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结     
在19世纪的英国文坛上,涌现出两位杰出的女诗人:一位是伊丽莎白·巴雷特·布朗宁,即布朗宁夫人(1806-1861),另一位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1830-1894),她是“先拉斐尔派”著名画家但丁·加布里耶尔·罗塞蒂的妹妹。她的抒情诗平易、纤巧,哀婉动人,富于音乐节奏感,很受读者喜爱。她天生丽质,常做“先拉斐尔派”画家的模特儿。罗塞蒂一家是来自意大利的流亡者,他们的父亲是意大利烧炭党人,流亡伦敦后担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意大利语教授。克里斯蒂娜·罗塞蒂1830年12月5日出生于伦敦,是四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她完全靠家庭教学,精通英语、意大利语…  相似文献   

2.
克里谈她的父亲罗伯特·肯尼迪周年编译罗伯特·肯尼迪被害25年后,他的女儿克里·肯尼迪·科莫谈起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往事,以及他流传至今的优良传统。罗伯特·肯尼迪是位政治家,但是美国人民却视他为明星。那年春季竞选期间,作为美国参议员的他,无论什么时候出现,...  相似文献   

3.
从孩提时代开始,海尔格·卡劳就经常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海尔格出生于二战刚开始时的纳粹德国,她对当时的环境仍有依稀的印象,头面人物身着笔挺的制服,过着享受特权和舒适安逸的生活。海尔格知道,她的母亲玛莎尔德·卡劳是希特勒高级助手马丁·包曼以及纳粹宣传首领戈培尔办公室的秘书。但她母亲对这一事实矢口否认,并对战争只字不提。直到* ,年母亲去世后,海尔格才开始调查她家庭的往事,而所发现的一切令她惊骇不已。海尔格的母亲是一位狂热的纳粹分子。* -.年/月,在柏林庆祝希特勒征服欧洲的聚会上,她与一位素昧平生的德国军…  相似文献   

4.
在订婚很长一段时间后,1860年5月,丹特·加布里埃尔·罗塞蒂与利齐·西德尔结为伉俪。他们初次结识时,她是一位缝纫师的助手。她聪明漂亮,并曾给罗塞蒂的一位朋友当过模特儿。罗塞蒂老年时代的朋友霍尔·凯恩记叙了这场婚姻的悲剧性结局。一天晚上6点左右,夫妇俩应一位朋友之邀,乘马车前往利歇斯特广场一家餐厅赴宴。对年轻的妻子来说,这一天已经够呛了,还未到达,罗塞蒂就注意到她的紧张,遂劝她回家。她不愿意,因此只好赴约。大概她的紧张情绪并无好转,他俩8点钟就离开宴会回家去了。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首位女总理叶枫编译1993年6月25日,金·坎贝尔宣誓就职,接替了不太得人心的布赖恩·马尔罗尼,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担任总理职务的女性。执政的进步保守党挑选46岁的坎贝尔当总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惊讶,因为她言辞犀利,才智超群,妩媚动人,一直是位...  相似文献   

6.
汤姆·林肯当时正在寻觅一个女人,作为能与他同甘共苦的终身伴侣。汤姆的目光落在一位皮肤浅黑的年轻女子身上。她是露西·汉克斯的女儿,又是托马斯和伊丽莎白·斯帕罗夫妇的养女,与斯帕罗家一起生活,因而人们时而叫她南希·汉克斯,时而叫她南希·斯帕罗。1784年,露西·汉克斯在弗吉尼亚州生下了女儿南希后,便抱着她那襁褓中的宝贝儿沿着“荒野大道”,经过坎伯兰加普,来到了肯塔基州。南希的母亲出这趟远门时才19岁,把南希的父亲留在弗吉尼亚州。在润湿的薄暮中,她会朝着裹  相似文献   

7.
没有乔治·亨利·刘易斯也就不会有乔治·艾略特。1851年他们初次相见时,艾略特还没打算成为一个小说家,刘易斯鼓励她进行尝试,她便用他的名字作为自己笔名的一部分。她本名叫玛丽安·埃文斯,只是一位普通的32岁的老处女,出身于农村清教徒家庭而且自视清高;刘易斯则是个勇敢激进的报刊撰稿人,并以鼓吹无神论和两性自由离合  相似文献   

8.
英语“Whodunit”一词意为根据谋杀案创作的侦探和惊险小说。这一口语说法源于美国,是侦探小说的代名词。但有一位侦探小说家却是典型的英国人,她的许多小说的风格也是英国式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她的笔名还有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洛  相似文献   

9.
刘淑 《世界文化》2002,(1):34-36
克劳蒂娅·希弗是德国著名的超级模特儿,她的身高为1.83米,她的三围分别为90—62—91,她以迷人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男人的心。克劳蒂娅·希弗模特儿生涯从伦敦开始,一路经过巴黎,最后到达纽约,得到了人们只有做梦时才能得到的薪俸。克劳蒂娅·希弗其实正是遵循着一个常规:形象就是财富。她逗留在T型舞台的地毯上,从未有过丑闻,是值得公众赞颂的。中学生成了超级模特儿克劳蒂娅·希弗生于1970年8月25日,正是由于她那迷人的倩影,才使她走上了模特儿生涯。1987年,克劳蒂娅·希弗17岁时,一个名叫“大都会…  相似文献   

