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稚云同志:你好! 首先告知你一个好消息,上次你提到的“工人日报函授学校”,我已替你报上了名,也预交了学费,你只需追寄两张照片就可以了。望你在学习中能有所收获。在你信中,表达了很乐意使我们这种相互有益的通信继续下去的愿望,我很高兴。其实解答读者的提问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本身对于我自己也是很好的学习。文学本身就是“交流”。很难设想,当一个作家拒绝与社会、与人群、与生活“交流”时,还能写出什么好作品来。你来信问起“感受”的事,下面就我自己的点滴体会和你谈谈心。  相似文献   

2.
邹旭 《大观周刊》2012,(52):179-17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多年的化学教学,我想谈谈在初兰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罗春涛 《大观周刊》2013,(10):288-288
我们在生活中大都离不开化学知识,所以我要在教学中强化化学与实际生活的接轨,日常生活中生动的化学事实所展现的新世界,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加深,学习的难度加大,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热情不如初学时的高涨,有的学生越学越觉困难,常常可以听到的就是“化学怎么这么难啊”“我学不会怎么办啊”等等。因此,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浅解如何“授之以渔”学化学之“三部曲”。  相似文献   

4.
李国锋 《大观周刊》2012,(41):368-368
在我从事初中化学的多年时间里.很多同学反馈的信息说化学学起来很难,我感到非常奇怪。难吗?我经常这样问自己.是不是学生对化学这门儿学科认识有误?在现实生活中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不是这句话误导了学生,学生们把数学、物理、化学这三门学科认为特征相似,学生们采用的学习方法也相似。如果是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可能会走一些弯路。  相似文献   

5.
“你觉得你学习好,就把自己当成‘夜郎’了.夜郎自大,谁佩服你?”这是笔者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其实,“夜郎”是“国”不是“人”,这句话中,错把“国”当成“人”了. “夜郎自大”是个成语.汉代班固的《汉书·西南夷传》:“滇王与汉使言:‘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相似文献   

6.
郑丽珍 《大观周刊》2012,(23):260-261,252
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做法和体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化学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探究中最重要的探究方式和化学学习中最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三维目标体系,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性课题。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我在一篇论文中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理论是其最高层次的智慧。一位朋友看过之后说:“你的理论文章有激情!”是的,我对理论有激情,这种激情来自学习理论的收获。我对于学习理论,探  相似文献   

8.
李才琼 《大观周刊》2011,(52):174-174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所以.我们推行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9.
韩华 《大观周刊》2012,(16):264-26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理解是;学生是学习的生命体,学生是活生生的一个个体,不可能完全是教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最大的动力是“快乐”.在每次成绩的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它是成功的主要因素.做同样的事,,它的出发点可以是恐怖的强制,可以是追求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对事物出于感兴趣.在学习中最重要动机是学习中的乐趣,要让学生产生学数学是快乐的、有趣的情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天天都愿上你的课,需要钻研常胜不败的教学方法——在“活”中求胜。在学校生活中,愉快的工作和学习是我对教学追求的境界,我从以下两方面注意完善自己的教学,以此达到能够使学生快乐、高效学数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胡桂萍 《大观周刊》2012,(20):215-215
众所周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两个环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的双边活动变为割裂的“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么能发挥出来呢?  相似文献   

11.
刘伟湘 《图书馆》1989,(3):59-60
目前,在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中,“人性化管理”及“人际关系学”已逐渐受到重视,具体在图书馆工作中如何进行“人性化”管理呢?,笔者谈几点感受。一、体现合作精神,多讲“我们”。人与人之间有三种立场,一是“有我无你”的独夫心理,二是“有我有你”的对立局面,三是“你我合一”的整体精神。大多数人都清楚团体合作才能发挥相乘的最大力量,但人性中都潜在有“争功诿过”、“争强好胜”的意识,对“我……”、“你……”的提法总会有戒心。所以,作为管理者不要总是以领导者自居,开口就是“我……”“你……”,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产生一种隔阂。应该刻意训练,调整说话习惯,在同事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自然地说“我们……”,显示出相互融洽的环境气氛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一、离开淮阴去淮安 1946年元旦刚过,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同志对我说:“盐阜地委要调你回去编火众报。”在1945春,王阑西同志调我到《盐阜大众》报,当时我对他说:“我只读过几年私熟,没上过洋学堂,干不了。”他说:“送你去建大学习,学了你就会了。”就这样,我结束了在建阳县荡东打游击的生活,去安徽淮南旧铺镇,进新四军军部办的华中建设大学学习。原定进新闻系,后因学员不多,乃成立一个新闻队,合并到文教系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王福贵 《大观周刊》2011,(24):63-63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在以“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下,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家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也是我们学习化学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的步骤中,化学实验是中心环节,通过实验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怎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笔者认为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如何创造性的设计运用“问题”则成了关键。  相似文献   

