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阐述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二元结构的特征及对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二元结构转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越来越明显,如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和劳动生产率差异日趋突出。这是由于农业创收能力下降、乡镇企业发展减缓、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以及城乡之间的制度性差别等原因造成的。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3.
周礼坤 《湘南学院学报》2003,24(3):62-64,88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越来越明显,如城乡收入差距、消费差距和劳动生产率差异日趋突出。这是由于农业创收能力下降、乡镇企业发展减缓、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以及城乡之间的制度性差别等原因造成的。消除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战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4.
从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等人的二元经济理论与人口流动模式入手,分析了我国特殊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人口转移和就业特点,提出通过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加速城镇化建设,政府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政策保证等途径,实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王婧  李莜 《考试周刊》2007,(36):147-148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二元结构矛盾的形成加大了城乡经济建设的差异,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先优化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结构,缓解二元结构的矛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首先阐明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组织形态,具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与经济运行秩序。接着刻划了我国体制性二元结构的形成过程,及其运作的基本特点或弊端。进而指出多重二元结构是当前我国经济的显著特征,其中,体制性的二元结构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全面推进体制改革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问题的战略重心。最后,结合当前广东实际,提出了实施策略的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在实现经济起飞的过程中,如何解决好农业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无疑归结到农民身上。文章试图通过考察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多重二元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由于户口制度、基本商品的配给制及政府的职业分配制度,限制了自由择业和自由移居,所以形成了人为的二元经济现象,城市人口的人均真实收入比农村高得多。要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必须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9.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统筹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而忽视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事实上,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混和而成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特征。本文认为,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间存在强化效应和反弹效应,共同规定和制约着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阐述,结合中国国情指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能集中体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在分析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