10.
肯尼迪遗孀的最后港湾白敬萱杰奎琳·肯尼迪·翁纳西斯每隔几个星期就要到纽约的一位医生那里去进行一次检查。为了不让别人认出来,她总是披着斗篷,由老伴、64岁的莫里斯·坦佩尔斯曼陪着在早晨7点钟到达那里。坦佩尔斯曼让杰奎琳在外面的人行道上等着,自己先去候诊...  相似文献   

11.
但丁·阿利吉耶利(一译“阿利盖里”)(1265-1329),是意大利中世纪伟大的诗人,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早代表。但丁一生,深深爱恋着一位女性。这位女性就是贝亚特丽齐(一译“贝亚德”、“贝雅特丽齐”、“贝娅特丽丝”、“俾德丽采”等)。贝亚特丽齐(1266-1290),出生于佛洛伦萨的一个高贵家庭(父亲名叫福尔柯·波尔蒂那利),原名贝齐。但丁对她又敬又爱,称她为“贝亚特丽齐”,意即“降福的女人”。但丁9岁那年(1274年)第一次遇见她,便对她一见钟情,18岁时开始写诗歌颂她。尽管后来贝亚特丽齐嫁给一位比但丁更富有、更具声望的男子希蒙内·代·巴…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美国文坛上·凯瑟琳·安·波特(Katharine Anne Porter,1894—1980)是一位颇负众望的文体家。她的声誉建立在她所写的那些短篇小说上。她对人物复杂性格的见解及其娴熟的措辞技巧,使她较长的一些短篇小说犹如一篇篇完美的长篇小说。她一生,只在年近七旬之际,才写了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在她的多数小说中,那些独特的地理背景——墨西哥、欧洲、美国南部、纽约——都是作者曾经悉心观察过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葛丽泰·嘉宝将近五十年前,葛丽泰·嘉宝曾宣称:“我愿意独自一人。”实际上她是说:“我不要别人来打扰我。”于是,她便成了一个神秘、隐居的传奇式明星。由于她的只身引退,倒使得她的魅力比过去更加诱人。她住在一套俯瞰纽约东河的公寓里,从不宴客,从不接受采访,她除了需要一人独处外,别无他求。这位扮演过茶花女、马塔·哈里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大明星隐居已近半个世纪,摈弃了一切影星界的服饰,不与外界交往。一位专门缠着名人偷拍照片的日本摄影师在嘉  相似文献   

14.
9月9日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的诞辰。他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遗产,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每一点微小的了解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著名的文艺工作者谢缅·布克钦成功地发现了托尔斯泰的一位通信人,她现在居住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15.
罗思与布卢姆的恩恩怨怨张玉娟编译克莱尔·布卢姆毫无隐讳地披露了她与菲利普·罗思之间烦恼的罗曼史与婚姻生活菲利普·罗思(PhilipRoth)是一位美国作家。他自幼在犹太人居住区长大。大学时代就曾主编文学杂志。195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的...  相似文献   

16.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陆家齐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于1832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敦,是康科德先验论哲学家和教育家布朗森。奥尔科特的女儿。她和三个姊妹在贫困中度过了幼年时代,但她们却有一些这样的人作为朋友,甚至家庭教师,像亨利·大卫·梭罗①、拉...  相似文献   

17.
当代英国文坛两姐妹: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异彩纷呈的英国文坛上,缪里尔·斯帕克和艾丽斯·默多克真可谓有口皆碑,她们出色的成就赢得了整个欧美文学界的一致好评。缪里尔·斯帕克是英国战后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她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不少还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一时间,斯帕克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1918年,斯帕克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父亲是一个犹太人,母亲是个虔诚的长老教派信徒。由于家庭的影响,斯帕克自幼受到宗教文化的熏陶。对此她坦诚地讲:“爱丁堡是我父亲的出生地,对我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和思想方式无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  相似文献   

18.
汪莉 《世界文化》2002,(6):29-30
1974年7月18日,本世纪最伟大的原苏联军事家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元帅溘然长逝,享年78岁。 这位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屡建奇勋的将领,葬礼却冷冷清清,没有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甚至连军方代表也没有到场。回忆起人殡的场面,朱可夫的最后一位主治医生格奥尔基·阿列克谢耶夫不胜感慨。 阿列克谢耶夫是位退伍军医、少将。在朱可夫元帅生命的最后9年,他一直担任其主治医生,伴随朱可夫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时光。他回首往事道: 那还是1965年,我在布尔坚科陆军医院任内科主任。朱可夫元帅的第二位夫人加林娜·亚历山德罗夫娜也被派到这里工作,这是位年轻美丽、为人谦逊坦诚的胃肠病专家,深得医院同事的尊敬。 一天,她匆匆地来找我,求我替她丈夫诊病,朱可夫的心脏似乎有点问题。她向我求助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19.
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安妮·索菲·穆特姚富清是什么原因促使像卢托斯瓦夫斯基和彭德雷茨基这样的大作曲家为她写作乐曲?尼古拉斯·凯尼恩盛赞她的旺盛的精力和工作热情,这种旺盛的精力和工作热情使这位年轻的音乐家每年除从事音乐教育以外,还要演出大约120场音乐会。...  相似文献   

20.
十一岁的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安娜·帕奎恩安惠英编译1994年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大会上,一位女童星身穿深蓝色带波纹的丝缎裙,头戴深蓝色并嵌有小珠子的纯毛贝雷帽,双手紧捧着奥斯卡金像,楚楚动人。她就是《钢琴课》的女主角安娜·帕奎恩。在那个难忘的夜晚,帕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