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学生百科》2010,(12):54-59
关手苏笑嫣 蒙古族。11月生.就读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中国少数民族学会会员,曾获第六届“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称号,曾以90后代表作家身份亮相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等刊物,并入选多种文集.  相似文献   

2.
少年作家之为“作家”,必然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学才华以及优于他人的机遇;而又身为少年,“才华的羽翼”自然尚未丰满,这样,其令人艳羡的机遇便越发引人关注了。少年作家的作品,如郁秀的,尽管朴素简单,却透明;如韩寒的,尽管乖僻嚣张,却不羁,可爱;又如郭敬明的,尽管青涩单薄,却新鲜,自我。年轻,是他们的勇气,是他们的资本,是他们的骄傲。少年作家,“少年”限制了“作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新生代”、“晚生代”作家纷纷登上文坛,先是“60年代生”,继之“70年代生”,他们的审美选择与精神向标都显示出了区别于前代人的不同风貌,90年代末,朱文、韩东等更是大张旗鼓地发起了轰动文坛的“断裂”事件。但现在看来,“新生代”作家与80年代精神在个体价值、审美价值及现代性追求上仍有一脉相承之处,真正与80年代文学精神发生“断裂”的是晚近崛起的“80后”一代。惟其如此,当年的“60后”、“70后”新生代在今天已经不再给人以陌生的“新”的感觉,他们当中有许多作家也已经是当下文坛的主力军,他们的创作已经渡过了曾经的接受与批评的矛盾期,被批评界与文学史写作者纳入当然的研究对象和叙述对象。“80后”作家与文坛之间的不解、冲突和矛盾相较于当年的“断裂”事件犹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在关于“80后”创作的评价上,尽管有少数研究者将其作为一个现象理性地对待,认真地研读他们,但更多的研究者对他们的拒绝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这种拒绝或者是沉默或者是漠视或者是彼此不理解的批驳,无论如何,这是一个需要改变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先锋派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他们对小说形式进行全面的变革,注重文本意识和叙述策略。先锋派作家虽然拓展了文学的功能和表现力,使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但他们过分追求叙述功能,使他们的作品成功远离大众读者的“新精英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先锋派作家开始“回归传统”,向现实性和可读性转型,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有必要对先锋派作家的这种变化进行一番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80一代”,是媒体聚焦的热点。而那些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少年作家们,更是备受关注。作为同样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高中生读者,似乎更想知道,那些与他们同龄的少年作家们是怎样走上文学之路的?他们在向往什么?他们会有怎样与众不同的未来生活?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02,(Z1)
现象如今,文学少年的脱颖而出已成中国文坛引人瞩目的现象。前几年,郁秀、韩寒、张天天的名字炙手可热,这两年,刘冬阳、刘倩、尹珊珊、金今、龙艳、杨哲、蒋方舟等纷纷跳上舞台,玩起了自己的“套路”。各出版社也盯住商机,不断推出校园才子们的“大作”,海天出版社的“青春点击”丛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小花生”丛书、东方出版中心的“大都市青春”丛书,在推出少年作家的同时,都在市场上走俏。期发行量稳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的《初中生》杂志,一直关注文学少年的成长。从2001年第1期开始,《初中生》以大量篇幅集中报道少年作家的成才之路,是综合性学生期刊的首创。至今,已有四十多位少年作家在《初中生》中登台亮相,吴丹、赵萱等人更因此而引起出版社注目,得以有作品集出版。最近,《初中生》编辑部又花很大心血,搜集了在当今文坛走红的45名少年作家的代表作,编成了“展翅鸟”丛书(《无法悲伤》《再等十五秒》《我们不是垃圾》《拟态虫子》《谁把流年暗偷换》)。五本书一上市,即引起巨大反响,把“少年作家出书热”再推向了一个新的浪尖。面对如此日益汹涌的“少年作家出书热”,不少人在表示赞同与关注的同时有着隐隐的担忧:这批少年作家是否能成为中国文坛未来的希望?这样的“精包装”是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方仲永的故事是否会在他们身上重演?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中国当代实力派作家苏童、余华、毕飞宇等应邀与暨南大学学生展开一场关于“文学与人生”的对话,现场引发了一些争议。他们因拒答“如何看待80后90后作家”的追问,被暨大学子批“没礼貌”。最近,几位作家接受记者专访,回应了这一批评,并畅谈眼下文坛热点,  相似文献   

8.
前些时候,“80后”作家张悦然面向同辈写手策划了一次问卷调查,让他们谈谈对前辈作家的看法。尽管我们还无缘看到这份问卷的详细答案,但已有部分反馈信息流布于报端:“那些曾经作为我们少年偶像存在的作家,如今已经淡出了我们大部分人的视线,我们其实都已经羞于提起自己曾经喜欢过这一批作家。”  相似文献   

9.
江苏籍台湾作家在台湾文学方阵中处于排头兵的地位。他们常常鼓动或引领了某一文学思潮;他们的作品是某一文学领域里的精品、上品;他们坚持“一个中国”,主张中国统一,反对“台独”。  相似文献   

