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辛欣 《大观周刊》2011,(22):220-220,212
法律谈判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纠纷解决方式,具有很多特有的功能特征。现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解决民事纠纷上.而离婚案件由于具有人身和财产的双重属性决定了法律谈判在其中的运用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本文拟就离婚案件中的法律谈判策略与技巧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调解主体民间化调解制度根据调解主体不同分为民间调解和官方调解。民间调解指调解人为非官方人员的调解方式。官方调解指司法机关的官吏在审理案件时,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解决纠纷。此外,清代还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调解方式,即"官批民调",是指州县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如认为纠纷事由主要涉及  相似文献   

3.
因特网发展速度是如此惊人.如果有人说不懂得上网就好似落后了一个时代。现在成千上万的人不只满足于通过网络搜索资料和互相联络,而是开始感兴趣于建立自己的网站甚至经营电子商务。但是在此过程中如果不了解法律,很可能就会卷入一系列侵权纠纷之中。而从目前法律实践的角度看,从域名抢注,到现在的网上著作权侵权、网上诈骗、黑客恶意攻击等.互联网法律问题已涉及刑事、民事、知识产权等诸多法律领域,并且还会有很多案件很快诉诸法院……在这些案件中,网络产品的著作权纠纷占有很大的比重。  相似文献   

4.
新闻纠纷,一个时期以来有增无减。新闻纠纷,有触及刑律的问题,但多数属于民事纠纷,是发生在新闻单位与国家机构、法人或其他组织以及公民之间有关新闻侵权的争执。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我国处理公民与新闻单位的纠纷诉讼案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涉及到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情况错综复杂,法律规范还不完善,一时难解难断,牵扯了人民法院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实生活提出一个问题:这类新闻纠纷可否遵循我国的现有法律,参照人民调解的优良传统,采取民间调解的方法息争呢?天津市  相似文献   

5.
潘大礼 《兰台世界》2012,(16):46-47
离婚是一种法律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对过去离婚案件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为解决当今社会的离婚问题提供历史借鉴。本文从男女性别角度出发,对民国时期北平、成都、武汉等地区的离婚案件进行考察,试图总结出一些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6.
婚姻诉讼案件属于民事诉讼的范畴,根据人民法院诉讼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民事诉讼档案按照案件的性质将一般离婚案件的保管期限划分为短期,也就是保存30年,但从历史和现实的利用价值以及当前婚姻诉讼档案的管理现状考虑,笔者认为,经法官审理,判决或者调解离婚形成的案件卷宗,是具有长远和频繁查考利用价值的档案,应将其保管期限从短期30年延长至100年甚至永久.  相似文献   

7.
汝城县附城乡地处城郊,区域位置显著。随着城市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城镇改造和修路治水等基础性工程建设增多,涉农利益问题日渐突出,而且随着人们经济事务往来的增多,也导致产生许多矛盾纠纷。乡村档案在有效调解民事纠纷.充分发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就日渐显著。截止9月末,乡村两级利用档案共调解涉及承包地纠纷48起,涉及山林纠纷7起,  相似文献   

8.
郑怡 《今传媒》2015,(2):22-23
知识产权纠纷不同于传统民事纠纷,具有其特殊性。以知识产权纠纷适用诉讼调解为出发点,对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相关制度基础以及各级法院在调解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在探讨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诉讼调解制度在调解的中立性与效率方面存在缺陷的基础上,对此现有制度提出相应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拓 《东南传播》2016,(11):29-31
电视调解节目是以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为出发点的媒介电视与司法调解两个行当的结合,从2003年国内第一档调解类节目《心灵花园》开播至今,其大致发展成两种形态,一是用演播厅融合谈话节目和真人秀,二是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矛盾纠纷的第一线,记者和调解员上门提供帮助。本文拟通过对第二种方式调解节目的制作理念进行分析,探讨该类电视节目如何获取受众认可,进而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0.
杨扬 《历史档案》2023,(1):107-115
清代人命案件审断过程中诉讼策略的运用、案情事实的构建以及验尸意见的专门知识对司法官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产生影响,是研究清代司法运作实态的重要内容。清代图赖现象不仅以社会风俗的形态存在,民众更是将其作为诉讼策略不断利用,从而实现诉讼意图。道光朝对京控图赖问题的讨论,是因应清中后期社会转型的现实需求。本文以发生在江西的一起京控图赖案为例,通过剖析案件的发生背景、纠纷缘起、鉴定意见对司法裁判的影响以及诉讼话语的功能,试图呈现清代人命图赖案件在裁判过程中事实认定的复杂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似乎新闻与法律不沾边,由新闻工作引起的矛盾、冲突和纠纷,都经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定调、拍板而平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法律知识的普及,特别是《民法通则》的施行,新闻工作开始出现了进入法制轨道的趋势,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全面探讨和论述新闻与法律,它将涉及新闻单位的法人地位、管理体制、新闻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问题,而今迫切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正确解决由舆论监督引起的诉讼问题。  相似文献   

