括记叙文、想象故事、幽默小童话、幽默小故事以及看图编故事等,甚至包括各种故事、卡通、漫画!无论是哪一类作品,写的也好,画的也好,只要是你亲自创作的,你就只管寄到编辑部,只要够水准,编辑大朋友一定会刊登出来的!来稿地址…  相似文献   

13.
我经常给学生们讲古代故事,目的是以古人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引导。今天,我讲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提问。我的意图是只要有  相似文献   

14.
故事教学就是老师以"故事"为主线,在课堂上设计语言的输入和输出方式。老师要把故事呈献给学生,让学生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然后阅读讲述,积累故事中强调的重点句型和重点单词。小学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story time",只要老师精心设计都会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关于我的真实故事。 1996年的时候,我带初一。学校上公开课,我选了都德的《最后一课》。对这篇小说的后半部分,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有充分的把握把它推向高潮。但对于前半部分如何处理,我却久思无计。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是故事的开端,用了悬念的手法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16.
有那么两个真实的故事。故事都和女儿有关。女儿五岁,五岁的小孩子算什么呢?我经常会这么不经意地想。但是因为这么两个故事,我再也不敢这样想了。我重新开始审视五岁的女儿和班里的孩子们,还有我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上好人生第一课去年9月的一天,一群叽叽喳喳刚入学的孩子被我带进学校大大的图书室,很随便地围坐在地板上,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节日记课。我面带微笑走向孩子,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我转身信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给孩子们讲了一个《美人鱼》的故事。“孩子们”,我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孩子们听了眼睛一亮。我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神气十足地说:“我家的小狗豆豆,今年半岁,小鼻子,小眼儿,小嘴…  相似文献   

18.
同桌的烦恼     
故事一 同桌太恶心,整天挖鼻孔,我实在不愿意跟她坐了。跟老师提要求换座位,可老师非让我说出理由不可。我不忍心当着老师的面说同桌的坏毛病,只好作罢。但上课时,只要看见她有这个动作,我就恶心好一阵,真难受呀!  相似文献   

19.
窗外     
窗外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映,故事的情节有的令人吃惊,有的令人着迷。窗外总有新的风景,每每凝视,总会让我耳目一新。早晨催我起来的不是闹钟,而是靠近床头的那扇窗户。待我睁开眼睛,楼下的菜市场早已人山人海。他们卖菜用不着喇叭,只需张嘴一吆喝,十里八方的人都能听见。他们的要求很低,在路旁随处铺张报纸,放上蔬菜,只要不挡住行人的去路,一个摊位便成立了。夏天,只要有把扇子除热驱蚊,他们便心满意足;雨天,只要能有把伞挡风遮雨,他们就别无所求。对于很多菜贩来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学习李商隐的诗歌时,我即兴讲了李商隐的爱情故事作为穿插;没想到,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后,我兴奋了,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突破口。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在“讲故事”这个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究。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整合教材与故事,如何丰富自己的故事“仓库”,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我思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和学生都在“讲”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获益匪浅,可以说“教学相长”。“讲故事”的效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