10.
宋强 《考试周刊》2011,(86):25-26
“80后”文学也称为青春文学,被誉为“青春写作”的青年作家们。用他们带有羞涩的笔调书写一个个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动人故事。以韩寒、郭进明、张悦然、李傻傻、春树等为代表的“80后”作家群体,具有自己独特的气质,用他们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另一种自然。他们笔下的自然描写清新纯洁,显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少年作家协会是湖北省作家协会直接领导下的文学团体组织。本着“创作优秀的文学作品,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的宗旨,本协会以《少年作家》杂志和中国少年作家网为平台,希望能给广大青少年朋友展示青春才华、记录青春轨迹、追求和谐人生的舞台。只要你喜欢交流,热爱文学创作,就可以向本协会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大同人,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山西人。可我认识《新作文》却是在千里之外的古城西安。岁初,作为山西省惟一进入《美文》杂志社举办的“全球华人少年征文大赛”决赛的选手,我去了西安,见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和才华横溢的文学少年。他们都管我叫“老西儿”,我不知道他们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反正我挺骄傲的。因为,在比赛之余,我们除了谈论收获(包括奖金),谈论“新概念”,更多的则是谈论《新作文》了。我发现,许多参赛选手,包括指导教师的参考资料里都有这本杂志。他们都说这个刊物办得很好,清新、活泼、有品味,听着…  相似文献   

13.
校园里的“少女武侠梦”今年刚满13岁的邹琳是一个足以令人瞠目的文学怪才。10岁时邹琳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童话小说《露茜梦游奇遇记》。2002年11月、12月,邹琳创作的两部长篇武侠小说《踏莎行》和《少年英侠》又先后由香港明报出版有限公司明窗出版社出版,而这两部作品分别创作于邹琳11岁的寒假和12岁的暑假。其实,邹琳已经不是孤立的个案了。“少年作家”的风气应该追溯至上个世纪90年代乖乖女郁秀的《花季雨季》,而后又有饱受争议的韩寒的《三重门》、《零下一度》;如今则更甚,郭敬明,一个被人称作“韩寒第二”的少年,凭一本…  相似文献   

14.
作家既是物质个体又是创造主体,在文学场域中的地位及作用举足轻重。他们是文学生产的原生力,也是文学机制的核心枢纽。然而,目前学界却对作家身份关注不足,作家的身份构型在文学研究中仍不清晰。在分析作家的历史、定义和身份后,我们可将作家身份构型分为知识分子与游荡者构型两类。  相似文献   

15.
“同路人”是俄国一个特殊的作家群体,他们在俄国专制社会中成长,了解那个社会,同时又厌恶那个社会,用犀利的笔触抨击那个社会。他们希望变革社会,同情革命,但又抱有怀疑。鲁迅晚年翻译了大量“同路人”文学,耐人寻味。他对“同路人”作家评价很高,不仅是从艺术的角度,也是从思想的角度。而且,鲁迅在很大程度上把自己看成与“同路人”类似的作家,而非革命作家。他关心“同路人”作家在苏俄革命政权建立后的命运,有几分惺惺相惜的味道。  相似文献   

16.
山西地域性文学传统是“山药蛋派”作家创作风格形成的土壤,而“山药蛋派”作家又必然有赖于这一地域性文学传统而得以发展和延续。他们注意向民间学习,在文学样式和语言风格上追求平民化,通俗化,正是这一文学传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继备受争议的“中国作家实力排行榜”、“中国作家富豪榜”之后,“中国青春文学作家实力榜”又被推到公众面前,该榜不仅网罗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胡坚等80后作家,还有70后作家饶雪漫,90后作家蒋方舟等共计60位作家。对于此类排行榜,《人民文学》副主编、著名评论家李敬泽先生说:不如说是“卖得多”榜。现在到处都是榜,很无聊,所谓“青春文学作家实力榜”更无聊。这些孩子都在成长,青春有无限可能!作家有实力是一回事,一定要排出个一、二、三是另一回事。至于其中的90后,不能因为是90后,或00后就关注,是60后,70后就不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化突出的特征就是城市化,城市化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农村“缩小”.对于作家来说,他想书写农村也会采取“自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记忆中的乡村的怀恋.而这种叙写就是作家的“个体”言说,他们就是用自己独特的言说方式,叙述自己生命的体悟,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乡村生活原生态的“还原”.本文采用埃里克森“同一性”及身份认同理论来阐述,作家如何用文学来还原“乡土”的本真.  相似文献   

19.
2013年,中国"90后"作家联谊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进了第四个年头,"90后"写作者们的文学和人生梦想,也是几经轮回。当年那批刚踏入20岁门槛的"90后",扛起了联谊会组建的重任,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远离文学选择了新的工作岗位。后来者们,与前一批创立者不同,他们或者还在为高考忙碌着,或者刚刚步入大学校园。时光荏苒,去去来来。2013年7月,哈尔滨,他们这次给中国"90后"作家挂起了另一个旗帜——新势力文学联盟。他们希望,这不只是一个属于"90后"写作者群体的交流平台,更希望新一代文学、出版、传媒和各种创意资源都能得到融合,由此迈上"90后"文学的商业化道路。当然,联盟的主角,依旧是"90后"们。  相似文献   

20.
王成廉,“80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中山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获救者》,小说集《内脸》《非法入住》等现任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阎语言文化学院创意写作专业导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