12.
前两年,当“新闻官司”刚刚出现的时候,有的人曾经提出:为什么非叫记者上公堂不可呢?不可以调解吗? 提出这个问题,反映这些同志对我国法律还不熟悉。对于各种社会纠纷,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  相似文献   

13.
电视调解类节目融合了电视节目的多种形式,内容以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为主,通过调解过程的展现,向观众传达生活中"真善美"的道德标准。本文以《金牌调解》为例,分析电视调解类节目产生的背景,以及该类节目的社会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季田田 《大观周刊》2012,(35):39-39,53
调解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的司法实践历来重视包括调解在内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商会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承担着维权及纠纷解决等重要职能。近年来,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倡导律师参与调解工作。笔者所在的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在律师参与并主导商会调解工作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笔者作为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指派到河南省豫东商会的服务律师见证了从商事调解中心到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过程,参与了商会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笔者认为,商会的人民调解工作大有作为,律师在商会人民调解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律师参与人民调解的工作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黄晨璞 《大观周刊》2012,(11):28-29
解决纠纷是法律人的天职,而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合理的方法,法律方法是法律人所依据的根本。在某些疑难案件的审判中,法律方法的运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其相近观念的比较、法律方法的意义及其实际运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乡土中国与现代中国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关于中国农村纠纷的研究成果颇多,主要集中在法学领域,尤以法律社会学和法律人类学为主.法学领域的相关学者之所以关注农村的纠纷调解,主要因为传统中国农村有自身的调解规则,当现代性的法律在遭遇传统农村的地方性规则时,其应有的形式就会出现很多令人"匪夷"的形态,这给研究者以很大兴趣.研究者希望从中发掘民间法与国家法、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二元模式的真正契合点,寻找现代法律的落脚处.这种思路使得众多的相关研究带有明显的价值关怀,都在直接或间接地追问着法律的意义和实现秩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王群 《云南档案》2012,(5):46-48
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运用法律处理诉讼案件的专门活动,在处理相关案件的过程中形成的档案即为司法档案。作为国家档案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为司法审判提供依据,为司法公正保驾护航,为国家制定法律提供资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视调解节目贴近生活、关注普通人,讨论家长里短,家庭作为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小单位,她所包含的人际关系、矛盾纠纷中的城乡差异、性别差异,这些问题就是生活中的微观政治,而这些问题在以家庭矛盾为主的调解类节目中展现的尤为普遍,所以如何正确认识并重视这些问题,对于矛盾的调解以及社会的和谐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闻官司”(其中主要是侵害公民、法人名誉权纠纷),从1986年“《疯女之谜》诽谤案”至今,在我国已有六、七年的历史,案件约有千数。最高人民法院从1988年起,即组织人员对侵害名誉权纠纷进行调查研究,着手起草一个有关审理名誉权案件的规范性文件,历时5年,修改10余稿,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3次讨论定稿,正式公布。这个司法解释性文件,不但给人民法院审理名誉权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是新闻界有效避免新闻名誉侵权的法律保障。本刊特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徐迅律师访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大法官周贤奇,周就《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制订过程和其中的主要精神发表了重要意见,本刊以《最高院就名誉权案件颁布司法解释》为题刊于卷首。  相似文献   

20.
调解有1套     
<正>《调解有一套》是福建省首档以搭建调解平台、化解矛盾纠纷、普及法律知识为主体的司法调解类民生栏目。成立以来,累计播出500多期,共调解矛盾纠纷100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栏目收视率长期位居全省自办节目前列。2015年,成立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调解有一套》人民调解委员会,这是全省新闻媒体行业中成立的第一也是唯一一个人民调解委员会。2016年获"福建新闻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