14.
田芳 《新闻窗》2012,(3):118-118
2011下半年,由北大校长周其凤作词,北大中乐学社演出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在微博上热传,并迅速得到了媒体关注,获封超越《忐忑》的新一代“神曲”。讽刺的是,周校长宣传国际化学年的创作初衷却鲜有人涉及,关于国际化学年的报道更是少之又少。这正是时下部分媒体传播的一个缩影:忽视意义,仅重视所谓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由此带来的恶果则是媒体责任被消解、媒体传播的价值观混乱甚至“审丑盛行”。因此,提高媒体权威、通过占领舆论高地来践行媒体社会责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诗是抒情的语言艺术.那么,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呢? 我在青年习作中,看到一首题为《和平,我爱你》的“诗”,抄录其中两节如下:“和平,我爱你/你给我美好的回忆/你给我思考的主题/从此,我寻求你/好在你的躯体下生息”;“和平,我爱你/建设,只有你才能承担/四化,只有你才能实现/人民,需要你……”。姑且不说,语言是否通顺准确和构思是否新颖别致,上面这些话首先是空洞无物的,从最低的层次来要求,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许多作者表述新闻,似乎首先想到的是运用第三人称“他”,而第一、二人称的“我”、“你”却被忽视了。这种习惯的表述方法,难免使新闻写作的表现形式单调,缺乏生气。实际上,第一、二人称的“我”、“你”遭此冷遇是极不公平的,在不少情况下,运用“我”、“你”表述新闻,会产生异常好的效果。读者很喜欢铅字的“你”  相似文献   

17.
刘政元 《大观周刊》2012,(26):251-252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把现代教学的观点、理论及措施传授给受教学者,使受教育者心理得到有效升华?愉快教学是首选的方法。愉快能使学生“乐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愉快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顺利进行,高效多收的催化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搭上你的“船”,就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一、离开淮阴去淮安1946年元旦刚过,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范长江同志对我说:“盐阜地委要调你回去编大众报。”在1945春,王阑西同志调我到《盐阜大众》报,当时我对他说:“我只读过几年私塾,没上过洋学堂,干不了。”他说:“送你去建大学习,学了你就会了。”就这样,我结束了在建阳县荡东打游击的生活,去安徽淮南旧铺镇,进新四军军部办的华中建设大学学习。原定进新闻系,后因学员不多,乃成立一个新闻队,合并列文教系学习。当时,文教系共有三个队,全由盐阜区去的三个“土包子”当队长,这就是:教育队队长季万(建阳县的),文艺队队长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的个性形象,是“是我”“非我”的统一。“是我”,就是通过主持人的叙述、说明、抒情、议论,来完成播音个性形象的塑造。主持人的个人气质、播音风格、表达技巧,都以本色表现出来,“我”就是我,不同于任何的“他”。“我”以真实面貌出现,不加矫饰,姓名、面貌、生活阅历、衣着服饰等都是生活中我的原形。比如:你主持的节目内容是讲一位工程师的事情,而你是学文的,你就不能把自己装得好象通晓某  相似文献   

20.
我爱河南日报《生活周刊》专页,我特别喜欢这个专页上的“生活琐谈”。它似生活海洋里一朵晶莹的小花,给我知识,给我甘甜。“生活琐谈”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又是教你学习生活,热爱生活的良苑。在这里,有教你怎样生活的《靠家庭是耻辱的》,有教你怎样对待人云闲言的《治一治“闲话篓”》;有教你怎样对待爱情婚姻的《不必拘泥于“第一印象”》和怎样处理家庭琐事的《要当开明“_法官”》等。就连为人处事,节日娱乐等也讲得头头是道。这样的小言论我看的多了,自身修养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